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掌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不与黎元洪商量,惟将其当作盖印工具使唤。而且,段祺瑞为政本就懒散,一天中有大半天在下棋打牌,院务多交与秘书长徐树铮来处理。而徐树铮偏偏是个目中无人之人,他对黎元洪毫无礼貌,经常说“这些事不劳您费心”之类的话,从而使“府院之争”不断升级。

  最初,黎元洪想延揽南方护国军政府的人士入阁,唐绍仪、孙洪伊、张耀曾等人遂北上就职。他又想任命梁启超为府秘书长,被梁启超婉拒,一是因为梁启超极具政治眼力,看出了府院之间的矛盾,二是梁启超作为进步党人,对黎元洪延揽国民党人十分不满。极受黎元洪重视的内务部长孙洪伊,便是从在护国运动中脱进步党而入国民党的,因此孙后来也成为府院之争的一个焦点人物。

  起初,由于府秘书长张国淦颇能调解双方的矛盾,府院之争尚能有所收敛。但随着张国淦不堪重负而辞职,丁世峄接任,府院双方就开始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先是丁世峄竭力增大总统权力,段祺瑞则公开表扬徐树铮的人品。接着,孙洪伊打抱不平,专门与徐树铮作对,日日火并。徐、孙第一次大冲突是因徐擅自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电令,催促四省军队会剿驻粤滇军李烈钧部;第二次是因徐为福建贪官胡瑞霖辩护。这两件事都显然是徐理亏,院方不得已向府方让步,拟订了有利于府方的五项方案。然院方终难解心头之恨,于是以孙洪伊裁撤内务部冗员为罪名,着免其职。徐树铮将该免职令送交黎元洪盖印时,黎元洪严词拒绝。徐竟然说:“总统若再不用印,就只有不让孙洪伊出席国务会议了。”黎元洪愤怒地质问:“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讲话?”徐树铮冷冷地回答:“这是段总理的意思。”

  徐树铮的嚣张跋扈使他在国会中臭名昭著,一些议员列举了他的七大罪状,联署者达60余人。但段祺瑞坚决支持徐树铮,甚至当面对黎元洪怒吼:“总统不免孙洪伊,就请免我吧。”这样一来,黎元洪的态度不得不软化。最终由徐世昌出面协调,双方达成妥协,即孙、徐同时去职。随后,“府院之争”便更上层楼,成为黎、段的直接对垒了。段祺瑞依靠张勋等人的督军团,以对抗总统的权威,不久又以徐树铮已去职为借口,要求府秘书长丁世峄也去职。黎元洪无奈同意,但要求由张国淦任院秘书长。张国淦为人乐于排解纷争,故府院之争暂时消歇下去。

  然而接下来的对德参战之议,成了黎、段宣泄矛盾的地方。段祺瑞早早地便与日本人达成默契,要对德宣战,黎元洪十分愤怒,曾指着亲日的曹汝霖的鼻子痛骂道:“你们要卖国,还要我随同卖国,你们还有没有心肝!”段祺瑞为了通过对德宣战的议案,组织军队和“各界人士”包围国会,并胁迫、殴打议员,企图强行通过。国会忍无可忍,乃呈请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1917年5月23日,黎元洪签署了罢免令,段祺瑞避居天津。

  表面上看,府院之争是府方赢了,事实上,由于段祺瑞遥控着最大的实力派督军团,便自然会立于不败之地。所谓“督军团”,即各省督军的联合阵线,他们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对主张军民分治的黎元洪十分不满。他们为达到目的,竟云集北京,不断向黎元洪施加压力,就对德宣战一事而言,他们要求国会通过此案,否则便解散国会。黎元洪答道:“你们作为军人,职在国防,不要干涉中央政务。《约法》并无解散国会的条款,因此我无法照办。”有了这些过节,督军团便有了驱黎下台之意。于是,在段祺瑞退居天津后不久,各省便纷纷宣布“独立”。

  督军团的盟主是坐镇江淮的大军阀张勋,他的志向又与别的督军不同。张勋是著名的“辫帅”,除了要赶黎元洪下台,还要迎接宣统复辟。他召集督军团在徐州频频密会,就是商量复辟之事,督军们有的赞同,有的冷眼旁观,总之均未对张勋进行足够的劝阻。段祺瑞则想得更为深远:徐州会议的形成本来就有徐树铮的力量,如今张勋要复辟,让他驱逐黎元洪,然后由自己兴师讨逆,三造共和,不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吗?

  而黎元洪对这些鬼蜮伎俩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张勋有意进京调解矛盾,又认定张勋是个头脑简单、重义气的热心汉子,正为此喜出望外,哪里还有他想。他在北京热盼张勋的到来,但张勋人还没到便给了他当头一棒。府秘书长从天津带回了张勋的六项条件,要求解散国会、另立宪法等等,无一不似晴天霹雳。此时,黎元洪已无计可施,只好抛弃他曾许下的“不违法,不怕死,不盖印”的诺言,宣布解散国会,但坚称此举是为了保存共和政体。

  但张勋岂容他保存共和政体。6月14日张勋进京,望眼欲穿的黎元洪开正阳门迎接。但张勋完全没给黎元洪一点面子,一进京就把持了军政大权。黎元洪的总统府一下子变得格外冷落,但他仍在盼望着内阁重组、国会重开、法统重光,为此,他还专门致电陆荣廷,要求南方万勿北伐。可见,他对时局仍抱相当的乐观态度。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令全国人民震惊。康有为来京后,张勋即胁迫王士珍等50余人,进紫禁城面圣,拥戴宣统复辟。黎元洪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即表示“愿以身殉民国”。6月31日凌晨4时,张勋派梁鼎芬、江朝宗、王士珍、李庆璋来总统府逼黎元洪退位。梁鼎芬拿出“奉还大政”的奏折要他签名盖印,他厉声斥道:“民国是国民公有之物,我受国民之托而任总统,责任重大,退位与否,须遵从国民的意志,而非个人的行动。你们忠于清室,就要为清室的安全考虑,不能侥幸一试。复辟之后,我就不能再对清室的安全负责。”

  张勋对黎元洪相当轻视,认为他已经无足轻重。但是黎元洪困居总统府内,仍不忘匡救共和。他派夏寿康赴天津问计于张国淦,张国淦认为总统既在难中,惟今之计,只有请冯副总统代理总统职务,并重新启用段祺瑞,令他讨逆。黎元洪得讯后当机立断,即刻拟订了重新启用段祺瑞的任命书、命段讨逆的命令,以及冯国璋在南京代行总统职权的电报,秘密派人送交段、冯二人。他还不顾生命安危,通过日本使馆发出一份否认“奉还国政”的通电,表示“受国民之托付,当兹重任,当与民国相始终,此外他非所知”。这一举措激怒了张勋,总统府警卫队遂被撤换。虽然外国公使团一再要求保证总统的安全,但是黎元洪仍觉不安全,遂于7月2日奔赴日本使馆避难。

  段祺瑞接令后,于马厂誓师,不到一周时间便攻入北京,复辟遂告失败。段祺瑞特地赶赴日本使馆迎接黎元洪,实则意在讥讽。黎元洪则声明准备辞职,决不再回总统府,接着他果然回到了东厂胡同私宅。

  段祺瑞对黎元洪深恶痛绝,故宁可支持冯国璋出任总统。冯国璋早有此意,欣然北上。但南方军政府对此十分不满,坚持认为黎元洪才是合法总统,并一度派人迎黎南下,被他婉拒。黎元洪决心脱离政治,做一介自由的平民。但是段祺瑞对他余怒未消,并且颇具戒心,为防他与南方联络,故禁止他避居天津。他还一度遇刺,此事见报后,孙中山即在广州演说,表示愿迎他南下执行大总统职务,并命程璧光携两艘军舰在秦皇岛准备迎接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段祺瑞自然更不会放黎元洪出京了。因此,此时期黎元洪的艰难困苦,有甚于当年被袁世凯软禁在瀛台时。

  黎元洪虽在张勋复辟中,担任了一个引狼入室的愚蠢角色,但他在逆境之中,敢于公开抗逆,呼吁共和,虽死无惧,是无愧于民国总统的身份的,这种精神与他在洪宪帝制中的表现一脉相承,互相辉映。只是,他虽然有心维护总统、国会、内阁各安职守的共和政体,但在崇尚强权的北洋时代,这只能是痴人说梦!他被人称为“黎菩萨”,正应了那句“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老话。 

六、截车夺印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使用的大元帅印模

  冯国璋北上接任总统后,黎元洪在北京处境尴尬,多次提出要赴津休养。起初段祺瑞还百般阻挠,到后来南方对黎的热情减退,黎本人也一再表示无意过问政事,段祺瑞才同意他离开北京。

  黎元洪于1917年8月末离京,从此息影津门5年之久。这5年内,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天津英租界的私宅内,养花、练字、读报、骑马、溜冰、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