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提高社会竞争能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回族文化所拥有的扶危济困,关心弱者的精神资源以及在回族生活中的实践,在新形势下值得大力开发、利用,发扬光大,必将有助于化解贫富矛盾、增进社会和谐。

第三,回族文化所倡导的包容和宽容,有助于消弭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地区之间由来已久的历史成见和文化偏见,促进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目前,各种历史成见和文化偏见影响着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与合作,这是需要克服的。其实,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与“他者”交往的过程,也是不断地把“他者”纳入“我们的同胞”行列的过程,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一个不断扩大团结与合作对象的过程。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明和开放,社会需要向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的人提供相同的学习和工作机会,尤其是给予同等的社会尊重。

第四,回族文化中的中和、均衡理念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全面良性的共存和发展、各个社会阶层有效的分工与合作,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有利于公民、社会和政府相互的支持和配合,有利于整个社会所有公民对基本社会公共物品的公平分配和分享,有利于克服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秩序、人文与科技、价值与工具、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失衡。

第五,回族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共生共荣的理念和环保习惯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尽管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而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西部尤其是西北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仍很突出。毫无疑问,回族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和环保习惯,有助于环境保护,有助于经济发展目标和模式的转换,使经济增长建设由单纯追求数量、追求物质产品的无限增长转向质量的提高和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有助于打破传统的GDP情结,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方法和规则'18',加速向节约型社会、向循环经济的转化,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整体改善生存空间,以落实科学发展观。



 

 





'1' 关于包括回族在内的穆斯林民族的和谐理念,参见喇敏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根本利益》,载《回族研究》2005年第3期;马明良:《和谐社会中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载《中国穆斯林》2005年第4期。

'2' “回乱”和“回民起义”是对同一事物两种价值评判的结果:站在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者的立场上,作为百姓面对任何压迫和侮辱,应该忍气吞声,安分守己,否则就是“犯上作乱”,回民的反抗就是“回乱”,镇压回民反抗就是“平回”,清朝官修的文书和文献上均以“回乱”和“平回”定性、定位;中国共产党早在延安时期就认定为“回民起义”,此后,大陆史学界公认这是“起义”;台湾学术界使用了一个中性词,叫“回民事变”。

'3' 回族社会由于考不上大学、承受不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极其罕见,几乎闻所未闻,他们抱一种能考则考,考不上就另谋出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态度。从事体力劳动并不觉得矮人一等而丢人。

'4' 马坚译《古兰经》第7章第29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马坚译《古兰经第42第15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6'马坚译《古兰经第60第8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7' 和谐的个人是指,一个人通过不断的修身养性,提升境界,最终摆脱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不为物役,不为物累,实现心理平衡、心静如水。古往今来,凡是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世界和谐的现象都是由于战争贩子强烈的贪欲和野心导致的内心冲突、内心动荡造成的。换言之,他把自己内心的冲突和动荡以其所掌握的权力变成了世界的冲突和动荡。故和谐的个人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基础。

'8' 生态系统是指众多生物的组合,这些生物按照它们的组合永久存在的方式,彼此相互作用并同时与它们周围环境相互影响。

'9' 生态平衡是指处于顶级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10'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11'马坚译《古兰经第50第6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2'马坚译《古兰经第2第164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3'马坚译《古兰经第10第110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4'马坚译《古兰经第2第20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5'马坚译《古兰经第80第24-32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6'马坚译《古兰经第30第41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7'马坚译《古兰经第7第31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专家牛文元等认为,广义的GDP是现有的GDP中扣除经济发展牺牲的环境、社会虚数(如灾害、疾病等),狭义的定义是扣除自然资产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的真实国民财富。它要看单位GDP中消耗的能源、水、原料,释放多少污染物,以及全员生产率、单位土地面积的财富等。见牛文元等:《让GDP快乐起来》,《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1月1日。
第二章 回族的爱国理念

一、    回族爱国理念的渊源

回族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回族爱国理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其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伊斯兰文化

回族形成的种子是东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土壤是中华大地,气候和环境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回族爱国理念的形成与伊斯兰文化是分不开的。

伊斯兰文化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也涉及到了建立和维护一个怎样的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其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主要有:

1.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公正、公道、正义,是人类的一种古老的向往和诉求,伊斯兰文化也把它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而加以坚持,如《古兰经》云:“我的主命令人主持公道。”'1'

2.反抗压迫,抵抗侵略。伊斯兰文化是“和”的文化,不是“斗”的文化,但这个“和”必须建立在公平和尊严的基础之上,而不能以丧失尊严和自由为代价来求得屈辱的“和平”。故《古兰经》指出:“被进攻者,已获得反抗的许可,因为他们是受压迫的。”'2'这就不难理解回族在历次抵御外辱的战争中特别是抗日战争中为什麽那样义无反顾,舍生忘死。

3.坚持团结,反对分裂。集体主义是伊斯兰文化的一个特质,它强调,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他所在的那个集体的团结和利益,反对为局部的或个人的狭隘的利益而损害集体的利益、危害大局。这也是每当祖国处在危机关头,回族能够超越自身的苦难和恩怨,一致对外,共赴国难的原因之一。

4.顺从真主、使者,以及主事者。“伊斯兰”的含义就是“和平”、“和谐”、“顺从”。首先是顺从真主和真主的使者,然后,要顺从贤明的主事者。'3'受其影响,回族虽然对晚清政府官员的专横、霸道、暴虐进行了反抗,但通常,对历朝历代的相对公正的统治者采取了顺从和合作的态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是构成回族文化的两大渊源,因而对回族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表现在爱国理念方面主要有: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激发历代爱国志士为国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地与生存环境抗争,与内外邪恶势力抗争的历史。自强不息,不仅是指在常境和顺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困境和逆境中的奋斗。自古以来,身处逆境而奋发有为的范例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