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颇有作为。
1934年,杨士敏奉命到迤南开远、蒙自一带视察农田水利情况,认为蒙自大屯坝、蒙自坝、草坝、鸡街坝、倘甸坝、开远坝、大庄坝都可兴办水利。1935年报请云南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云南开蒙垦殖局,杨士敏任局长,由云南经济委员会投资,积极从事开蒙地区水利和农业同时并进的实验?。许多回族干部和工人参加了开蒙垦殖局的筹建和开垦工作。
自1936…年秋至1937年春,开蒙垦殖局先后完成的水利工程有:兴修二十余公里的河道及永丰渠与黑水河分流处的两座闸门,引大屯海、长桥海水灌溉草坝大片耕地;凿通黑冲北口石山峡内修闸坝,同时挖通由蚂蝗沟至黑冲北口的新河道;开挖由开远冲坡哨至沙甸河约二公里的新河;疏浚沙甸河至倘坝河尾二十余公里。与此同时,进行了稻、棉、甘蔗、烤烟、绿肥试种,效果很好。
1938年冬,购来一部英制柴油拖拉机到草坝使用,为云南首先使用拖拉机耕地的地区。在草坝除大量载种稻谷外,1939年起,又大量增种烤烟和甘蔗,兴建制糖厂和烤烟房,亦获成功。此外,又用人工广为种植苦茨,增加优良绿肥产量。至1944年;蒙启坝;大屯坝、草坝、沙甸至倘甸和开远大庄坝等地区的除水害工作,已基本完成,草坝数万亩稻田水利已兴办成功,仅大屯、蒙自、大庄坝因抽水机械不易购到而尚未举办。
在开远大庄坝和蒙自草坝各建办公室一所;在草坝新建大、小村九个,每个大村盖宿舍32幢,小村盖16幢。招收新农产到草坝耕种新开出的五万亩稻田。其中13和16两村,为蚕业公司养蚕之用。蚕业推广工作,初由中央拨款提倡推广,改良蚕桑苗。后由云南蚕丝公司拨款协助推广,改良蚕种桑苗,指导农民育蚕和经营吐丝车。成立“云南蚕业推广委员会,由常务委员马镇国、常宗会、朱新予等负责主持。
草坝原有土地,一律按“清仗验照”发给地价款,交开蒙垦殖局使用。到1946年,在草坝开辟出五万余亩稻田,租其中蚕业公司租用三万亩,垦殖局自种四千余亩,其中近两万亩稻田和三万余亩旱地,于1944年4月,按草坝新旧农户人口授与各户,发给执照管种。每年将耕种所得十分之三的租谷交垦殖局。
开蒙垦殖局通过组织群众挖渠抽水,开辟稻田,建设村庄,试种棉、甘蔗、烤烟,推广蚕桑,对滇南经济开发开发作出了一定贡献,为全省人民称道。
云南思普企业局
白耀明(1894~1965),字亮诚,笔名莲父、孟愚,个旧市沙甸乡人。笃信伊斯兰教,曾两次到麦加朝觐。著有《朝觐指南》、《拜功浅释》、《斋戒真铨》、《课赋玄机入《礼法史话节译》等书。父载廷,字金柱,清上将衔军门。抗法有功,封忠果公。白耀明自幼好学,就读于私塾及云南省法政学校。他重视培养人才,在桑梓创办鱼峰学校、养正学校,并送出一批批毕业生到昆明及外地升学,乃至国外留学,如著名学者马坚、张有成、林仲明、林兴华等,就是得到他的资助赴埃及留学的。
1931年,白耀明被政府派到思茅、普洱一带做盐务和税务工作,感到大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的必要,乃于1935年—1937年间,先后到云南各地、其他省市及日本进行农业考察。回云南后,结合云南边疆情况进行研究,提出计划,于1938年报经云南省财政厅同意,成立了云南思普企业局,由白耀明任经理。
1938年成立“思普区茶业试验场”,由国外引进机器,采用梯台栽茶,实行科学采摘和管理,仅三年就产出机制红茶、绿茶畅销国内外,是云南第一次出产红茶。接着是农场建设,先开沟引水,把草木丛生的荒地开垦成良田,栽种甘蔗、水稻、蔬菜,还用土法制糖。采用新式农具”个轮蝶耙”、“中耕机”、“印度式犁”等;烧砖瓦建盖新式厂房,为佛海第一次出现新式农具和砖房,附近各族代表都来参观。纺织厂建成后,出产纱绽和粗布。设立正规职工医院,为本场职工和各族人民群众看病,为佛海第一次有正规医院。还开辟球场、娱乐场、狩猎等文体活动设施。此外,建盖清真寺,请王意诚阿訇(副经理)领拜。办“莲父学校”,学生多为傣族,第一班共12人,为边疆民族培养人材。思普企业局也使回族商人与思普民族地区建立了长久的贸易关系,为思普地区的商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思普企业局的成长过程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于山峦瘴气、道路崎岖、人烟稀少之地,靠开垦者坚定的信心和艰苦创业,逐步建设起来。建成以后,为了开发边疆,繁荣民族经济,白耀明动员沙甸回族乡亲,先后迁移二百多人至边疆安家立业参加开发,在南峤县境内开辟了数千亩地的农场,把内地木棉、甘蔗、蔬菜籽种传人了彝区。在车里南糯山成立了制茶厂,种茶数万株,年产红绿茶二万余斤,销往国内外,对彝旅农业种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佛海成立纱织厂,用生产的棉花纺纱织布,并帮助当地少数民族改良农具,发展生产。
第三章 源远流长 手工生产
一、元代的回回工匠
阿拉伯、波斯、中亚各地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手工业十分发达,有悠久的传统工艺。自从蒙古从伊斯兰国家和地区发生商业往来后,伊斯兰国家的商品就成为蒙古族追求的对象。蒙古西征时,掳掠了数以十万计的工匠,仅在撒麻耳干一地,就有三万工匠被挑选出来,成吉思汗把他们分给他的诸子和族人,使他们在军中服役。这些工匠随蒙古军队东去后,又大大提高了蒙古国的手工业生产水平。
早在蒙古国时期,回回人就将毛棉纺织品带入漠北草原,蒙古人因而习惯穿着来自西域回回国的各种织物。元朝建立,蒙古贵族常有征伐、搜狩、宴飨等项“国朝大事”,其中宴飨是蒙古贵族例行的大聚会,届时有所谓的“质孙宴”(也译“只孙”,蒙语Jisun,意为颜色)。宴会要求从皇帝到卫士、乐工均穿一色,但却等级身份不同的质孙服,如“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锦缎之上)、“大红纳石失”、“素纳石失”、“聚线宝里纳石失” 等。这种服装统一用“纳失失”制成。
纳失失是波斯文nasich的音译,是波斯等中亚地区生产的绣金锦锻,由回回工匠所织,在当时这是一种服装业“新兴的尖端产品”,是蒙古皇帝后妃、王公贵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纺织品。其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织造时把一些切成长条的金箔夹织在丝线中,这样织成的锦,金光闪熠,光彩夺目;另一种是用金箔捻成的金线和丝线交织而成,这样织成的锦,坚固耐用,但色泽较暗淡。纳石失除用作质孙服的衣料外,蒙古贵族还常以此装饰其车、马、玉玺、绶带等。
蒙古皇帝后妃、王公贵族对纳失失的需要量很大,以致很早就注意到把中亚掳来的工匠集中起来生产纳失失。元代中政院使买述丁的曾祖马合谋是不花剌著名的工匠和天文学家,他和当地许多“细巧工艺”之人一起俘虏到和林,蒙古朝廷又将他们迁到荨麻林(今张家口以西)、弘州(今河北信阳)等地设立工局,专门管理,从事织造。
元朝还设置有“撒答剌欺提举司”(原名组练人匠提举司),以回回人监领织造精美别致的西锦珍品——撒答剌欺(用犬、兔之毛织成)。撒答剌欺因产于不花剌以北的撒答剌村(Zandana)而得名。
此外,回回工匠还织造一种名叫“速夫”的产品,也是元朝质孙宴服饰用的材料。速夫是波斯文Suf的音译,是一种羊毛织品,长毛呢。《元史·舆服志》说:“速夫,回回毛皮之精者也”。
这些回回工匠所制织物,品质优良,被蒙古贵族视为珍品。马克·波罗在中国曾见到回回工匠织造的锦缎品。“从天德军东向骑行七日,……见有城堡不少。居民崇拜摩诃末,以工商为业,制造金锦,其名曰纳石失 (Nasich)、 毛里斯 (M01inw)、 纳克(Nagwe),并织其他种种绸绢。”()可见,这一回回织造工艺对蒙古人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致专设匠局,用于宫廷需要。
回回工匠在其他手工制造方面,也显示出其精湛的技术。如元代手工业部门中,建筑业、兵器制造业等部门中回回人有许多突出的贡献,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回回人也黑迭儿及其后裔长期董茶迭儿局,主持许多庞大的建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