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助华安公司开创的标准化经营模式,大厂县委县政府相继引进建成了福华、跃华、协力等龙头屠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面向高档市场,在生产标准,管理水平等环节超前定位,引进国际标准设备,广纳贤才加强企业管理,采取先进的屠宰技术,坚持欧共体卫生标准和伊斯兰屠宰程序,全部实现了屠宰、分割、排酸、速冻、冷藏一条龙现代化生产,生产开发出的十几类 200 多个品种的生肉和熟肉制品抢占了全国大中城市的中高档牛肉市场。
拓规模,促升级,大厂县委县政府通过扶持引导,实现了畜牧产业经营从粗放型低效益向集约型高效益的转变,全县已形成养殖专业村 52 个,养殖大户 2000 多户,建起万头养牛场 1 个,千头养牛场 2 个,已建成 4 个活畜交易市场, 7 个副产品交易市场,各类副产品加工及深加工企业 30 家,饲料加工企业 16 家,畜牧机械企业 10 家,参与屠宰加工及相关产业人员近万名。
为提高全县牛羊肉的整体水平,大厂县专门制定出台了《伊乡牛肉屠宰加工规程》,严格执行标准,保证了大厂县畜牧业的整体声誉,全县开发生产出的 13 类 60 余种不同部位、不同食用方法、不同档次的牛羊肉系列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占领了北京 70 %的清真牛羊肉市场。
深度开发,领跑市场, 1992 年,大厂县研发出“肥牛”产品,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大厂独特的饮食文化品牌。通过不断的摸索完善,综合先进管理和工艺,结合生产实际,大厂县于 1999 年制定实施了“伊乡肥牛”地方性标准,规定了伊乡肥牛的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各项指标。使得大厂“肥牛”真正“牛”了市场,目前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基本上都有大厂肥牛火锅连锁店。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层次上的新突破,2005年以来,大厂县又重点启动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立项的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I 类 ) ——大厂牛羊饲养和屠宰加工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以此作为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整合资源优势,优化品牌,提高大厂牛羊肉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全县畜牧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大厂县还引进了总投资 1。18 亿元的农业部批准设立的第六批定点批发市场一中国 。 大厂清真食品交易商城项目,努力把大厂建成首都清真牛羊肉供应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清真牛羊肉交易中心。
近年来,大厂回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民族、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加快富民强县步伐。截至目前,该县具有一定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 50 多家,从业人员 5000 余人,产品 20 多种,年产值 8 亿元,占全县 GDP 的 40 %,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中有 1 / 3 来自食品加工业,大厂县也因此跻身“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行列。
“麦当劳,大厂造”,提起麦当劳这一备受中国人青睐的世界知名食品,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北方地区,像牛肉饼、鸡肉饼等相当一部分麦当劳食品都产自大厂县的福喜、伊斯特和可诺奈等麦当劳生产企业,目前,该县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麦当劳食品、配料生产基地。此外,大厂县还引进了韩国独资西亚斯食品有限公司和王致和、桂香 春等京城知名食品生产企业,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发展蓄牧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其它产业,主要包括:
生态农业
大厂地处海河下游,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潮白河,鲍邱河自境内流过,水源充沛。坚持“优粮、扩菜、增花、强林、上草”思路,全县形成了18个特色产业链,森林覆盖率达30%,农民人均纯收入4829元。被授予“冀北第一吨粮县”。
加工制造
大厂素有北方珐琅之乡的美称,景泰蓝,玉器,骨雕,花丝等工艺品品种上千,80%出口国际市场,成为自治县经济中一个活跃因素。与此同时自治县现代化制造业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钢琴配件、畜牧机械、食品机械、健身器材销遍全国并出口欧洲和非洲。
该县坚持工业兴县,大厂县迅速崛起了以金华实业、宝生带钢、金铭冷轧薄板,鑫恒基等企业为龙头的带钢、焊管、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商贸物流
瞄准京津两大市场,大力发展市场流通产业,以国际渔具城,金百荷家具城,中国。大厂清真食品交易商城等为龙头的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以成为自治县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
第八章 沿海都市中的回族冲浪者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尤其是沿海都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回族接踵而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这些喜欢经商流动的人们提供了无限商机。流动人口中从最初南下打工,学习经验和技术,到如今投资办厂,建立实体,参与当地市场竞争,回族也成为发达城市中经济活动的冲浪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著名的个体经营者和成功企业人士。相较于整个城市经营者而言,这些冲浪者虽然在经济实力、经营理念、企业规模、公司发展等方面较之大型集团公司还具有很大差距,但回族参与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在某些民族传统行业方面已经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不积邽步,难行千里。他们在发达城市接受现代化企业和公司的熏陶,参与市场竞争的魄力值得重视,未来西部地区的投资商,以及东西部地区经济沟通的桥梁的搭建者必将有这些冲浪者的身影。
一、活跃在广州的回族创业者。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广州市户籍回族9168人,主要分布在海珠区、越秀区、东山区、天河区、白云区等地。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广州还涌入了大量国内其它各地的回族,具体人口不好推算,但他们在广州许多行业里已经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体,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自1990年代,随着建立于1957年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世界各地知名度的提高,以及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丰富的商品、便利的贸易环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断吸引了大批国内各地回族前来广州进行商贸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回族在广州的经商活动从传统的清真餐饮业起步,发展到目前,除了从事传统行业如牛羊肉批发、清真餐饮等外,经营范围有所扩大,并在一些领域形成鲜明的地域特征。青海回族主要从事清真餐饮、西北土特产贸易(如皮毛、甘草、冬虫夏草、清真牛羊肉等);河南、甘肃张家川等地回族从事皮革和皮毛贩运;宁夏回族经营货运、发菜、屠宰业、手机冲值卡、电话卡、外币兑换等业务;云南、甘肃等地回族开办商贸中介公司、餐饮、药材、服装加工制造等行业。清真餐饮、牛羊肉批发、冬虫夏草、枸杞、发菜、阿拉伯语翻译等行业基本上都被回族垄断。如新疆回族女企业家李志俊开设的大型清真餐厅,总店设在广州,现已在深圳、佛山、珠海、香港等地开设了7家分店,缓解了这些地方穆斯林的用餐压力。河南回族经营的皮毛皮革生意在广州站西路一带的鞋材市场具有一定名气,每个市场都有许多经营皮革批发业务的河南回族。他们生产的皮革以质地、信誉和价格占有市场,其中桑坡回族经营的鞋里皮在全国就具有专营性质。2003年以前,鞋里皮市场主要在温州,随着广州鞋业市场的转型,目前这种鞋材的供应也转移到了广州。这些鞋材主要供应广州附近大大小小的鞋厂,制造成成品后远销国内外。部分皮革直接出口到国外,为国家赚取外汇收入。大宗冬虫夏草的批发主要是回族通过货运到广州,然后批发给广州的药材市场或国内其它各地餐饮、药材等店铺,这一业务主要由青海、甘肃两地回族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阿拉伯商贸公司的建立,全国各地学习阿拉伯语的回族来广州打工的日增,每个商贸公司基本上都有一定数量的回族翻译人员。他们都有在各类学校学习阿拉伯语的知识背景,毕业于国内高校的阿拉伯语系、伊斯兰教经学院、全国各地阿拉伯语学校、清真寺、海外伊斯兰国家的语言培训学院、高等学府等。他们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各家穆斯林开办的商贸公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