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新式教育的基础上,回族社会的阿拉伯语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向中东阿拉伯国家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是中国最早的赴中东留学人员,他们归国后成为我国高等学府中阿拉伯语教学与科研的拓荒者。在这一方面贡献较大的有云南的明德中学、北京的成达师范学校、上海的伊斯兰师范等。1931年,明德中学和上海伊斯兰教师范派遣第一批留学生纳忠、马坚、林仲明、张有成等四名学生,由教师沙国珍带领,前往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深造。此后又先后有多批学生赴埃及留学。这些留学生归国后,成为我国最早的阿拉伯语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教学的开创者马坚和纳忠教授。

1946年,马坚担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是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奠基人。此前的中国历史上,阿拉伯语只是回族社会代代相传的宗教语言。而今,阿拉伯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成为中国人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外语,并第一次进入了中国高等学府的讲堂。1946年冬天,成达师范学校阿语专修班的10多名回族学员转入北京大学,成为东语系的第一批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6位教师全部是回族,除马坚外,还有刘麟瑞、王世清、杨有漪、陈克礼、马金鹏。除陈克礼外,其他几位都是早年留学埃及的回族留学生。1949年,北大阿拉伯语专业的第二批学员,也全部是回族。1950年的第三届学生以后,才开始有其他民族的学生。

纳忠于1940年回国后,先后在当时的中央大学、云南大学任教,1958年任北京外交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1962年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是北外阿拉伯语教学的奠基人。此外,留学埃及人员中还有云南人林仲明、林兴华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为新中国的阿拉伯语教育做出了贡献。

后来,国内又有多所大学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其师资力量大多来自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毕业生。回族学者在中国大学阿拉伯语教育中的拓荒之功,实在值得大书一笔'③'。而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数百年回族经堂教育的积淀是密不可分的。

 二、从汉文译著到外贸市场:阿拉伯语翻译事业的发展
回族作为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产生的结果,天生具有沟通两大文化体系的兴趣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在宗教仪式中使用阿拉伯语的回族,历代研读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的经典,自然也成为中国最早的“阿—汉”、“波(斯)—汉”之间的翻译者。

明清两代的汉文译著

唐宋以至元明各代,回族及其先民一直充任汉语与阿拉伯语、波斯语之间的翻译工作。在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等领域,回族先民把伊斯兰世界的有关知识通过翻译引进了中国,包括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在内的大批科学典籍被从阿拉伯语、波斯语译成汉文,促进了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如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朱元璋令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翻译洪武初年得于元都之回回历等“秘藏之书数十百册”,即一批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书籍。

明朝中后期,与经堂教育的兴起相呼应,回族先贤开始有目的地翻译、著述,向读不懂阿拉伯文经典的普通穆斯林大众,也向主流的汉族社会介绍伊斯兰教的教义学说,由此兴起了汉文译著运动。汉文译著运动的兴起,代表着伊斯兰教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

第一个系统、准确地运用古汉语译述伊斯兰教思想的回族学者,是明末的王岱舆,下文还将专门讨论他在思想和学术领域的贡献。他流传下来的重要作品有《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和《希真正答》。在他之后,又有明末清初的苏州学者张中,译著有《归真总义》和《四篇要道》;清初南京人伍遵契,译著有《归真要道》和《修真蒙引》;云南学者马注,译著有《清真指南》。清朝康熙年间,南京学者刘智把汉文译著运动推到了顶峰。他著述数百卷,行世流传的约有五十卷,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和《天方至圣实录》。至此,主要以南京为中心的、以汉文著述伊斯兰教哲学和教义的活动已经趋于于成熟,为中国社会增添了一笔优秀的文化遗产。

清朝同治年间以后,在云南又兴起了一个新的汉文译著的学术传统,其代表人物有马德新、马安礼和马联元等。马德新,字复初,曾游历国内穆斯林主要聚居地区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学术造诣深厚。他也成为清后期云南最为著名的回族学者和阿訇,他的著述,既有从阿拉伯文、波斯文译为汉文的,也有直接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写作的,范围广泛,除教义、哲学外,也延伸到天文历法、地理和翻译伊斯兰教经典等领域。马德新及弟子马安礼的《宝命真经直解》五卷、马联元的《孩听译解》,都是最早的《古兰经》节译本。马安礼翻译的阿拉伯赞圣诗《天方诗经》用词古雅,表义准确,是此一时期汉译作品的典范之作。在云南这一高水平的经学传统的基础上,后来诞生了第一批现代回族学者马坚、纳忠等人。

现当代的回族翻译家

民国时期,回族社会的翻译运动以《古兰经》的汉译为标志,出现了一大批的翻译家。著名阿訇王静斋(1879—1949年)先后用古汉语、白话文翻译了三种版本的《古兰经》全译本,是近现代著名的译经家。此后,著名学者马坚在汉阿互译方面贡献最大:他翻译的《古兰经》版本是迄今为止最流行、最权威的版本;他还译有《回教哲学》、《回教真相》、《回教教育史》、《回教哲学史》、《阿拉伯通史》等重要的学术著作;他把中国的典籍《论语》译成阿拉伯文,大大促进了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纳忠在从事阿拉伯语教学的同时也从事翻译工作,主编了教材《阿拉伯语》(十册)和《阿拉伯基础语法》(四册),是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阿拉伯语教材。他所主持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八卷本)的翻译工作仍在进行中,是当代译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深远的影响。

另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纳训(1911—1989年),也是毕业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的回族留学生。他曾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促进了中阿文化交流。他最著名的翻译作品是《一千零一夜》(六卷本),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阿拉伯文学作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有一大批回族儿女走出国门,赴阿拉伯国家留学深造或在国内从事阿拉伯语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其中的一些优秀学子,继续了回族前辈的翻译事业,很多人正在崭露头角。如青年学者张维真、马玉龙合作译有《圣学复苏精义》(商务印书馆出版)等。

义乌市场上的弄潮儿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传统的学术和文学作品翻译以外,大量的回族阿拉伯语人才也投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为我国与广大伊斯兰国家的经贸往来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尤其是浙江义乌和珠江三角洲,很多来自西北回族聚居区的阿拉伯语人才正在这里大显身手。

浙江义乌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经过25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国际化商品市场,汇集了世界150多个国家的近32万种商品,年成交额达35亿美元。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商人,据统计仅巴基斯坦商人有1200多人,共注册成立了200多家企业,义乌逐渐成为中国与巴基斯坦贸易的集散地。这里活跃着的阿拉伯语翻译人员,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就有约2000名。

根据新闻媒体的报导,自然条件比较贫瘠的宁夏回族聚居区,传统上处于靠天吃饭的情况,当地人们一直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回族社会一直有学习阿拉伯语的传统,而这一传统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迸发出新的活力,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和致富机会。宁夏的吴忠市和同心县等都明确提出要利用当地回族人口多且回族有学习阿语传统的优势,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剩余劳动力学习阿语,从事翻译,并希望把宁夏建成中国最大的阿语翻译人才输出地。吴忠市已决定在义乌设立劳务输出服务站和劳务输出公司,决心把“吴忠阿语翻译”的品牌叫响扮靓,做大做强。

这样,经历了上千年传承的回族阿拉伯语教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