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教的涅槃思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外道婆罗门教的影响,只是就它是一个人格化的精神性本体的概念而言。
  印顺法师说《大般涅槃经》中的如来与如来藏佛性,同婆罗门教的梵与我的关系非常相近的说法,似有不妥。这是因为,《大般涅槃经》的如来法身与如来藏佛性是显与隐的关系,它们的体性完全同一。也就是说,如来法身与众生佛性是同一个整体,并不是一与多的关系。如来法身是唯一的本体,它遍在于一切诸法,“如来亦尔遍一切处,是故为常”,一切众生皆平等共有。众生之间,只存在着对这平等共有的佛性(本体)证与未证的差别。而外道婆罗门教所说的梵是大我,我是个体的小我,它们之间是一与多的关系,尽管它们的性质相同。并且,个体的小我不仅是解脱主体,而且也是生死轮回主体。这恰恰是佛教着重批判的地方,因为在佛教看来,出世真我是不在生死轮回中的解脱我,它不可能是轮回主体,像婆罗门教那样把小我当作轮回主体,其实是把世间无常五蕴我执著成出世间我,而不是真正的出世间真我。《大般涅槃经》所说如来佛性真我,就只是人格化的宇宙精神性本体而不是轮回主体。在这一点上体现出《大般涅槃经》与外道婆罗门教的本质差别。
  因此我们认为,《大般涅槃经》如来三德秘藏出世真我(佛性我)之说并没有脱离佛教自身发展的轨道,相反,将绝对真实定义为精神性的本体(无限遍满的生命、人格化色彩的精神本体),是在受到印度传统思想中有神论的影响下对佛教解脱理论的新发展。不过,佛教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很容易偏离佛教自身的发展轨道而接近于外道梵神论。事实上,在后来出现的秘密大乘教中就发展出“本初佛”的概念,就具有宇宙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意义。这与当时的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后期形态)的精神是合流的。印顺先生就认为,印度大乘秘密教所说的“本初佛”,就是由前期如来藏经所说如来藏我发展而来的。
  三、有相与无相的涅槃
  《大般涅槃经》认为,众生断烦恼见佛性,具足三德秘密藏即可得涅槃。所谓涅槃,就是佛教解脱论所指向的终极境界,是人们对宇宙绝对实在的最高的契合状态。在印度佛教中,对涅槃状态的描述通常有消极与积极,或否定与肯定两个方面。
  如在《四谛论》,就有“涅槃”的否定式释义:“无为、无边、无漏、无老衰、不见、无显示、无停滞、不死、无有、无祸、无祸法、无病、无住屋、无生、无作、无色、无字、无死、无作界、不群、无险、无等、无上、无比等、无争、无失、无疑惑、无量、无所有、无戏论”等等。
  在《四谛论》中,又有“涅槃”的肯定式释义:“真,彼岸,微妙,难见,坚固,寂静,甘美,吉祥,安稳,受尽,希有,离贪,清静,解脱,岛,避难所,渡场,归依所,终极所,离轮所,完满,足,难思,为等,瑜伽,离爱,甚深,难解,胜,至尊,最上,离垢,乐,止”等等。
  《大般涅槃经》对“涅槃”的释义,也采用了消极与积极,或否定与肯定两种方法。《德王品》说:“涅者言不,般者言织,不织之义,名为涅槃。般又言覆,不覆之义,乃名涅槃。般言去来,不去不来,乃名涅槃。般者言取,不取之义,乃名涅槃。般言不定,定无不定,乃名涅槃。般言新故,无新故义,乃名涅槃。般言障碍,无障碍义,乃名涅槃。善男子,有优楼迦迦毗罗弟子等言:般者名相,无相之义,乃名涅槃。善男子,般者言有,无有之义,乃名涅槃。般名和合,无和合义,乃名涅槃。般者言苦,无苦之义,乃名涅槃。”《迦叶品》说:“犹如涅槃,亦名无生,亦名无出,亦名无作,亦名归依,亦名窟宅,亦名解脱,亦名光明,亦名灯明,亦名彼岸,亦名无畏,亦名无退,亦名安乐,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暗,亦名无碍,亦名无争,亦名无浊,亦名广大,亦名甘露,亦名吉祥。”
  所有这些释义都在描述涅槃的出世间妙相,《大般涅槃经》将涅槃所具有的一切妙相功德概括为“八味”、“八事”:“大般涅槃亦复如是,八味具足,云何为八?一者常,二者恒,三者安,四者清凉,五者不老,六者不死,七者无垢,八者快乐。具足八味,是故名为大般涅槃。”“涅槃之相凡有八事。何等为八?一者尽,二善性,三实,四真,五常,六乐,七我,八净。是名涅槃。”而这“八味”和“八事”又可进一步简化为“四德”:“是诸佛断烦恼处故名涅槃,涅槃即是常、乐、我、净”。这些都是对诸佛涅槃境界的描述。因为涅槃是诸佛对如来三德秘密藏的证显,所以涅槃“八味”、“四德”等又是如来藏(佛性我)的显现形式。
  关于如来三德秘密藏(佛性我)与涅槃四德的关系,当理解为:伊字三德以描述涅槃之体,即如来大法身,它贯通因果;而涅槃四德则描述涅槃之相,它是如来三德于佛果位所显现之妙相,唯局于果。简单地说,常、乐、我、净四德是就众生具足三德(得法身真我)所显相(涅槃妙相)。
  应当说,涅槃是有其性相的,这与中观般若学稍有不同。中观般若学缘起性空之说,重在对现象法实有自性的破斥,依此以指向一种寂灭的涅槃境界,但对涅槃相状只一味地说毕竟空不可得,而缺少正面的肯定的描述。(但后面我们要讲到,中观般若学也暗含涅槃妙有的可能)。《大般涅槃经》则注重对涅槃相状作正面的肯定的描述。如果我们把中观学的涅槃叫做无相涅槃的话,那么《大般涅槃经》的涅槃就可叫做有相涅槃。前者可称作真空,后者可称作妙有。不过,真空并非断灭空,妙有也非世间有。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其实都指向绝对实在,只不过二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在印度小乘佛教中,就曾经有“有相涅槃”与“无相涅槃”的争论。一切有部就主张“涅槃有相”,从“智必有境”立论,涅槃既是无漏智的所缘境,所以当然是“有相”。经量部与成实论则主张“涅槃无相”,认为涅槃是就断烦恼处而安立,并非实有自体(也称假名涅槃)。当然,小乘佛教所说“涅槃有相”与“涅槃无相”,与大乘佛教所说并不相同。《大般涅槃经》对小乘所说“涅槃无相”与“涅槃有相”的说法,依大乘教理作了批判与简别。
  《如来性品》就列举了小乘“涅槃无相”论的观点:“离欲寂灭名曰涅槃,如人斩首则无有首,离欲寂灭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故名涅槃。……譬如热铁,捶打星流,散已寻灭;莫知所在,得正解脱,亦复如是。”这当是小乘经量部,或成实论的涅槃观。所谓“离欲寂灭”、“空无所有”名涅槃,其实就是以烦恼断灭假名为涅槃。
  《大般涅槃经》认为,断烦恼并非就是涅槃,断烦恼只是得涅槃的途径,由断烦恼则可显现妙相涅槃。佛说“譬如热铁,捶打星流,散已寻灭,莫知所在”,指的是烦恼断尽无余,并非是说如来灰身人灭、空无所有。从本质上说,涅槃的体性是实有常住的,它不在世间因果关系之中。《经》说:“涅槃之体,无因果故”,“无因无果,无生及无灭,是名大涅槃”。涅槃是“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只是由于众生无明烦恼厚重不能见之,而一旦众生在佛的教导之下,破无明烦恼,就可得见常乐我净的大涅槃。这就意味着,涅槃是常住有相的,并非空无所有,不仅仅是烦恼断灭处而安立的假名。这就否定了小乘佛教的“涅槃无相”之说。
  小乘一切有部的“有相涅槃”说,从表面上看,与《大般涅槃经》的有相涅槃说有着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一切有部也说涅槃体性常住不变,有“灭静妙离”四相。张曼涛先生就认为:“《大般涅槃经》的思想,受婆沙部的影响是很深的,尤其关于涅槃的常义,似乎是承接着婆沙而再深邃的发挥”。但这毕竟只是表面上的相似,从思想的实质来看,二者还是有着根本差别的。我们知道,一切有部主张多元的法体实有,所谓涅槃不过是这实有法体的显相而已。而《大般涅槃经》的涅槃,则是指圣者证显唯一的佛性真我、宇宙真性而获得的解脱相。也就是说,二者虽都主张涅槃常住实有,但是涅槃境界的核心和根据是不同的。另外,就涅槃所显相来看,二者也有区别。按《大般涅槃经》的说法,一切有部常住涅槃只是“常、净”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