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森罗万象。”'13'在《古兰经》的启发下,回族及其先民积极把目光投向大自然,但没有为“天地间的森罗万象”而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没有产生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没有为自己树立什么山神、太阳神、水神、火神等偶像。相反,他们通过接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悟出了一些道理,把握了一些规律,最终在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 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4.关于合理利用大自然
在研究自然,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还要开发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古兰经》鼓励人们合理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有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享受真主的恩赐。《古兰经》指出:“他(指真主——笔者所加)以大地为你们的席,以天空为你们的幕,并从云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出许多果实,做你们的给养。”'14'“我(指真主——笔者所加)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与木宰木敦和海枣,与茂密的园圃、水果和牧草,以供你们和你们的牲畜享受。”'15'这就告诉人们,大自然中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生成的。海水蒸发上升为云,又从云中降下雨水,雨水集中汇流成河,最后又归于大海。同时,水的循环给大地带来生机,土壤中的种子和树根需要水分时,恰逢天降甘霖,水滋润植物使之吸取周围其它养分,由于水、肥、阳光的光合作用,结出了人畜所需要的果实。一部分植物还可用作燃料以及纺织、房屋和器具的原料。吃过用过的废物返回土中,腐烂成肥,参加下一轮循环。生命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大自然如同一个伟大的母亲,用其乳汁无私地滋养着人类。那么人类也应该相应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依为命,共存共荣。否则糟踏自然,滥用自然,势必自毁家园,自食其果。《古兰经》说:“灾害因众人所犯的罪恶而显现于大陆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们尝试自己行为的一点报酬,以便他们悔悟。”'16'今天,人类因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如海啸、地震、飓风、疯牛病、禽流感、非典和各种莫名其妙的疾病),尝够了苦果之后,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口号。
5.关于环保的总原则
那么,回族文化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有哪些主张呢?在这方面,既有一些原则主张,又有很多具体要求。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的总原则是:人与自然相依为命,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6.关于环保的具体要求
(1)节约资源,禁止浪费
具体要求很多,如对资源的消费要求有所节制,禁止浪费,认为浪费是犯罪。《古兰经》说:“你们应当吃,应当喝,但不要浪费,真主确是不喜欢浪费者。”'17'对于自然资源,不但匮乏时需要节约,而且富余时也不能浪费,相传,先知穆罕默德时代,一个人在涛涛的的河边做小净,准备礼拜,他看见这人用水无节制,就批评说:“即使在河边也不应为祈祷而洗脸三次以上”。至于对粮食和其它食物的浪费,更在禁止之列。
(2)禁止乱砍滥伐,乱捕滥杀
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们对树木乱砍滥伐,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他首先下令将麦加、麦地纳和塔乙夫三城及其周围定为保护区,不允许人们砍伐树木,不允许人们捕猎野生动物。
(3)鼓励植树造林,保护动物
在禁止人们乱砍滥伐的同时,号召人们多植树,多造林,绿化、美化、优化环境。先知说:“任何人若手中拥有一棵树苗,明知明天就要死亡,也要把这棵树种下去”。对生命、对生物热爱之情达到如此高的程度。关于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先知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位先知,被蚂蚁咬了一口,盛怒之下,便下令手下将一窝蚂蚁全部烧死。真主为此告诫他说:‘咬你的只是一只蚂蚁,而被你毁掉的却是一整窝,那一窝蚂蚁在赞颂我’。”
(4)保护动物有回赐,伤害动物有罪
先知借此晓喻人们:“对一只动物之善行同样可贵;对一只动物之暴行与对人之暴行有同样的罪孽”。他听说有人从鸟巢中抓了几只皱鸟,而母鸟在空中盘旋哀啼,他便问:“是谁抓了幼鸟而使母鸟伤心?”随即命令立即将幼鸟放回原处。他不允许人们把动物捆绑起来,不允许将动物用作练习射击的活靶,不允许捕猎动物,笼养取乐,或以耍弄动物为营生,如街头耍猴,用动物演出等。无论何种动物,若对人畜无伤害的可能,则不能伤害它们。
(5)关于动物的权利
回族文化认为,动物也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如人们应当向它们提供所必需的饲料和水,即使病、老或闲置无用,也须饲养它们。动物的主人在役使它们时不能使它们超过负荷,过度劳累,也不能把它们约束在有害其健康的地方,不能使其受到同类或者异类动物的伤害。应该细心照料它们,以免受到伤害。屠宰时对它们态度要和善,等动物咽气,肉体冷却后才能开始剥皮、割肉。饲养动物的人有责任为它们准备好休息的场地,供给足够的饮水。在发情季节,为雌雄动物提供相遇的机会。从动物身上挤奶,应考虑母畜对幼畜的喂养的需要,不能使其幼仔受伤害。从蜂窝里取蜂蜜时,不能取尽,要留下适当的部分让蜜蜂自己食用。先知还给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个人在长途旅行中口渴难忍,发现一口井,喜出望外,汲水痛饮,饮毕上路。途中见一条狗卧在路边,急喘气,舔湿土,有干渴状。此人自语,此狗必渴,如同我方才之难忍。他走到井口汲上水来,返回去让狗喝,真主因此赐福于此人。后代的穆斯林法学家收集早期的“圣训”和规章,制定了包括保护动物、森林、树木、牧草、水源等的一系列法律,成为约束穆斯林行为的有力武器。回族文化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提高到信仰的高度来看待。回族心目中的贵圣穆罕默德郑重其事地指出:“清洁是信仰的一部分。”他非常厌恶污染环境的行为,他说:“三种行为是受诅咒的:在水中、路上和树阴下大小便。”
二、回族和谐理念的现代价值
从以上探讨中,不难看出,回族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许多借鉴价值。
首先,回族文化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慈爱和所强调的“爱人如爱己”,有助于奠定和谐人际关系的坚实思想基础。目前我国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人际关系紧张、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等等,其思想基础是人性中固有的自恋、自私、贪婪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泛滥的结果,反映了人际之间友爱精神的缺失。回族文化中的“爱人如爱己”理念如果与华夏文化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思想结合起来的话,有利于建立“诚信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二,回族文化所主张的公平、公正理念,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我国虽然从法律上、制度上确立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此进程中,不公平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如贫富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国有资产流失等等。中国的改革已进入到以全面调整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改革攻坚新阶段,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尤其是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行业利益等诸多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重要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扭曲。就中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而言,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真正的焦点之一在于转轨中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实践反复证明,公民待遇的不平等,弱势群体的社会贫困及其强烈的被排斥感和被剥夺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重大病灶,是社会内蕴的最巨大的风险和隐患,换言之,弱势群体若得不到应有的关怀而导致其状况继续恶化,超出其承受能力,会使“弱势”变成“恶势”。因此从物质、精神和制度甚至从社会氛围等各个层面,帮助弱势群体克服实际存在生存困境、生计困境、机会困境、权利困境、发展困境,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提高社会竞争能力,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回族文化所拥有的扶危济困,关心弱者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