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中央情报局原局长杜勒斯说过一句俏皮话:“如果你能使一位官员向你提供重要的内幕情况,这就是情报。如果这位官员把一份保密文件放在办公桌上,而你把它偷走了,这就是间谍活动。”这个说法不失为“行家”对情报和间谍的区分。
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的解释:“情报是已获得的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地理等方面的情况。是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的重要依据。”
依靠情报来定计用谋,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古时获取情报主要靠探子(间谍),传递情报多利用步、骑与烽火,分析情报还佐以谋士。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揭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规律,就涉及到情报的作用。没有准确的情报,谈不上知彼。他把侦察敌情提到“三军之所恃而动”的重要地位。
谋略就是一个不断从外界获得情报,并对情报进行传递、存储、比较、分析,判断、运用的过程。
一切谋略的产生,无不首先从获取情报为先决条件。能否全面、及时、准确地获取情报,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危和战争胜败。美国前总统卡特说过这样的话:“精确而有用的情报如同氧气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那样必要,我国民经济总值的一半以上都与情报活动有关。情报经常提供必要的活力,它点燃创造发明的火焰,它帮助人们决策世界上日益复杂的各种问题。”
现代战争条件下,军事谋略者掌握情报、判断敌情的任务日趋繁重。不论谋略的预见性、周密性,还是灵活应变,都是以对情报的及时全面掌握、准确分析判断为前提的。战后局部战争的经验证明,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战、情报战,因而军事谋略中情报的地位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了。
二、谋略对情报的要求
谋略是否有效与作为其基础的情报有密切关系,最佳谋略要求最佳的情报。谋略对情报的要求通常用5个指标来衡量:
1、相关性。为谋略提供的情报必须认真筛选,只有与谋略相关的信息、资料、数据、动态才具有价值。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实的。这就要求军官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对事物和人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得到”。
现代战争条件下,情报工作的新特点之一是情报量的“爆炸式”增长。即使规模不大的局部战争,都不仅涉及到国家的军事情况,而且涉及国家的经济、政治、外交等情况,不仅涉及以往战争中常见的敌情、我情、地形、气候等情况,还涉及双方拥有的大规模杀伤兵器的数量、部署,有关辐射、化学、细菌以及无线电技术的设备等情况。就是说,现代军事谋略所需要的相关情报内容极其广泛,数量极其庞大。据有关资料介绍,要挫败对方一次大规模的核袭击,指挥控制系统每秒钟就得处理500亿个指令。不仅战略行动所需要情报量如此大得惊人,战役、战斗行动所需要的情报也与日俱增。苏军现在一个师搜集情报的地区比以往增大了2。3倍,情报量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加了2倍多。如此大量的情报,达到全面掌握,并去粗取精,筛选出有用的相关性情报,无疑是要求很高的。
2、准确性。军事情报必须真实,符合客观实际。但敌对双方为了掩盖各自的意图,都在互相欺诈、伪装,制造假情报。所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建立在错误情报上的决策,后果不堪设想。
现代战争条件下,敌方会利用各种新技术,施展障眼法。许多武器装备正在向隐形化方向发展,不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都不易被发现。而且情报输送渠道的保密技术水平提高了,造成了截获难、破译难的状况。因此,要准确地获取情报,更加需要提高斗智水平。
3、完备性。现代战争条件下,情报尤须系统、全面、不断充实。不完备、不确定的情报越多越大,谋略越无把握,所担风险越多。但情报的完备性是相对的,绝不可能获得十分完备的情报。由于环境的变化、事态的发展,原先许多供选择的方案失效了。当你在获得完备情报之时,正是敌人采取其它行动之日,很有可能最早收到的情报其生命已殆尽。所以谋略者应重视完备性和时效性的辩证统一。而处理好完备性与时效性这对矛盾,则是谋略艺术的重要表现。
4、及时性。后于谋略的情报对决策没有价值,但是先于决策的情报著不能为谋略者所运用,同样埋没了情报的使用价值。现代战争中,战况瞬息瓦变,情报的侦获和传递,以至定下谋略和执行谋略,都是在高速度情况下进行的。只有反映特别灵敏和迅速,才能不失时机地决策和运用。
1943年4月17日,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收到一份电报,内容是日本的山本司令乘飞机到前线视察的详细日程。这是一份纯属日常事务的电报,并未马上引起海军部长的重视。他照例到总统那里聚餐去了。在餐桌上,诺克斯顺便提到了则才那份山本司令行动计划的电报。罗斯福突然闪出一个念头:击落山本座机,以报珍珠港之仇。诺克斯部长立即按照总统指示,向珍珠港的尼米兹司令下达了“干掉山本”的命令。负责执行此项任务的空军部队指挥官米彻尔少将很快收到了作战命令:P—38 机队要尽一切办法击毙山本司令及参谋人员!山本司令以遵守时间闻名。总统重视这次战斗。结果速报华盛顿!这样,当山本司令的座机在6架零式战斗机护航下飞临布于维尔岛机场上空时,早就等候在那里的P—38机群蜂涌而上,一举将其击落。时为1943年4月18日。
现代战争条件下,情报工作的新特点之一是情报的流速快、变化大。这既是由现代武器装备具有的机动力强、射程远、速度快、命中率高、威力大等特点决定的,也是现代情报手段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军使用视距无线电、对流层散射、高频无线电、卫星和电缆等多种通信设备,能将情报快速传输给在近80个国家100多个地区的3000多个指挥所。苏军使用各种通信手段,总部经军区、舰队将情报通报给陆军师和在远洋航行的军舰仅需要2—5 分钟。在不断变化和稍纵即逝的情报流中,及时捕捉情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又要为实现这一要求而作出艰巨的努力。
5、保密性。前面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乘飞机到前纷视察的情报,来源于破译日军的电报密码。但当时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的技术属国家绝密,一旦泄露,引起日方警觉,对美方以后的战局发展会带来不利。因此,美军参战飞行员奉命严格保密,并采取伪装措施。战后连续几天,战斗机群无目的地向布于维尔岛周围出动。这样做是为了让日军相信,击落山本座机不是由于破译密码后进行的有计划的战斗,而完全是偶然事件。击落山本座机的郎匪尔中尉晋升为上尉,获得了勋章,甚至收到了总统的贺电。但直到1945 年9 月 1 日才公开发表他的这个战功。美方一系列的伪装活动使日本海军得出这样的调查结论:“破译山本司令长官行动计划的电报,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结合敌人其他广播和报道来考察,判断这一事件是一次偶然的遭遇”。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在接见记者时,有人问他:“能够击落山本司令座机,是什么原因呢?”尼米兹直言不讳地答道:“当时我们可以破译日本方面所有的密码,我们完全掌握了山本司令的行动计划。”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绝密情报退化为普通资料的过程。
二次大战后,随着电子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发展,情报工作中窃密与保密的斗争更复杂、更高级、更激烈了。几次局部战争中,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
三、情报的获取
使用各种侦察手段和样式,获取情报:
侦察按规模、用途和任务可分为战略侦察、战役侦察和战术侦察。
按照行动规模、任务性质和使用的兵力,可分为地面侦察、空中侦察、海上侦察和航天侦察。
根据所要完成的任务、兵力兵器和实施方法的不同特点,以及获得敌情的不同来源,还可分为谍报侦察、特殊侦察、无线电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部队侦察、舰艇侦察、炮兵侦察、工程侦察、辐射化学侦察、生物侦察、雷达侦察、水声侦察及其他侦察。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