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之。系臂。男左女右小儿系头。合药勿令妇人鸡犬见之。所服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
日三。忌五辛生血物。(出第九卷中)
短剧疗鬼魅。四物鸢头散方。
东海鸢头(是由跋根) 黄牙石(又名金牙) 莨菪 防葵(各一分)
右药捣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欲令病患见鬼。增防葵一分。欲令知鬼主者。复增一分。
立有验。防葵莨菪并令人迷惑恍惚如狂。不可多服。(备急千金同出第五卷中)
集验疗男子得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休止。皆邪气所为。不能自绝。九物牛黄
丸方。
荆实(人精也) 曾青(苍龙精也研) 玉屑(白虎精也研) 牛黄(土精也研) 雄
黄(地精
也研) 空青(天精也研) 赤石脂(朱雀精也) 玄参(真武精也) 龙骨(水精也各一
两)
凡九物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
右捣下筛。蜜和丸如小豆。先食吞一丸。日三。稍加。以知为度。忌羊血。(文仲千金
并翼同出第三卷中)
必效辟鬼魅方。
虎爪 赤朱 雄黄 蟹爪
上四味捣令碎。以松脂融及暖。和为丸。不然硬。正朝旦及有狐鬼处焚之甚效。以熏巫
人即神去。王三师云奇效。忌生血物。(出第四卷中)
近效大麝香丸。疗积年心痛尸疰。蛊毒症癖。气乘心。两肋下有块。温瘴精魅邪气。或
悲
或哭。蛇蝎蜂等所螫。并疗之方。
麝香 牛黄 藜芦(炙) 朱砂 蜀当归 茯苓 桔梗 鬼箭羽 金牙 乌头(炮) 桂
心
臼(半分)
芍药
上二十三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饮下三丸。至辰时下利。若不利。热饮投之。即利
三两
子梨等。蛇蝎蜂螫。取一丸研破。和醋涂之便瘥。精鬼狐狸之属抛砖瓦。或如兵马行。夜发
者是鬼魅。无早晚每日服前药两丸。只三两日服即瘥。仍每日烧一丸。熏身体及衣裳。宅中
烧之亦好。无患人以三五丸绯绢袋盛系左臂上。辟虎毒蛇诸精鬼魅等。忌狸肉生血物猪肉生
葱芦笋。
卷第十三
鬼神交通方四首
内容:崔氏疗梦与鬼神交通。及狐狸精魅等方。
野狐鼻(炙) 豹鼻(炙各七枚) 狐头骨(一具炙) 雄黄 腽肭脐 鬼箭羽 露蜂
房(炙) 白术 虎头骨(炙各一两) 阿魏药(二两炙) 驴马狗驼牛等毛(各四分烧作
灰若骨蒸加死
人脑骨一两炙)
上十五味。并大秤两捣筛为散。搅使调匀。又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散。和散之
时。
别
(
备急陶氏疗女人与鬼物交通。独言笑。或悲思恍惚方。
松脂(三两烊) 纳雄黄(末一两)
上二味。用虎爪搅令调。丸如弹丸。夜纳笼中烧之。令女裸坐笼上。被急自蒙。唯出头
耳。过三熏即断。(深师同)
又方
雄黄 人参 防风(各二两) 五味子(一升)
上四味为散。早以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若男女喜梦鬼通致恍惚者方。
鹿角屑酒服三撮日三(并出第二卷中)
白虎方五首
近效论∶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
。血
其
犀角(屑) 当归 芍药(各六分) 牛膝 沉香 青木香 虎头骨(炙各八分) 麝
香(一
分研) 槲叶脉(一握炙)
上九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六合。去滓。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别加麝
香末服之。不利。忌生菜热面荞麦蒜。(出第四卷中)
苏孝澄疗白虎病云∶妇人丈夫皆有此病。妇人因产。犯之。丈夫眠卧犯之。为犯白虎尔
。其病口噤手拳。气不出方。
灸脐中七壮(一云灸膻中七壮)
近效疗白虎方。
炭灰(五升无炭灰桑灰亦得纱罗罗之一遍) 蚯蚓粪(一升捣之) 红蓝花(七捻)
上三味一处搅和。熬令热。取好酽醋暖之。拌令 。以故布三四重裹。分作四分。更
番当
又熨之。并用后咒法曰∶青KT 皮。青毛出;黄KT 皮。黄毛山;赤KT 皮。赤毛出;
白KT 皮。白毛出;黑KT 皮。黑毛出。急出吾口神。吾口圣。唾山山崩。唾石石裂。得
汝字。汝不去。斫头。斫头。急急如律令。其咒法。先令人唾痛处。以手 之不住手。便即
诵此咒。不限遍数。以瘥即停。当诵咒不得令病患及旁人闻咒。须先净漱口洁净。良效无比。
千金勿传。
又疗风毒肿。一切恶肿。白虎病并瘥方。
取三年酽醋五升。热煎三五沸。切葱白三二升。煮一沸许。即爪篱漉出。布帛热裹。当
病上熨之。以瘥为度。
又疗白虎方。
猪肉(三串) 大麻子(一合) 酒(半盏)
上三味和麻子口含 上。将猪肉三串。手擘向痛处来去咒曰∶相州张如意、张得兴。是
汝白虎本师。急出。咒讫。将肉安床下瘥。送路头神验。
卷第十三
无辜方二首
内容:崔氏无辜闪癖或头干瘰 。头发黄耸分去。或乍痢乍瘥。
诸状既多。不可备说。大黄煎丸方。
大黄(九两锦文新实者若微朽即不堪用削去苍皮乃秤)
上一味捣筛为散。以上好米醋三升和之。置铜碗。纳于大铛中。浮汤上。炭火煮之。火
不用猛。又以竹木篦搅药。候堪丸乃停。于小瓷器中密贮。儿年三岁。一服七丸如梧子。日
再服。常以下青赤脓为度。若不下脓。或下脓少者。稍稍加丸。下脓若多。丸又须减。病重
者或至七八剂方尽根本。大人小儿不等。以意量之。此药唯下脓及宿结。不令儿痢。禁牛马
驴鸡猪鱼兔肉生冷粘滑油腻小豆荞麦。乳母亦同此忌。
又疗无辜。脑后两畔有小绺者方。
无辜之病。此结为根。欲疗者先看结之大小。然后取细竹斟酌笼得此结。便截竹使断。
状如
许膏药。无者杂油亦得。须待三两日。又如前报针。更经一两日。当脓水自出。若不出。复
如前针。候脓溃尽。结便自散。俗法多用刀子头割者。谓之割无辜。比来参详。殊不如针之
以绝根本。恐患者不悉。故复重说之。(并出第七卷中)
卷第十三
除骨热方四首
内容:范汪疗骨热。狸骨丸方。
狸骨 连翘(各五分) 土瓜 山茱萸 玄参 胡燕屎 黄芩 丹砂 马目毒公 鸢尾
(
各二分) 黄连 芍药 雄黄 青葙子 龙胆 栝蒌(各三分)
上十六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先食服三丸。日三。不知稍稍增之。以知为度。禁食生
鱼菜猪肉黄黍米生血物。(古今录验同)
古今录验除热三黄丸。疗骨热。身多疮瘰 痈肿者方。
大黄 黄芩 黄连 当归 茯苓 桂心 干姜 芍药(各二分) 栀子(一十四枚掰) 柴
胡(三分)
上十味捣筛。蜜和丸。先食服如小豆三丸。不知。增至十丸。欲取微利。以意增之。久
服益良。忌生葱醋物猪肉冷水。
又方
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两) 芒硝(二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一服五丸。渐加。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并出第四卷中)
卷第十三
盗汗方七首
内容:病源。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阳虚所致。久不已。令人羸瘠枯瘦。心气不
足。亡津液故也。诊其脉。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皆为盗汗脉也。(出第三卷中)
崔氏疗盗汗。夜睡中即汗。汗不休。必得风方。
麻黄根(细切) 小麦(各二升)
上二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小麦得九升。纳麻黄根煮之。得三升。去滓。分为三服。常
夜服之。不过两剂即止。
又方
甘皮 姜(各一两) 杏仁(三两去尖皮熬) 当归(四两)
上四味捣合。蜜和丸。服如梧子五丸。渐渐增之。
又方
取死人席绿烧作灰。淋汁热洗。从头至足愈。
又止汗粉方。(朱规选)
麻黄根 牡蛎粉 败扇灰 栝蒌(各三两) 白术(二两) 米粉(三升)
上六味捣诸药下筛为散。和粉搅令调。以生绢袋盛。用粉身体。日三两度。忌桃李雀肉。
仍灸大椎五六百炷。日灸二七五七任意。不能日别灸亦得。汗即渐止。(并出第三卷中)
延年主盗汗。夜卧床席。衣被并湿方。
麻黄根 牡蛎(碎之绵裹各三两) 黄 人参(各二两)
枸杞根白皮 龙骨(打碎各四两) 大枣(七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温六服。如人行八九里久。中间任食。
一日令尽。禁蒜热面等物。
又疗夜卧盗汗方
左顾牡蛎 黄 (各三两) 麻黄根(五两) 杜仲(二两)
上四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用败蒲扇煮取汁。下药禁蒜面。(并出第
一卷中)
古今录验疗盗汗。麻黄散方。
麻黄根(三分) 故扇(烧屑一分)
上二味捣下筛。以乳服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