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不能不另外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比如为了“练童子功”,甚至干脆剃了头发,去当和尚尼姑。
其实,即便当了和尚尼姑,也不顶用的。
道理很简单:和尚尼姑也是闲话的对象,因为他们也是“孤男寡女”。
中国的“荤故事”中,有两类题材是久演不衰的,这就是“寡妇偷汉”和“僧尼通奸”。因为在中国的“俗人”们看来,这两类人,性要求最强烈。阿Q就曾提出这样的“学说”:“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有勾当了。”《水浒传》也有这样的“理论”:“唯有和尚色情最紧。”其理由是:“唯有和尚家第一闲。一日三餐,吃了檀越施主的好斋好供,住了那高堂大殿僧房,又无俗事所烦,房里好床好铺睡着,没得寻思,只是想着这一件事。”所以,中国的闲人们,便特别关心寡妇和僧尼的私生活,也特别爱看关于他们的戏,比如《小孤孀上坟》或《火烧红莲寺》。
当然,僧尼们因为长期过着禁欲的生活,心理上存在着性压抑和性苦闷,也是事实。过去有一首人僧人所作之诗云:“春叫猫儿猫叫春,听它越叫越精神。老僧也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此诚为其心理之写照。僧尼与俗家私通或僧尼互通之事,当然也有发生。唐人刘言史有诗云:“旧是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料得襄王怅惘极,更无云雨到阳台。”这样调情的诗,竟是送给尼姑的。女道士王灵妃赠给男道士李荣的诗中,竟有“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卿可久”的句子。诗虽为骆宾王代作,但“情”却无疑是王、李二人的。
闲人们之闲话僧尼,其实倒并不在于他们确知僧尼有多少私通偷情之事(应该说多数僧尼还是守戒的),而仅仅在于他们是“孤男寡女”。中国文化认为,世间一切事情,都是成双成对的,各个形成一种对应关系,比如天地、日月、昼夜、阴阳。人也一样,也必须成双成对,比如君臣、父子、夫妻。成双成对才靠得住,独往独来便让人不放心。因为“独立”便难免“失衡”。大家心里不平衡,相信他们自己心里也不平衡。何况,僧与尼虽然都是“独身”,但放在一起却也“成对”,则世俗之人,便难免要将他们“配对”,而且认为十分“相配”。同样的,鳏夫和寡妇,也是“缺配”之人,倘若将他们“配对”,便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因此,如果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说了话,或一个鳏夫和一个寡妇说了话,人们就会认为他们之间一定有了“好事”,而种种“闲话”,便会应运而生,到处飞短流长。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闲话之(四)离婚与再婚
离婚与再婚,也是闲话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人对于离婚一类的话题,从来就是兴趣盎然的。“某某人离婚了!”这样的消息,在任何单位和社区,往往都能引起热烈的讨论。打探真情者有之,寻根究底者有之,扼腕叹息者有之,大发感慨者亦有之,其热闹与兴奋,往往能持续好些日子。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议论别人的离婚呢?因为一般地说,中国人不赞成离婚。
在中国人看来,结婚也好,离婚也好,都不是纯粹的“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社会的要求;“夫妻恩爱,白首偕老”,是社会的理想。既然是社会问题,当然也就“人人有责”,大家都要关心过问。所以,单身男女如果老不婚嫁;便会有人一再来介绍对象。同理,已婚男女如果居然要各奔东西,自然也会有人一再来调解劝和,至少父老乡亲、同事邻居们要议论议论。
那么,结婚和离婚,为什么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呢?因为,第一,它们关系到社会组织最重要成份——家庭的建立或破裂。第二,它们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我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讲过,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是社会组织结婚中最基本和最常规的单位。最基本就是不可再分割,“最常规”就是“普遍性模式”。这是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大区别。西方社会是“个人本位”的。个人是社会组织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一个人完全可以因为个人的原因而脱离家庭,投身社区,加入政党,或独往独来,自行其是,仍不失为社会的一员。他组成家庭也好,解散家庭她好,“成家”也好,“出家”也好,都完全是他个人的事。只要不违反法律,履行一定手续,社会和他人便无权过问。
中国传统社会则不同,个人的身份、地位、价值、权力、义务、责任、荣誉、利益,都和他的家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取决于他的家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比方说,一个人如果出身“名门望族”,则他的地位也高,面子也大。反之,如果出身“贱民庶人”,则也许一辈子也抬不起头来。同理,一个人,如果升了官,就会封妻荫子、耀祖光宗。反之,一个人,如果犯了罪,则会祸及满门,诛灭九族。可见,社会的奖惩,是施及家庭而非个人的;社会的管理,也是施于家庭而非个人的。其原因,就在于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既然如此重要,则社会对于导致家庭破裂的事,也就不能放任。
离婚不但会导致家庭的破裂,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因为如前所述,结婚的第一目的,历来就被说成是“合二姓之好”。依此理,则离婚当然也就是“结二姓之怨”,至少也是“绝二姓之好”了。这样,两个人的离异,便很可能导致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和敌对,甚至徒起祸端,大打出手。如果这两个家族是名门、豪族、官宦、诸侯,则还可能引起政治纠纷,甚至引发战争,至少也会闹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
这种严重后果的产生是很自然的。因为如前所述,个人与家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一个人受损害,就是全家受损害;一个人没有面子,就是全家没面子。离婚,尤其是女方被“休”,对于女方家族而言,是极没有面子的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自己的女儿“不好”:或是不贤惠(如不事舅姑、嫉妒),或是有过失(如口舌、盗窃),或是没福气(如无子),或是无妇德(如淫佚),总之是“有问题”,这才成了“没人要的货”。这当然是极丢面子的事。更何况,这些“问题”深究起来,又多半要归咎于“没家教”。这就等于直接往女方家族脸上抹黑了,岂能容忍?当然非得一报还一报,大打出手不可。
离婚影响社会安定的第二个方面,是会造成新的单身男女。在中国传统社会看来,“单身男女”无异于“无家浪子”。他们和“无业游民”一样,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一个人没有职业,也就没有“饭碗”。没有饭碗,就会“闹事”,比如行窃、诈骗、抢劫、杀人等。同理,一个人没有配偶,也就没有“家室”。没有家室,就会“出事”,比如通奸、嫖妓、搞同性恋、看黄色录像,甚至强奸。因此,社会必须关心两件大事:一是让每个人都有一份职业,“有口饭吃”;二是要让每个人都有一个配偶,“有个家室”。总之,不能让个人成为“无业游民”或“无家浪子”,成为流离于社会组织结构之外的“不安定因素”。
既然离婚会造成这么多的危害,则离婚也就当然不会被人看作是“好事”。既然不是好事,则人们当然也就不但要表示反对,而且要表示惊诧:“好端端的,离什么婚呢?”中国人是很主张凑合的。“好死不如赖活”,是主张凑合着活;“好散不如好合”,是主张凑合着过。那么,如果有两个人居然不肯凑合了,则大家便会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而这,正是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一对夫妻要离婚,当然是“出事”了。但这个事,却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性格问题、经济问题、与男方或女方家族成员关系问题等等,都可能导致一对夫妻的要求离婚。
但是闲人们却多半不会这样理解。
在一般的闲人们看来,一对夫妻要闹离婚,只可能是在一个问题上出了事,这就是性。具体说来,又有两种可能,一是某一方出现性功能障碍,二是某一方(也可能双方)有了外遇。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足以让人大讲其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