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对中国固有礼俗乃至陋俗有超出常人的看法,张爱玲才可以与炎樱一边“锱铢必较”一边相交甚欢。她俩的“锱铢必较”充满情趣,是她们特有的打趣方式。“锱铢必较”是否人格缺陷且不论,张爱玲有“必较”的时候,也有“不较”的时候。慕容羽军在《我所见到的胡兰成、张爱玲》(《香港文学》第133期)一文中描写了与张爱玲的几面之缘,可以看出张爱玲既不一味冷漠,也非总是“必较”。一次在香港YMCA食堂两人巧遇,张爱玲不仅让慕容坐下,而且说:“你叫东西吃,我请客。”慕容不好意思说:“香港这地方,吃东西是男士付钞的。”张爱玲答:“这是虚伪的社会,我在读书的那几年,吃东西都是谁吃谁付钞。西方人这一传统倒爽快,不过,今天是我先在这儿,可以解释做我是主,你是客。”
至于付车夫小账一事,于青据张氏散文串写的《张爱玲传略》中有这样的描写:“她觉得可耻而又害怕,宁可多些,把钱往那车夫手里一塞,赶忙逃到楼上来,看都不敢看那车夫的脸。”所谓“可耻”、“赶忙逃到楼上来,看都不敢看车夫的脸”,均为于青曲解张爱玲原文,阐释过头,吴文却照搬不误。《气短情长及其他》第三节“家主”中写得很分明:张爱玲害怕给小账,并且宁愿多给也不懊悔,是因为她不像通常的“家主”,“虽然也啬刻,逢到给小账的时候却是很高兴的,这使她们觉得她们到处是主人”。张爱玲丝毫没有这种贵族“家主”凌驾于仆役或他人之上的“主人的快感”,故不愿亲自付小账,就托姑姑去付;她也没有如吴文所言“坐人力车到家”,而是在家等着“卡车把纸运了来”;根本未见车夫的张爱玲,如何能像吴文栩栩如生描写的那样,“把钱往那车夫手里一塞,匆忙逃开,看都不敢看车夫的脸?”
为“虱子”小题大做,实非所愿,但既然写批评文字,最起码得倾听“事实的金石声”,并对事实作合于情理与逻辑的客观评价,然吴文却东取一瓢西舀一勺,挠腮扪虱强作解人,企图证明张爱玲人格分裂而低下。不知吴先生是否完整看完过张爱玲的任何一篇作品,不然怎会从《烬余录》里单单挑出“萝卜饼”、“青紫的尸首”这些字眼,却偏偏看不见文章主旨。结尾那么一大段,分明是作者站在文明高度,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的反省与质问,至今依然令人警醒。我愿意把这段话转赠吴先生及无论拥张批张的每一位张爱玲读者——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我参加“提审胡风”的前前后后
? 王锡荣
今年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我却想起另一个人来,这就是鲁迅的亲密弟子胡风。本来,胡风与我年龄相差五十余年,完全是两代人,而我却有幸结识他,并有幸受到他的牵连,说起来真是令人唏嘘。
事情要从上世纪三十年前说起。1976年10月,“四人帮”刚刚粉碎,我就有机会进入了设在上海复旦大学的鲁迅著作注释组,这个注释组承担了《鲁迅全集·日记(1927~1936)》的注释任务。我当时还是一个工厂的小青工,当时时兴“三结合”方式,就是由工人、农民和学校师生共同参加。我是作为“工人代表”误打误撞进入鲁迅研究领域的。
为了注释《鲁迅日记》,我们当时要做的事,首先就是外查内调,除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外,还要到处走访与鲁迅有接触的老人,尤其是那些在《鲁迅日记》上出现的名字。但是,很多重大问题和重要线索,都在胡风这里断了线索。于是,当然地,我们想到了找胡风查证和核实。
但当时胡风还在监狱里,我们怎么能找到他呢?芽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胡风关在四川某监狱里,据说是南充第三监狱。于是我们经过当时上海的市委“文教办”开了介绍信,到公安部转了介绍信,准备去成都,通过提审胡风来了解那些详情。
1977年6月,我们复旦鲁迅注释组一行六人到北京开始调访。8月上旬,我们又兵分三路,分头到各地调访。我和青年教师李兵先生两个人一路,经郑州、西安转向四川一线展开调访。在西安时,巧遇当时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自立、陈子善二位,他们负责《鲁迅书信》部分的注释。得知我们要去四川提审胡风后,就托我们代问一些《书信》中与胡风有关的问题。
8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两人怀揣公安部的介绍信,到了四川省公安厅。但一个接待我们的中年女警官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中央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提审胡风。如有什么问题需要问胡风,可以通过四川省公安厅代讯。她告诉我们:你们想要了解什么事,可以把问题整理一下,交给我们,由我们代审,然后寄给你们。你们把地址留下来就可以了。我们保证负责寄到。
我们听了,很不甘心就这么打道回府,就说,有些问题不是一次能说清的,需要反复盘问。她仍然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们,如果一次问不清,可以再来信问,我们一定负责办好。话既然说到这种地步,我们也没了辙,只好回到旅馆,把我们所要问的关于《日记》的问题归纳为十五个问题,又把与《书信》有关的问题归纳为七个问题,总共二十二个问题。实际上每个问题中又套着几个相关的问题。我们交了提问单,悻悻地返回了上海。
过了将近两个月,我们觉得胡风的资料大约已经没有希望了。忽然有一天,收到一个像期刊袋一样的挂号纸包,打开一看,全组的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是胡风写的对于我们提问的详细答问,足足写了五十一页!题目叫做《关于三十年代前期和鲁迅有关的二十二条提问》,是写在蓝色的双线报告纸上的,落款的“胡风”二字,是他标志性的手迹。里面谈的全是关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和“左联”、鲁迅及冯雪峰、周扬等重大史实问题。而且很明显,他不是全凭记忆,而是有很多查证和考辨的,而且同样明显是:梅志也在一边帮同回忆和佐证。有些地方,他明白表示已记忆不清了,但是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些背景情况来反证,他会举出一件当时相关的事,说明这件事与我们要查证的问题之间的关系,来确认事实。
后来,胡风夫人梅志曾在《胡风沉冤录》中写到这件事,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谁要求写的。只是因为监狱领导说,要好好写,尽量详细、准确。这使他们觉得这个任务很重要,于是两人商量着写了四五天,又重新核对了一遍,再重抄一遍,然后才寄出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极其重要的证词,他态度客观,证据充足,很多材料闻所未闻,解答了许多疑难问题。
但我们研读之下,觉得还有一些问题要再问,于是又理出十一个问题,写信给四川省公安厅,请他们再次代讯。
与此同时,我们把其中与《书信》相关的七个问题的答问提供给了陈子善兄。子善兄要求看全文。我们考虑到都是为了同一任务,就给他们看了,但要求第二天就返还。但复旦方面领导考虑到这事很敏感,怕引起什么问题,就要求他们不要外传。
过了不久,又收到四川省公安厅寄来的邮包:这回胡风又写了整整九页补充材料,还是一样的严谨、扎实、丰富,非常精彩。
与此同时,外间却开始传说胡风写了一份材料谈三十年代敏感事。有人来打听,复旦方面都回说没有这事。可是有一天,忽然收到北京大学著名的现代文学研究权威王瑶先生的来信,要求看这信。这下注释组领导感觉问题大了,赶紧向中文系领导汇报。当时“文革”结束未久,人们心有余悸,中文系领导一听此事,吃惊不小,立即决定:马上将此材料上交,要求立即挂号寄给中宣部。注释组领导回来把领导的决定跟大家一说,大家都很懊恼:这么重要的珍贵资料,竟要上交!我们千辛万苦挖来的资料,反倒招惹是非了!
但有什么办法呢?芽谁敢承担这个责任呢?芽只好上交吧!但大家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大家分头,连夜抄写,合成一份,第二天,注释组把原件上交,而偷偷保存了那份“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