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的涅槃思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的。另外,就涅槃所显相来看,二者也有区别。按《大般涅槃经》的说法,一切有部常住涅槃只是“常、净”而无“乐、我”二德,而《大般涅槃经》的常住涅槃则具备“常、乐、我、净”四德。如《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说:“涅槃之性(指小乘有部涅槃)无我无乐,唯有常、净,……如来毕竟人于涅槃。声闻、缘觉、诸佛如来所得涅槃,等无差别,以是义故,二乘所得非大涅槃。”
  然而,大涅槃所具之常、乐、我、净四德,不同于普通人所理解有常、乐、我、净。普通人所理解的常、乐、我、净,是执世间五蕴法为常、乐、我、净、相,这是佛法所要破斥的对象。而大涅槃常、乐、我、净四德,描述的则是如来出世间相状,它具有不生不灭、非因非果的特性。它是一个我们在排除了所有虚妄表象,悬置了那与绝对实在相对的偶然现象之后的存在。涅槃四德中的“常”与“我”,是在描述众生排除了世间的虚妄相状后所见的如来法身的真实相状。这是出世间真我相状,不同于众生执世间五蕴法为常我的执著相。而涅槃四德中的“乐”与“净”,则是在描述众生证如来法身“常”、“我”相后,所获得的脱苦离染的生命体验。从大涅槃是出世间相而不是世间相来看,它也是无相的。如《大般涅槃经》说:“无相定者名为大涅槃,是故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当然,常、乐、我、净是圣者出世间的解脱妙相,唯圣者自内所证,本是不可称量、不可思议的。如果人们用任何言说来描述它,都可能造成误导。这是因为生命体验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说出的东西是总普遍的东西,会有损于个人体验的真切性。;《大般涅槃经》就说:“不生者名涅槃,涅槃不生故不可说。何以故?以修道得故。”其实,我们说涅槃具有常、乐、我、净的妙相,只不过是一种方便的言诠,用以引导众生趋向于涅槃。我们用言词概念来表达涅槃,只是一种强为之名而已。如《经》说:“是大涅槃亦复如是,无有因缘,强为之名。”
  然而早期的佛教经典是讲“无常,苦、空、无我”的,这被看作佛陀所说的“四法印”。如《增一阿含经》中就记载着佛陀对众弟子的教说:“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证于四部之众、天上人中。云何为四?一者一切行皆悉无常……,二者一切诸受苦,一切诸法无我,涅槃休息。”而《大般涅槃经》说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德,是否违背了佛陀根本教旨?《大般涅槃经》认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说并不违背佛法真义。原始佛教及小乘佛教所说的“无常、苦、不净、无我”说,目的在于破除执世间五蕴为实有的常、乐、我、净之说,是佛不了义教,只是对治众生邪执的方便法门。如果众生继续偏执于无常无相,就会导致否定一切的断灭空见。所以《大般涅槃经》又说常、乐、我、净四德及涅槃八味,以对治上述执空重病。六卷本《大般泥洹经》(《大般涅槃经》早期译本)对此就有明确的说明:“如是众生,先于佛密教有惑乱之病,渐以大乘契经而教化之,然后为说大般泥洹八味药。八种味者,常住法寂灭法,不老,不死,清凉,虚受,不动,快乐,是八种味名大般泥洹。”这是直接以涅槃四德(是对涅槃八味的展开的描述)的有相观点来对治众生执空成病。《大般涅槃经》认为,只有涅槃常乐我净之有相说才是佛说的真正了义教。
  四、般若与涅槃的融合
  中观般若学讲缘起性空,《大般涅槃经》则讲常住妙有,二者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并不必然构成矛盾。中观般若学讲空,重在荡相遣执以显现宇宙寂灭实相,所以空只是一种观法,并不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虚无说。中观般若学由观空而人法性实相,法性实相本质上也是妙有。中观般若学虽讲空,但暗含讲妙有的可能性,中观学的空是真空,不是断灭空,真空与妙有本来无碍。而《大般涅槃经》正是发挥了妙有方面而讲涅槃常住,同时它也吸纳了中观般若学诸法性空的思想。《大般涅槃经》中有多处论及诸法性空的理论,并且也对般若十八空作了专门的论述。如《经》说:“善男子,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何以故?一切法性不可得故。……善男子,若有沙门及婆罗门,见一切法性不空者,当知是人非沙门非婆罗门,不得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人于大般涅槃。”实际上,《大般涅槃经》反对的并不是般若空论,而是小乘坚持诸法无常而导致的断灭空论,而这也正呼应了龙树中观学对小乘只知无常不知性空说的批判。
  《大般涅槃经》说:“善男子,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亦因菩萨习空故见诸法空。善男子,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之;若非无常,灭不能灭。有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灭相,故灭能灭之。一切诸法有苦相故苦能令苦。……菩萨修空,亦复如是,以修空故,见一切法空寂。”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小乘只知诸法无常,故有生相、灭相、苦相,但不知道一切诸法本自性空,这极有可能导致否定世间一切的断灭空(因执著于事物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而追求否定一切、断灭一切、灰身灭智式的涅槃解脱)。而大乘菩萨则知道一切诸法本性自空,所以不执著于世间无常、生、灭、苦相,并积极地以空观指导修行,并能最终证见一切法的空寂。《大般涅槃经》继而提出,若能见诸法本性空,就能见佛性得妙相涅槃。如《经》说:“一切菩萨住九地者见法有性,以是见故不见佛性。若见佛性则不复见一切法性。以修如是空三昧故,不见法性。以不见故则见佛性。……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于一切法悉无所见,若有见者不见佛性,不能修习般若波罗蜜,不得人于大般涅槃。”这里所说的“一切法性”是指一切事实各自的实有性。《大般涅槃经》指出,如果执著于一切事物都实有自性(个体事物的实有自性),则不能见到佛性;如果修习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不见个体事物实有自性(或者说,见一切事物本性自空、空寂),则能证见佛性,得常、乐、我、净之妙相大涅槃。
  由此可见,佛教由中观般若学向涅槃妙有说的发展,符合佛教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不过《大般涅槃经》更注重涅槃佛性妙有的阐述,在《大般涅槃经》看来,中观般若学诸法性空的理论是破执观空证涅槃的修证方法。牟宗三就称般若观空为共般若,是一切大乘佛教共同修证的方法,他说:“般若经中已知有常乐我净之说,惟它重在以般若融通之,重在表示其‘毕竟不可得,。此义仍不碍于仍可言常乐我净之说。”《大般涅槃经》即吸收了般若观空的方法,它一方面讲真空,另一方面也讲妙有。它坚持了般若的荡相遣执的方法,由此而见一切现象法假名幻有,同时又于般若观空的一面加法身涅槃之遍满常一面。由观生死因缘法空而见如来法身,即可得常住妙有之涅槃。
  《大般涅槃经》说:“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是故解脱喻如彼瓶,彼瓶遇缘则有破坏,解脱不尔,不可破坏。不可破坏即真解脱。”    
  这里所讲的“空”与“不空”,是分解的说,谓生死世间二十五有为空,而大涅槃常住妙有则不空。所谓解脱,即是以般若智观生死法空而得法身,证常、乐、我、净之大涅槃(此即涅槃三德之真实含义)。《大般涅槃经》称观空得不空,为“见空及与不空”的中道观法,以区别于外道尼乾子等一味观空的片面空。《经》说:
  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
  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
  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
  者即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
  道。乃至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
  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之,令诸生
  不能得见。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乃至见一切无
  我,不见于我。以是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