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棵露欲实则是喜爱盯视主体自身的身体(将视淫目标转向自身)。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使我们对下述事实深信不疑:受虐者其实喜欢自己的身体受到折磨,裸露欲患者则喜欢自己身体暴露在外。
因此,上述活动的真相,实则是目标的转变,其目的本身并没有改变。
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在上述例子中,返回主体自身以及从主动转向被动皆发生于同一种活动中。要想对这两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作出阐明,需作出更加深入彻底的调查研究。
对于施虐——受虐的总过程,可以说明如下:
325
23弗洛伊德文集
1。
施虐是指行使暴行或施强力于他人,他人即成为施虐的目标。
2。
放弃这一外在目标,由主体自身之“自我”
加以替换。
随着向主体自身的回返,本能的目的也发生了从主动向波动的变化。
3。
再次把另外一个人作为目标。由于本能在目的方面发生的变化(从主动向被动)
,这另外一个人同时又可以被看作开始时的主体,只不过这时发生了从主动向被动的转变。
第三种情况,一般被称之为受虐,由这一活动所得到的满足,可等同于原来的施虐活动的满足。
这个被动的自我在幻觉中使自己回到开始时的情景中,只不过现在它自身已让位于自我之外的另一个主体罢了。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另一种更为直接的受虐满足,这是大可怀疑的。那种所谓的纯的受虐(即一种不同于从施虐中转变而来的受虐)
,至今还没有遇到过。
因此,我们对上述第二阶段的假设看起来并非多余。
当我们观察迷狂症患者施虐冲动时,事情就更清楚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转变仅是一种向主体自身的返回,而没有由被动态度向主动态度的再转变(第三阶段)。
这就是说,这种转变仅仅到达第二阶段。
自我折磨和自我惩罚出自于一种虐待欲,但不是一种受虐狂;其主动的愿望发生了变化,但还没有转变成被动的愿望,而是转变成一种反身的(折回的、反射的)
中性愿望。
至于施虐欲,由于本能除了有一个一般性目的之外(或二者结合为一体)
,还追求一个相当专门的目的;除了支配和统治目标之外,还要使之痛苦;所以就更为复杂。心理分析似乎想证明,这种施虐在本能对原来目的的追求中并不起什么作
326
文明与缺憾。本能及其蝉变323
用。举例说,施虐的儿童并不注意它是否造成了痛苦,他们的目的不在这里。
但是一旦施虐开始向受虐转化,这种痛苦经验就很快被我们当作一种被动的受虐性目的,因为我们有种种理由相信,这种痛苦的感受,也同其它不愉快的感受一样,扩大为性的兴奋,造成一种愉快的优势,为了得到这种愉快,主体宁愿经历疼痛造成的不愉快。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疼痛的折磨被经验为一种受虐性目的,就可以被转化为一种施虐的情势,产生出一种“施加痛苦”
的施虐性目的。这种“施加痛苦”
的活动也可以被主体经验为一种向别人施加痛苦的施虐性愉快。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体本身与承受痛苦的客体已达到认同。当然,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不能说痛苦本身是快乐的,真正快乐的是与之伴随的性兴奋,这在施虐者又是很容易达到的。
因此,由痛苦造成的这种性快乐乃是最为基本的受虐目的。当然,它还可以随之转变为施虐本能原来的目的。
为了完善我的阐述,我必须补充另一点,即同情不是施虐本能转变的结果,而是与这种本能相对抗的“反应过程”
的必然产物。
对另一组对立面的研究导致了另一种不同的、但又更简单的结果。
这组对立面即上面所说的,视淫(观看欲)
同自我裸露欲(在正常语言里被称为偷看下流场面欲和裸体癖)
之间的对立。在这儿,我们仍然像上面那样,把它分为三个阶段:即1。
“观淫”
作为一种直接指向外在物体的活动;2。
放弃外在物体,观淫本能转向主体自身的某一部分,从而成为被动的,并为自己确立另一个目的——自身被观看;3。
形成一个新的主体,这个主体为了被观看而展示(裸露)
自身。毫无疑问,在这
327
423弗洛伊德文集
里同样是主动目的先于被动目的出现,视淫欲先于裸露欲出现。但它又与施虐欲中发生的事情有着重要的不同之处,即:我们可以在视淫本能中识认出一个比上述第一阶段更早的阶段。这就是说,视淫本能在其活动刚开始时,是一种朝向自身的性欲,它的确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主体自己的身体。
只是在后来,这种本能才通过比较,从这个目标转向另一个人的身体(与之类似的身体)
,这就是上述第一个阶段的开始。
这一初始阶段之所以有意思,完全是因为它是以后产生的那组对立面中呈现的两种情势的发源地。
下面的图表,可以作为对这种视淫本能的粗略说明。
这样一种初始阶段在施虐本能中是没有的,因为施虐本能一开始时就直接指向一个外在的目标。虽然把这一阶段视为儿童开始控制自己的四肢的阶段,却并非全无道理。
以刚才阐述的两种本能为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种看法,即:它们从主动向被动的反向转变,以及它们向主体自身的回返、事实上根本或从来就未涉及本能所具备的全部推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来,它的较早阶段上的主动趋向,同较晚
328
文明与缺憾。本能及其蝉变523
阶段上的被动趋向总是并列存在的,尽管它们的变形极为强烈。因此,对于视淫本能的唯一正确描述乃是:它发展阶段上的所有阶段,包括它朝向自身的性欲,它的初视阶段和它的最终的主动形式或被动形式,都是同时存在、一起发展的。如果我们的阐述不是基于本能发起的活动,而是基于本能的满足机制,它的真实性就更为明显。
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对其作出思考与描述。例如:我们可以把每一本能的“生命”
分裂成一系列“希望”
(或盼望)。它们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它自身存在的一小段时间内,却自始至终不变(同质)。各个“希望”
之间的关系,恰似熔岩的连续性喷发。这样一来,我们所能描绘的那种最早的和最原始的“本能喷发”
实际上是以一种不变的形式存在着,根本就未经任何发展(成长)
,接下来的“希望”
或许在一开始时经历一次形式的变化,如从主动转向被动,但自此之后,便保持这一新的性质,从而在早期层面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层面,而不是以新的代替旧的。假如我们对这种本能倾向从开始产生到某一特定停顿的过程,作一番观察,我们所描绘的这一“希望”
序列将会把本能之一步步发展的过程明确的呈示出来。
这意味着,即使在本能发展的晚期阶段上,尚可观察到其早期形式的存在与它的对立面(被动的)
同时存在着。对于这一事实,鲍勒曾使用“矛盾心理”
这一字眼去称呼它,我认为这个字眼是再合适不过的。
对某种本能之发展过程和整个发展过程中各个中间阶段的持久性质的上述描述,使我们对这种发展过程的了解更加全面。经验证明,随着个人、群体和种族的不同,这种“矛盾心
329
623弗洛伊德文集
理“
的矛盾对立程度也就不同(即反向发展的程度)
,当今人类本能中那些最为明显的“矛盾心理”
可视为一种来自远古的遗传,因为我们有理由假定,在原始时代,这些原始的积极冲动在本能活动中起的作用,要比其现代作用的平均水平高得多。
我们习惯上把自我发展的这一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它的性本能获得的是一种“自身——性欲”
的满足)
,称之为“自恋期”
,但至今还未来得及就“自身性欲”
同“自恋”
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