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的幸福观-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部分:对彼岸世界的迷恋(约300—1000年)第二节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赎(9)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故迷性而莫返。逆欲故言淡而无味。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己。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云。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覆寻圣言。微隐难测。若动而静。似去而留。可以神会。难以事求。是以言去不必去。闲人之常想。称住不必住。释人之所谓往耳。岂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也。故成具云。菩萨处计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处。斯皆导达群方。两言一会。岂曰文殊而乖其致哉。是以言常而不住。称去而不迁。不迁故虽往而常静。不住故虽静而常往。虽静而常往故往而弗迁。虽往而常静故静而弗留矣。然则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斯皆感往者之难留。岂曰排今而可往。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何者。人则谓少壮同体。百龄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是以如来。功流万性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    

  172显然可以看出,世俗成分的崩毁这一外国思维体系已被中国人采纳,并再度成为典型的发生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中的现象。不管是强调过去还是未来,总是存在着某种倾向——即抹去当下世俗与超俗的时空维度的界限,同时在更大范围内回到使中国人成为真正中国人的境况,回到当下的状况。佛教无疑激发和滋养了人们等待和期望的情感,但事实上,自从公元250—600年间,这一罕见动荡而骚动不安的年代里,几种力量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反复交替、沉浮,这样的情感也许会偶而占据主导地位。总而言之,不管怎样,蕴含这种情感的信仰已回返到希望完全存在于永恒的现在这一观点上来。    

  至于佛教,这一观点则不仅体现在僧肇的时间观上,而且同时更为直接地体现于涅槃中的救赎等同于领悟这一问题的争论中。这种等同于救赎的领悟可以在更广泛的认识过程中实现吗?打上自我否定以及相继而来的转世印记了吗?也许不是,也许是否可更进一步地说,启悟包含在对真理的顿悟中了呢?中国的佛教徒道生(约360—434年)是第一个亮出这一革命性观点声音的人。他的观察结果是“好事没好报”,与这一观点相一致,道生文章在一些细节上被认为是佛教的“新教义”。这些事实足以让我们发现,它与以下陈述的理论密切相关,即:在道生为佛教的不同方面作出综合前,印度人与中国人都对佛教的至高真理作出了两种各执一端各富特色的阐释,并且在两个国家内都已走向成熟。尽管我们不可否认佛教教义源自印度,但它只在时间因素无关紧要的中国人的知识氛围中才致完美。谢灵运对这一伟大的发展性跳跃作了表述:    

  173同游诸道人,并业心神道,求解言外。余枕疾务寡,颇多暇日,聊申由来之意,庶定求宗之悟。释氏之论,圣道虽远,积学能至。累尽监生,方应渐悟。孔氏之论,圣道既妙。虽颜殆庶,体无鉴周,理归一极。有新论道土以为,寂鉴微妙,不容阶级。积学无限,何为自绝。今去释氏之渐悟,而取其能至。去孔氏之殆庶,而取其一极。一极异渐悟,能至非殆庶。故理之所去,虽合各取,然其离孔释远矣。余谓二谈救物之言,道家之唱,得意之说。敢以折中自许。窃为新论为然,聊答下意。迟有所悟。


第四部分:对彼岸世界的迷恋(约300—1000年)第二节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赎(10) 

  给人带来最后救赎的顿悟观也许是中国人对佛教发展最重要的贡献,事实上,最关键的是它几乎与佛教没有挂碍,因为它使佛教徒放弃显然是陈式化的佛教教义阐释成为可能。不必认为,领悟只能产生于所谓超逻辑的空间中,且在此空间中,时间与空间以及对时空的所有反映突然间土崩瓦解了。所有知识分子们对阐释佛教教义作出的努力,他们那复杂的、无止尽地在思维中表现其中泯灭现实的反映程式,以及所有优秀的著作思考,与顿悟相比之下都显得苍白无力,已变成没有实在意义的简单游戏。真正的顿悟是来自一个完全不同方向的启发,使人们突然感到世界终止了。就像监狱中一块松动的石头,由于盲目的不断摸索使得整个墙整个监狱突然坍塌了,不管这墙有多高,从而使人得到救渡。在顿悟的背后,存在失去了时间意义,即使是佛教教化的意义也荡然无存了,因而僧肇与道生的观点在佛教禅宗学派中十分盛行,这一传统直到公元520年才由普提达摩建立,虽然一开始它还具有源于二世纪的道教色彩。大约在7世纪中期,所谓的佛教北派还保留着渐悟的观点,但是由于当时佛教主流观念的反对,它只存在了很短时间,并明确表示摒弃自己的观点。此刻,一种全新的佛教经验形式崛起了,其表面上完全不同于其他的佛宗。尽管寺院在禅宗中继续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但将僧人与非僧人划分开来的界限已不明显,因为此时佛教教义的字面意思只占次要地位了。禅的态度更易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结,更易同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然而又与寺院生活无关的人相融合。174相反,广泛的云游与身体修行也部分地成了寺院里用来达到最终领悟的手段了,因而它们增加了许多来自外部世界的印象,增加了触发决定性事件发生的机会。这些修行在更大程度上将禅宗的僧带回到社会中去,而使禅宗不仅仅只是与其他宗派相并列的佛教宗派。然而,在禅宗里我们也能看到对话中的高僧,其中还保留了许多极重要的探求悟禅的方法。但在这里我们所期望看到的不是什么教条或对教条的理解,而是吹动着一种超俗的气息,这种气息直渗进佛徒个性的精髓之中,使他产生了彻底的改变。这些使人顿悟的冲击力(据说随着这股气息而来的还有“棒喝”或高僧出乎意料的言行举止)当然已表现在个案中,佛教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包含真知灼见的对话,这些对话有一特殊名称叫“公案”,以下即是公案的一些例子:    

  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僧云:“为什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僧问:“鲁祖面壁用表何事?”师以手掩耳。    

  僧问:“承古有言,未有一人倒地不因地而起,如何是倒?”师曰:“肯即是。”僧曰:“如何是起。”师曰:“起也。”    

  僧问:“无言如何显?”师曰:“莫向这里显。”僧云:“向什么处显?”师曰:“昨夜床头失却三文钱。”    

  僧问:“常在生死海中沈没者是甚么人?”师曰:“第二月。”僧云:“还求出离也无?”师曰:“也求出离,只是无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