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鸿鹄翱翔-弥尔顿和失乐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着实使他狼狈不堪。可是弥尔顿敢说敢做,1645年3月他又写出《四度音阶》,他从《圣经》中摘选出四处经文,加以阐释,作为论据,支持自已的离婚理论。

  真是了不起,弥尔顿把个人问题沉入社会问题之中,不但用庄重的语调强调得体地谈论离婚问题,还以高尚的情趣描绘当时看来他已完全无可挽救的那种融洽和谐的婚姻生活的乐趣。另一方面,他再三再四抨击当时实行的离婚法的弱点,认为条文只考虑身躯的活动,根本忽视人的其他功能。他说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人却堕落到忘了自己真正的崇高,自己的幸福,自己的本性。

  令弥尔顿生气的是,围攻不断,连同受婚姻之苦的人也胆小如鼠,不敢挺身战斗。他自己单枪匹马战斗在第一线,思想总走在别人前面。1645年他写了两首《写论文受诽谤有感》的十四行诗,讽刺人们不学无术,蠢得连标题也认不得念不出。同时他兴犹未尽,又写了一首,全诗如下:

  我只不过提醒国人遵循那古代自由已知的范例来摆脱羁束,当时猫头鹰、杜鹃,还有狗和猿驴立即厉声喧嚣向我袭来;

  正如古时候农夫给变成了青蛙,他们拿拉托娜双生的后代来奚落,后来这双生成神而据有日月。

  这可是明珠暗投猪前受践踏,他们愚昧无知要自由瞎嚷嚷,真理要解放他们,却仍然反叛。

  他们喊自由,想胡作非为不就范;

  因为爱自由必先又饱学又善良:

  但我们见他们迷离鹄的已老远,哪管我们的钱财与鲜血曾流淌。

  真是讽刺挖苦,骂得痛快淋漓,说他们愚昧无知,接受不了真理。革命已耗费了多少钱财,流淌了多少鲜血,他不禁感慨系之,担心这些都会白糟蹋。敢怒敢言至于斯极!

  破镜重园

  弥尔顿还敢作敢挡。在《四度音阶》献给议会的同时,他近乎威胁地推断说,“要是法律不及时作出规定,那就理所当然得让法律承担责难的后果。”据菲利普斯说,弥尔顿说到做到,准备付诸实施,以身试法。这有两个可能。

  玛丽回娘家后,诗人多半由于心灵上的孤寂曾结识过寓居伦敦的一对夫妇。男的是怀特岛一位多才多艺的绅士霍布森,女方是一位理财一尘不染,才德兼备、德高望重的伯爵的女儿。她睿智颖悟,器重诗人,乐于有他作伴,弥尔顿从交谈中取得低档次的玛丽所不能给的慰藉,所以夜间常去访问她,她就是那位他为她而作的第十首十四行诗中的玛格雷特·利女士。诗烘云托月赞颂她也有她父亲高尚的人品与美德。后来霍布森夫妇双双回怀特岛去了,弥尔顿失去了一位很谈得来的异性朋友。事情至此而已。

  另有一位除知道是戴维斯博士的女儿外,别无所知。菲利普斯可能见过她,说她是个又标致又聪明,风度翩翩的女郎。弥尔顿打算冒天下之大不韪,戴维斯小姐可不干。求婚的事久久悬而未决。这就是当时对立面捕风捉影,造谣生事,污蔑诗人的所谓离经叛道的丑事时盛传的艳遇和桃色新闻的根据罢。政治风云突变,疑窦也就烟消云散了。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弥尔顿的信使1643年10月受辱从林岗回来以后,国内斗争形势有利于清教独立派的抬头,新模范军终于取代了长老派军队,1645年6月纳斯比一役扭转乾坤,皇党全面崩溃,牛津被围,林岗被占,鲍威尔家走投无路。弥尔顿刚好相反,独立派胜利,他成了重要人物。他的岳丈家才被迫改变看法,有意投靠,避祸躲债。弥尔顿的朋友有的也替诗人担心,觉得搞非法结合,太冒险,何苦来,不如重归于好。7月或8月双方的朋友秘密策划,有一天预先将玛丽藏在诗人即将光临的朋友家。诗人一到,玛丽突然给带了进来,双膝跪下请求饶恕,还涕泪满面,如泣如诉。弥尔顿大惊之下,不及思考。他受人文主义影响颇深,有人道主义、骑士之风,他毕竟高尚而又宽厚,不计较过去,她能悔过,回来就好。就这样,意外的意外,他收留了她,终于破镜重园。后来,弥尔顿在《失乐园》还写进了这一幕深刻的印象。这且等下文再谈。

  1646年6月牛津投降,林岗皇家猎场被没收,鲍威尔一家都搬来了。房子太小,诗人的学生越来越多,弥尔顿只好搬到埃尔德门另一条叫巴比坎街的一所较大的房子里去。同年7月玛丽做了妈妈。年底鲍威尔先生谢世,三个月后老弥尔顿相继逝世。玛丽先后生了四个孩子,活下来的是三个女儿。1652年夏天,玛丽死于分娩第四个孩子之中,时仅二十六岁,结婚已九年。

  呼吁自由

  在交待完弥尔顿夫妇的婚姻纠葛以后,现在该谈谈1644年弥尔顿小册子最多一年的另一个《阿留帕几底卡:论出版自由》了。不过还得简单说一说英国印刷出版业的历史,再联系弥尔顿的态度。

  英国政府早就重视这种足以影响舆论的新工具。1556年英国在玛丽一世治下,伦敦出版公司被授予法律特权,一切出版物都必须到该公司出版登记员处登记,既保护图书经营,也控制作家。没有执照就不许成立出版社,或印刷未经审查许可的任何东西。否则以滥刑专断著称的朝廷内的“星法院”就对触犯的人进行刑事审判,甚至制定出版条例。皇家权力垮台后,检查照样进行,搜捕权力转给伦敦出版公司了,只是由特派员而不是大主教或伦敦主教实施了,原先禁止的是长老派的书籍,今后禁止天主教和国教的书籍。这不符合弥尔顿自由共和国的思想。1643年的《论离婚的学说与纪律》第一版便是既无执照,又不署名的。次年年初的增订版虽署名,却仍没有执照,还是献给议会的。这一次众议院因出版公司提出起诉而交付查处。事情不见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这样起诉的现象就使弥尔顿觉得应该为言论自由进行呼吁。于是《论出版自由》1644年11月问世了,是未经许可、没有登记、没有印刷商、书商名字的出版物。可能因为斗争趋势有利于独立派,独立派在部队已站住了脚根、所以才没有引起任何麻烦。

  《论出版自由》是弥尔顿最优秀的英语散文作品。因为它比别的小册子更多地表达了他的一些想法,而且没有经文的章节与出版自由有关,所以他无需化笔墨来猎取经文,写得畅通无阻,虽然仍有博学的历史性引证论述。他的演说辞写得登峰造极,措辞富丽雄辩,滔滔不绝,倾泻出一颗高尚的心灵,而对狭隘的教条和鄙薄的旨意则嬉笑怒骂如神来之笔。但是就内容说,它充其量是急就章,谈不上有研究或专门知识,是一个雄辩家在作崇高而激动人心的鼓吹,立法问题仍原封不动。他几乎一开头就提出:我们不指望,认为有了自由,我们共和国就谁再也没有怨气了,但是如果能开明地听取人民的怨诉,深入思考,并迅速改进,那就是贤明之士企盼能得到的公民自由的最大限度了。他提出简练的名句:“扼杀一本好书几乎十足象是杀死一个好人,”末了他隐晦地暗示:压制压制者的时间总会到来的。他对不同意见的容忍态度远不是兼收并蓄的;碰到恶意诽谤的书,他也会请来刽子手进行干与的。还有他是不考虑容忍教皇制度和放任迷信的,因为“它根绝一切宗教和非宗教的无上权威,所以它本身就该予以根绝”;当然首先要运用一切手段仁至义尽,满腔同情地争取意志薄弱误入歧途的人。令人奇怪的是,马森先生揭示出,1651年马奇蒙特·尼达姆任《政治信使》周报的编辑时,《论出版自由》的作者也任该报的审查员或复审编辑,有一个时期,该报社论是弥尔顿亲手润色的,他干起他所谴责的工作来了。不过那只是一般的编辑工作,监督没有不恰当的东西上报。1652年弥尔顿毕竟允许出版苏塞纳斯教派拉科文支派的《教理问答》,也许他与该派共鸣吧。

  自传性绿洲

  弥尔顿是因为国内斗争形势紧张才从意大利折回祖国的。我们已经一气呵成地谈了他因个人教书,打算离婚而写的一些小册子。在他1649年正式出任国务院拉丁文秘书以前,他完全是个革命志愿兵。一边教书,一边写小册子,工作紧张,所以文章布局不足,不够匀称,文体过火,措辞也过激。他全身心投入斗争,小册子也体现出他认真对待事业,所以也体现出他容易激越的个性;他考虑的是全社会的利益,所以也体现出他的崇高的风格。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