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期也没有受到任何损坏。1984年他的家乡平邑县县委、人民政府为纪念他殉国90周年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1992年又在城东浚河桥边为他竖起一尊高达的花岗石雕像。平壤百姓在他牺牲的地方树立石碑纪念他,至今流传着“七星门外左将军9月15显圣”的传说。左宝贵一生笃信伊斯兰教,在他早年的军戎生涯中甚至自己带锅做饭,在奉天驻军时,家中有礼拜堂,有阿訇,坚持做礼拜。每到一处他都询问当地是否有清真寺,如果有,一定前去做礼拜,给清真寺或贫寒回民捐送钱物。在奉天、平邑、梁邱、马庄、南京、扬州、天津等地的清真寺都有他的捐献或送的匾额,在他家乡的清真寺至今保存的碑记载着他捐建清真寺的事迹。2002年笔者到扬州开会,参观大运河畔的古老的普哈丁墓及清真寺,在墓园里仍然保存着左宝贵的衣冠冢。他一生“济贫行善,不分民族异同;除恶铲霸,不拘满蒙回汉”。'45'“贲丝纶而用勖后人,百世犹传其遗烈”。他高尚的人格风范、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和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将永载史册,勉励后人。
五、抗击八国联军,回族壮士血洒正阳门
河洲阳洼山的初春残雪消融,依然寒风料峭,我们沿着崎岖的小山路蹒跚而上,犹如走在光阴的隧道里寻觅历史,在枯黄萧瑟的草丛中一碑赫然而立,令人肃然起敬,碑上书:
先祖父马公讳耀图将军之墓
先祖父耀图公生于清同治七年戌辰七月二十四日,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六月初六为抵抗八国联军侵华,血战京师,阵亡于北京正阳门,终年三十三岁,清谥封愍烈将军。孙:振宇、振宗、少兰、振寰率曾孙玄孙癸酉年六月初六叩立。
长眠在这阳洼山深处的主人就是我们要探望的民族英雄马福禄烈士。面对荒芜杂草掩映的青碑,我们默然而立,凝滞的氛围中我似乎站在历史的深处,耳边回荡着战马嘶鸣,枪弹呼啸的“庚子之役”,朦胧的视阈中看到一位高大的将军迎着列强的枪林弹雨,愤然长剑出鞘,轰然倒下,用自己的血在象征祖国的北京正阳门上大写了一个鲜红的“爱”字,也用这壮烈的捐躯全美了他心中矢志不渝的信念:“爱国是信仰(伊玛尼)的一部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德、日、英、美、俄、法、奥、意等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攻陷天津大沽,北上进攻北京,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爆发了近代史上著名的“庚子之役”。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马福禄奉命率领以西北回族为主体的“简练军”前往北京,抗击侵略。在这场残酷的反侵略战争中,以马福禄为代表的回族将士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英雄史诗。
马福禄,字寿三,甘肃临夏人,生于清咸丰四年(1854)。从小师从康泰学经史,“每与言古人忠孝事,敛息正听,肃然无倦容。”'46'他体格魁伟,气力过人,读书之余常习兵练武,素怀报国之志。成年后,他目睹了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祖国,认识到:“国势凌夷,强敌环伺,非武无以挽救”。'47'毅然弃文从武。光绪元年(1875)乡试武场,名列第一。次年省试考取武举人。光绪六年(1880)马福禄赴京会试,以其骑射娴熟,技压群雄,考中头名。因殿试拜见
位于阳洼山上的马福禄将军的墓 杨文炯摄
光绪,未按汉族拜见皇帝的礼仪行跪拜礼,乃以不熟礼节,降格赐为进士,留京充任宫内侍卫,后历任守备、督带、总兵、统领等职。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八国联军由天津大沽登陆,然后长驱直入,直逼北京,马福禄率领以西北回族为主的“简练军”奉命调往京师,保卫京城,驻防于北京外围的正定。六月十日,英国海军上将、驻华舰队司令西摩尔统帅侵略军二千多人,由大沽经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十四日晚到达廊坊车站。十八日马福禄率领以家乡回族子弟为主组成的骑兵,与汉中镇总兵姚旺等前往迎敌。在廊坊和义和团一起,向侵略者发起猛烈攻击。两军相接,马福禄身先士卒,“挥短兵闯入阵,喋血相博”,侵略军在官军与义和团的迅猛进攻下,渐渐不支,西摩尔遂率残部逃至杨村车站。马福禄率领清军乘胜追击,迅速包围杨村车站,再次向侵略军发起猛攻,又消灭敌军多人。西摩尔在“进京之路,水陆俱穷”的情况下,只得率兵乘火车仓皇逃回天津。西摩尔后来哀叹道:“中国军民所用若为西式枪炮,则所率联军必全军覆灭。”'48'这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给与了气焰嚣张的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廊坊之战后,清政府并没有认真地做好迎战准备,时战时和,使列强有时间从容集结军队。七月初,八国联军以2万重兵,倚仗先进的武器卷图重来,直逼北京城郊。马福禄奉命坚守正阳门,战斗之前,他向弟弟马福祥说:“事既决裂,挽回无术,我辈唯有恪遵朝命,以身报国,为民族争光。”'49'当八国联军兵临城下时,清旗兵及神机、虎神等营,纷纷败逃,只有马福禄等甘军及其他爱国官兵仍坚持英勇抵抗。据俄军将领扬切夫斯基在日记中记载,甘军“勇敢的部队分布在整个城墙上,隐蔽在枪眼后面,开始用老式的滑膛枪向高尔斯基的连队开火。……老式的中国大炮以其恐怖而深沉的吼声,从一个城楼上向外发射”。但不久,因后援不继,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先后陷落。形势十分危急,有人劝马福禄撤退,但他仍旧坚守正阳门,死战不退。侵略军集中炮火向城楼猛轰,把四层箭楼削去两层,正阳门失守。在此生死关头,马福禄毫不畏惧,他抱着誓与正阳门共存亡的决心,勉励余部,血战到底。侵略军已在城上设l0道栅卡以阻止清军反攻。马福禄冒着呼啸的枪弹登上城楼,指挥其弟马福祥夺回2栅,官兵一时精神倍增,拚命奋战,在众将士昼夜循环猛攻下,又接连摧毁侵略军7道栅栏,敌人的尸体狼藉城下。这时仅剩最后一栅,即可攻破敌人占领的城楼,7月19日夜,大雨倾盆,马福禄乘雨夜亲自率领敢死队袭击敌营,正当他领兵冲入敌军的栅栏时,一颗飞弹直射而来,马福禄当场到下,手中仍然紧紧地握着战刀,可英雄再也没有站起来,他以33岁的青春年华战死正阳门,以身殉国。皇帝为表彰他为国壮烈捐躯行为,追封为振威将军,谥号愍烈。
在这场“庚子之役”的恶战中,与马福禄同时英勇献身的还有其堂弟马福恒、马福宣、马福贵、马福全及堂侄马耀图、马兆图及百余名回族将士,可谓一门忠烈的回族英杰。
'1'伍长华(1779—1842),字实生,别号云卿,江苏上元县(今南京)人,祖籍撒马尔罕,祖上曾“舍宅为寺,额曰‘清真’”。清嘉庆十八年(1813)以拔贡赴癸酉江南乡试,中举人,第二年获廷试第三,得探花,授职翰林院编修,时人称为“回回探花”。后历任浙江主考、广东学政、厂东盐运使、甘肃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2'《林则徐日记》
'3'马辰,又名马光照,字云骥,安徽怀宁人。
'4'《林则徐全集》,第747页
'5'《林则徐全集》,第704页
'6'《林则徐全集》,第763页
'7'《林则徐全集》,第826页
'8'《林则徐全集》,第836页
'9'《林则徐全集》,
'10'《林则徐全集》,第706页
'11'《林则徐全集》,第874页
'12'郑国鸿(1777…1841),字雪堂,湖南凤凰厅(今凤凰县)人,回族,袭父职从军,累擢任浙江处州镇总兵。
'13'《清代七百名人传·郑国鸿传》
'14' 光绪十八年修《宁河县志》
'15'《清宣宗实录》卷三六九
'16'《清宣宗实录》卷三六九
'17' 贝青乔,《咄咄吟》,卷一
'18' 贝青乔,《咄咄吟》,卷一
'19' 佚名,《镇江竹枝词》
'20' 沙春元,回回人,河南郑州人,自幼习武,力大善射。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科武进士,以蓝翎侍卫历任山西吉州都司,天津镇标右营游击,后调防大沽口北岸炮台。
'21' 李焕乙,《清真先正言行略》,卷下
'22'《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卷二十二
'23' 丁拱辰(18001875),又名君轸,字淑原,号星南,福建泉州人,回回人。
'24' 魏源,《海国图志》,卷八十八。
'25'丁拱辰,《演炮图说辑要》。
'26' 马维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