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事谋略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德国资产阶级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
中专辟一章大论军事谋略的“诡诈”问题。英国《牛津英语字典》在解释军
事计谋时这样写道:“军事领导者的行动或行为,通常是一项计谋或诡计,??  
不加约束地用于杀人或暴力行为的狡诈。”《孙子》所说的“攻其无备,出
其不意”①。已成为古今中外将领以谋制胜的信条与格言。诡诈谋略适用于战
略、战役和战斗,刘伯承着重指出:“知兵势,解奇正,讲的是一般制胜条
件,而要正确选择作战目标、作战方向和指导部队作战行动,还必须切实把
握虚实这个关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变化无穷,为将者的计
谋盖出于此”②。“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将帅要善于以各种手段隐匿
自己的意图,迷惑引诱敌人,给对方造成错觉和不意,为歼灭敌人创造条件,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计谋和谋咯。”③  
第三,军事谋略的机密性。军事谋略是军事机密中最核心的机密。谋略
是破敌良策,一旦走露风声,就会有招致失败的危险。因此,自古以来都极
为重视军事谋略的保密。
     《孙子》指出,保密工作要做到使敌方“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三略》中说:“将谋欲密。士众欲一,??将谋密,则好心闭。”是说将帅的谋略要秘密,士卒的思想要统一。将帅的谋略保密严格,奸细的阴谋就无法得逞。
《虎钤经·卷之三·胜败第十七》这样告诫人们:“机事贵密”、“机
事不密败也”。是说军机大事贵在保密,保密不严,就要败之于敌。《六韬·文
韬。兵道第十二》中这样写道:“阴其谋,密其机。”《兵法百言·智篇·机》
中指出,谋之宜深藏机宜密。”所有这些,都是说明军事谋略同其它谋略相
比更具有密之又密、慎之又慎的特点。对谋略严守秘密,才能出敌不意取得
 ① 《孙子·计篇》。
 ② 《军事历史》总第10 期,《听刘伯承同志讲孙子》。
 ③ 《军事历史》1987 年第1 期第17 页。

成功。
     第四,军事谋略的应变性。战争千古无同局,谋略多变无定式。战争总是在不同的时空中发生、发展,因而各有其特点。加之战争企图是严格保密的,战争中的行动又充满了偶然性,不确实性;战机稍纵即逝;天、地、人之间相互制约的因素多变。军事家无论具有多大的预测能力,都无法事先完全把战场每个细节描绘清楚,一谋定乾坤。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军事家特别强调因敌、因时、因地,定谋、用谋,机智应变,敌变我变,敌未变我先变,棋高一筹,神妙莫测。人们常讲的术为法,变为谋,急中生智,都是讲军事谋略的应变性。战争是五光十色的,谋略在军事家的战争生涯中也是变化无穷的。正是这种多变性,在几千年的人类战争史上,开出了一朵朵千姿百态的谋略智慧之花,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活泼的战争活剧。
第二章军事谋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在问世之前,都要经历漫长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识积累和发展过程。军事谋略也是这样。
     人类长期的战争实践积累起来的战争经验,是军事谋略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一、先秦——军事谋略理论的准备期
     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据我国先秦古籍记载,我国最早发生的一些主要战争有神农伐斧燧之战;炎帝与蚩尤榆冈之战;炎帝、黄帝联盟与蚤尤涿鹿之战;炎帝与黄帝阪泉之战等等。这些战争均是原始部落之间为了掠夺人、财,争取自我生存或血缘复仇而进行的一种暴力行为。一般情况下,部落的首领往往就是军事长官。当时尚未出现职业军队,也没有什么正规的战斗武器,同自然作斗争的生产工具往往成了打仗时的“常规”武器。那时的作战方式、方法部十分简单,军事首领一声令下,双方进行体力格斗,主要以力决定战争胜负。这种以斗力为主的原始战争,尽管也有一些斗智的因素,还称不上什么军事谋略。但是,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经验到理论螺旋发展的。今天的战争是以往战争的继续与发展,今天的军事谋略思想蕴含着当初人类战争的智慧。原始社会的战争虽然简单,然而,它已经孕育了军事谋略思想的萌芽。比如,当一个部落进攻别的部落或本部落遭到外部落进攻时,部落首领召集一定的会议,决定仗怎么打,有时还要召开全部落大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部落、氏族的联合对敌等,这些都应看作是原始军事谋略的“源头”。
     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社会划分为阶级,战争频繁,规模增大,便逐步产生了职业军队,有了专职指挥人员。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大约存在500年左右。经过多年征战,出现了“六事之人”的军事长官组织,专议、专管军中之事(这也可能是后来的司令部机构的雏形)。夏朝在几百年的战争胜败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当时的军事长官们对战争组织指挥的一些认识,还是十分肤浅的、零散的。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战争实践经验是十分可贵的,它为后来的一些军事谋略的产生作了实践准备。
     商朝,对战争的认识在前人基础上大大前进了,集中表现在著名的商夏鸣条之战上。从这场战争发展的全部过程可以看到,商汤从夏国君夏柒荒淫无度,人心相背,在战争中屡遭失败的事实中逐步认识到“视民知治不”的道理,把人民是否拥护国王作为衡量国家兴亡的标准,所以,他很注意内修德政,深得民心。商汤在总结前人作战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间”破敌的计谋。他重用非常熟悉夏朝情况的伊尹为谋臣,离间夏朝与各附属国、部落的关系,孤立夏朝。伊尹帮助汤制定了含有先弱后强,由远及近,翦除羽翼,而后决战的计谋,选定了有利的决战时机和决战方向。商汤作战十余次均取得了胜利,伊尹起了“高参”的作用。由此可见,商朝已开始知道了使用谋臣和“用间”的重要性了。这虽是史书记载中以谋取胜的最初尝试,但它对以后的军事谋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商朝后期,国君商纣王刑罚酷虐,政治腐败,连年用兵,造成了人民的痛苦,内部大分裂,社会大动荡。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崛起的周族,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准备灭商,首例姬昌任用了满腹文韬武略的谋臣吕望(姜太公)。吕望在辅佐周文王、周武王伐商作战中,十分重视使用计谋。他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在施计用谋方面有许多创造性的发展。著名的牧野之战,是展示他奇计良谋的杰作。吕望结合战争实践,在“兵谋”、“阴权”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论说。后人根据他的谋略思想和实践,编著了《六韬》,作为兵法传世。吕望被后人称之为“兵家之袒”,“军事谋略的奠基人”。
     《孙子·用间篇》结束语中对伊尹和吕望两人曾有极高潮评价:“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孙子把商灭夏、周灭商归之于“上智”人物的英雄史观是不可取的。但重视智谋、重视人才的思想是可取的。作为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谋臣(首任“参谋”长)伊尹、第二个谋臣吕望的以谋取胜的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挖掘和借鉴。
     周王朝后期,统治日衰,受到北方民族不断侵扰,便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开始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时期,是各诸侯相互兼并,刀光剑影,烽火连年,争霸战争频繁的时期。鲁史《春秋》记载:在242年中发生战争483次;《左传》所载有500余次。战争规模由小到大,兵器由铜兵器发展到了铁兵器;战争形态由车战、步兵战、水战到骑战;斗争方式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思想等方面;斗争手段文武井举,赛谋斗智,奇妙惊险。频繁的战争,历史的经验,复杂的情况,陶冶了一大批善于机巧权变,庙算料敌,以谋取胜的权谋军事家,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奇谋妙策。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战国时期,在春秋战国之交,经过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大小约160多个国家,只剩下了齐、楚、燕、韩、赵、卫、秦七个强国,史称“战国七雄”。这七个大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