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毁了基督教徒在北非的统治;向东征服呼罗珊,侵入布哈拉,为以后建
立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哈里发帝国奠定了基础。
680年穆阿维叶去世后,其子亚齐德继任哈里发,阿里次子侯赛因等
人拒绝宣誓效忠。三年后亚齐德传位其子穆阿维叶二世。穆阿维叶继任3
个月去世后,因家族再无继承人,哈里发政权从此落入倭马亚族长麦尔
旺手中。自麦尔旺始,哈里发总是指定二位继承人,由此开始了世袭制
的混乱状态。后来倭马亚王朝的衰落与此不明确的世袭制原则不无关
系。
在阿布杜·马立克(685—705在位)和瓦立德(705—715在位)时
代,倭马亚王朝势力达到顶点。它借助于两位将军哈查只·伊本·优素
福和穆萨·伊本·努赛尔不仅平息了内乱,而且开始了伊斯兰教史上第
二次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将伊斯兰教势力扩张到空前高潮,使伊斯兰世
界的版图跨及亚非欧三大洲,这时伊斯兰教已成为世界性大宗教。欧麦
尔二世(717—720在位)时期实行鼓励改宗的经济政策,凡穆斯林,无
论是阿拉伯人还是非阿拉伯人,都不必缴纳任何赋税,这种做法进一步
加速了阿拉伯帝国的伊斯兰化。但在与穆阿维叶、阿布杜·马立克齐名
的希沙姆(724—743在位)时代以后,倭马亚王朝便一蹶不振了。
倭马亚王朝是在激烈的内争中建立的,因此在整个统治时期一直存
在着政治反对派,并不断举行起义活动。主要有三支反对势力:一是以
伊拉克为中心,以拥戴阿里及其后人为政治宗教目的的阿里党人,企望
推翻窃权的倭马亚人,建立神权政体。二是以麦加为根据地,以伊本·祖
白尔为代表的神权贵族势力,也一直凯觎哈里发位。三是以哈瓦利吉派
为代表的部落势力,坚持民主与平等的主张,既反对倭马亚人,也仇视
阿里党人,又反对伊本·祖白尔的贵族专治。三派并未联合为统一的力
量,但在此起彼伏的抗倭斗争中,给予倭马亚王朝以沉重打击。另外,
还有一批宗教学者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反对力量。
(2)侯赛因惨案和阿里党人的复仇运动
阿里党人不甘心政权落入倭马亚人之手,阿里次子侯赛因拒绝效忠
亚齐德,聚在库法的阿里党人便拥戴他为哈里发,并敦促他来库法主事。
… Page 69…
680年10月10日,欧麦尔率领4千人的部队将前往库法的侯赛因及卫队
围困于库法西北的卡尔巴拉。侯赛因孤立无援,战死疆场,随从大部被
迁,史称“卡尔巴拉惨案”或“侯赛因惨案”。因发生于“阿术拉日”,
后来成为什叶派的重要节日“阿术拉节”。
库法的阿里党人对侯赛因的遭难感到羞愧和悲痛。 680年底,他们
推举苏来曼为首领,密商为侯赛因复仇。亚齐德去世后,这支以“忏悔
者”为名的3000阿里党人公开于684年的一天,在苏莱曼领导下聚集在
侯赛因墓前忏悔、祈祷,宣誓报仇。但大仇未报,却在与另一支由穆赫
塔尔率领的阿里党人的厮杀中被歼。随后穆赫塔尔的军队打败了杀害侯
赛围的军队,为侯赛因报了仇。穆赫塔尔宣传阿拉伯穆斯林和马瓦里(出
自阿拉伯和非阿拉伯血统的新皈依的平民穆斯林)一律平等的思想,拥
戴阿里第三子伊本·哈乃菲亚 (非法蒂玛所生)为伊玛目,传播马赫迪
即将再世的教义,对伊斯兰教,特别是什叶派的神学思想发展有着重要
作用。
自从哈瓦利吉派脱离阿里队伍到侯赛因惨案前,阿里党人只是个政
治小集团,很少做宗教思考,目的仅在于拥戴阿里之子为哈里发。侯赛
因惨案中百余名追随者甘心与侯赛因一同战死疆场,完全出自对阿里家
族宗教性的虔信与热诚。随着侯赛因去世,阿里党人内部掀起了宗教运
动,标志着阿里党人由政治小宗派真正开始转化为宗教性派别——什叶
派。侯赛因的殉难为伊斯兰教提供了一位类似于耶稣式的人物,这尤对
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神学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哈瓦利吉派的起义与神学主张
侯赛因之死促使一直凯觎哈里发位的伊本·祖白尔在麦加自称哈里
发,不堪巴士拉总督齐亚德统治的哈瓦利吉派来到麦加支持伊本·祖白
尔。哈里发亚齐德急派远征军讨伐,伊斯兰教史上第二次内战开始。巴
士拉总督齐亚德去世后,哈瓦利吉派成员于684年离开伊本·祖白尔返
回巴士拉。但是,当伊本·祖白尔新任命的巴士拉总督进驻巴士拉时,
哈瓦利吉派内部因此发生分裂,形成三个支派。
以纳菲·伊本·阿札里加(?—684)为代表的阿札里加派拒绝接受
任命,遂与进驻者发生战斗冲突,阿札里加战死。该派坚持“圣战”原
则,视逃避战斗者为“叛教”,反对内心保留,对外隐瞒信仰的“塔基
亚”做法,视不赞成本派原则的穆斯林为“异端”,禁止与之通婚等。
这些偏激主张在哈瓦利吉派内部形成一种独特的极端教义。698或 699
年阿札里加残部被灭。
留在巴士拉城内的哈瓦利吉派成员不赞成阿札里加派的偏激,持温
和主张和做法,它要从事神学活动。其中又有二支:易巴德派认为,与
穆斯林作战是不义的,承认非哈瓦利吉派人的统治,伊玛目可以缺任或
罢黜,重视信仰,宽容行为。该派虽持温和教义,但其领导人依然被放
逐,因此也起义反对倭马亚人的统治,是迄今哈瓦利吉派唯一尚存的支
派。纳吉德派持相对温和教义,主张信仰安拉,使者和所有天启经典,
一切穆斯林的生命财产均不可侵犯,犯罪者表示悔改就可以饶恕。不赞
成哈瓦利吉派教义者是“伪信者”,不同意将之视为外道杀之。692年因
内讧纳吉德被害,693年该派被倭马亚人歼灭。
… Page 70…
哈瓦利吉派关于正信、叛逆等神学主张,对其它穆斯林产生一定影
响。在随后兴起的神学争辩中,信仰问题便成为中心论题之一。
2。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振兴与早期教法思想的形成
(1)伊斯兰文化的振兴
倭马亚王朝通过对外扩张,把伊斯兰教的圣旗插在被征服地区。到8
世纪初已使非阿拉伯穆斯林与阿拉伯穆斯林在意识形态上的差距渐趋缩
小。各非阿拉伯民族在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中,也把自身的文化传统和
宗教信仰带入伊斯兰教,从而形成以伊斯兰教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融
合多民族文化的伊斯兰文化,由于伊斯兰文化在形成之际是以阿拉伯语
言表述的,因而也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在伊斯兰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中,阿拉伯语法的确立和阿拉伯语的统
一推行起着重要作用。阿拉伯穆斯林和有文化的马瓦里根据《古兰经》
和 《圣训》,根据阿拉伯人的古代诗歌和口语,在库法、巴士拉等地开
始了阿拉伯语和语法的研究工作,制定和发现了语法规则和语言规律。
约到9世纪初阿拉伯语法大体完备,为伊斯兰教各学科的研究活动提供
了主要工具。以后希腊逻辑学的引入又对阿拉伯语法的发展产生了进一
步影响。
倭马亚人以大马士革为政治中心,圣城麦加和麦地那依然是文化活
动中心,它们吸引着一批批宗教学者前来搜集和研究先知的传记和圣
训,成为后来教法圣训学派的中心。库法和巴士拉两座军事营地随着新
皈依者从事宗教生活和学习经典的需要,也发展成为新的宗教和文化中
心。由于远离圣城,少传圣训,因此这二座新兴城市受传统主义支配较
弱,逐渐发展起理性主义,成为以后教法意见学派的发源地。
从事学术文化活动和宗教活动的中心是城市清真寺。倭马亚人对伊
斯兰教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大规模修建清真寺。最早的第一批清真寺有
麦地那清真寺、巴士拉和库法清真寺等,以麦地那清真寺为模式,包括
一个露天大院,寺有房顶,内设讲台,简单朴素。倭马亚王朝在阿布杜·马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