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68-伤寒直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月火盛热极,甚则天气曛昧而万 
物反润,以出水液,林木流津,及体热极而反出汗液,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是火极而反兼水化制 
之也。故病热极则反出五湿。妇人带下淋沥及厥逆身冷,或为恶寒战栗,而或反冷痛也。俗以带下,直 
言冷病,及恶寒战栗,便为阴寒者,俗医未知此也。夫天道造化,病微必当其本化,寒见水化,热见火 
化也。病甚者,反似胜己之化。如寒极反似湿土,热极反似寒水之化也。嗟夫!百病之极甚者,其状反 
似于己之相反者。俗医不求其病之本气,而百端拟疑,莫知真源,不得已而但随兼化之虚象,妄为其治, 
反助其病而害于生命多矣。以至举世皆云病至危极之时,则阴阳反变而无能辨别也。殊不知但以运气造化 
之理推之,则设若千变万化,而归其要则一也。何得有难易之二邪。故经曰∶夫标本之为道,要而博、小 
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经又曰∶善言始者,必念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 
而道不惑,所谓明矣。故老子曰∶不窥牖见天道,不出户见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盖知要与不知要也。 
古圣曰∶反常合道。谓古圣天理大道协议,而常俗之心,则有相反者也。然古圣道不离于俗者,谓道 
包于俗而入俗也。又云∶俗自离道者,常俗莫能合于道也。夫俗则有相,而 
道本无形者,正如五行之变化,微则守常,而本化自见,乃有相之俗,是化 
以自见也,甚则反似胜己之化,乃无相而反常合道,是谓变,以其取变于本化之相,而反见胜己之化 
也。变化之道多端,此则微、甚外相之变化也。故仙经曰∶大道似不肖,浓德若不足,即藏其本相于内, 
而反变化胜己之化,于外无相,乃反常合于道者也。却以道眼观之,则求其内也,若但以俗眼观 
其外,则逐相而迁,何由得其要也。故圣经所论,天地变化,与道协议而俗无所慊,但随俗见编集方论, 
有乖其理,只合俗心,致使后人皆由说,反自以为明,而圣经之妙理懵然罔究,病者无辜,竟罹横夭。 
吁!可痛者。且如经言∶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俗直谓阳热之气胜则发热,阴寒之气胜则发寒 
者,皆经之本旨也。此言表里之阴阳正气之虚实,言正气胜者为不病,而不胜者为病也。故经曰∶阴胜 
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是谓表阳之正气为不病,里阴之正气衰而为受病也。里阴 
之正气胜为不病,表阳之正气衰而为受病者也。此皆热在表里阴阳之部分者也。然病胜在里,为 
阳胜阴虚,病当发热,故发热为病热在里。阳胜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即死者是也。表热里和,则病当恶 
寒,为阴胜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即死者是也。故热在表,为阴胜阳虚,而言恶寒之寒,则为寒也。热在 
里为阳胜阴虚,而言发热之热,则为热也。故伤寒表热则恶寒,当汗;里热则发热而当 
下之。又经曰∶重寒则热,重热则寒者,非谓病寒而极重反变也。此重言当有两重恶寒,则不恶寒而恶 
热,谓表热恶寒为一寒也;若里之阳和,正气又出之于表,则又当有一重恶寒,是谓重寒,则反不恶 
寒,而为发热也。若表之正阳之气,与邪热并入于里,则为两重发热,则不发热而复禁栗寒战也。此反 
言阳和卫气,并之于表阳分,则病气之胜为阳胜也。病气与卫气,并甚于里之阴分,则为阴胜也。此亦 
表里之阴阳,正气之与邪热相并,而以言为虚实也。然邪热在于表,则恶寒而热,与里之卫气并之于表, 
则反烦热也。邪热独在于里,则发热,而表之正气与邪热并之于里,则反寒战也。故经云∶阳虚则外寒, 
阴虚则内热。此言不并者也。正气虚而受邪热,故言虚也。又曰∶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此言并者 
也。夫表里阴阳之分,受其邪热之所在,其冲和正阳之卫气,又为邪热相并,而为病之所,正气转实 
而不虚。故经言胜也。故经疟论云∶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 
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先热而渴。又曰∶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 
阴胜则寒,阳胜则热。是言表里之阴阳,热气之虚实,非寒热阴阳之虚实也。故经云∶病在 
阳则热而脉燥,在阴则寒而脉静。然气并于内,而外无气,故寒战,脉不能 
燥,甚而沉细欲绝,静或不见也。夫疟者邪热与卫气并则作发,而不并则休止也。故经曰∶卫气相离,或 
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故又云∶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寒矣。此只言表里 
之阴阳气不并者为虚,而并者为实,其为病之气者,乃热之一也。俗未明之,直以经言阴胜则 
寒,不明其经意以病热而反恶寒战栗,便为阴寒之病,误之久矣。其阴寒之为病者,脉迟细,不烦渴,小 
便清白,吐利腥秽,屈伸不便,厥逆禁固,体寒而不热,不恶寒,无战栗者也。故经言∶人多病气也, 
阳少阴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又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不冻栗。此是阴 
寒为病,而直云不冻栗寒冷也。夫阳动阴静,故经云∶战栗动摇为阳火热气以为病也。反寒冷者,亢 
则害,承乃制,是火热极,而反似寒水者也。故病寒战者反渴,及杂病而寒战者多有燥粪也。及夫平 
人冒寒而战栗者,寒主闭藏,而外冒于寒,则里热怫郁,而表之阳和卫气,以外寒逼入于里,则阳并 
于阴而寒战也。夫恐极而战者,经言五志过极则劳伤本脏,恐为肾。故经曰∶恐伤肾。然肾伤而虚,则心 
火自甚而热也。又经曰∶恐则气下。然阳主出行舒荣,故心火之志喜则身心放肆;而阴主收藏,故肾水 
之志恐,则身心收敛也。夫恐则肾虚,心实而热,正气收藏,陷下于里,亦是阳并于阴而寒 
战也。夫酒噤而战者,肠胃酒热未散,身表酒力已消,则阳热易为蓄热入里,故但冒于寒,则阳并 
于阴而寒战也。夫欲汗而寒战者,伤寒日深,表证罢,蓄热于里则发热也,若表里之正气并入里,则火 
热无极而反寒战也。阴分阳热之气,逆极而后出之阳,则烦热而大汗作也。 
世所谓交阳者,非阴寒交热以为阳热也,乃怫热蓄之于里,而郁极乃发,则交传出之于表之阳分, 
是为交阳,而后作汗也。或怫郁过极,而不能交出于表者,是郁极不发,否极不泰,即正气衰残,阴气先 
绝,则阳气后竭而死矣。夫欲汗而脉忽沉细,而或不见者,阳表正气并入于里故也。交阳而燥乱昏冒者, 
里热郁极,乃发而欲出,以怫郁而阳之气极不能出,故气乱则神背而躁扰也。凡欲作汗,无问病之微甚, 
或已经新下者,或下证未全者,恒以凉膈散调之。甚者宜黄连解毒汤。或下后二、三日,或未经下,腹 
满烦渴,脉沉实而有下证者,三一承气汤下之。势恶者,加黄连解毒汤下之。或已战不快者,或战后汗出不 
快者,或微战数次,经大战而汗不出者,乃并之不甚,而病之不速也,通宜三一承气汤,或更加黄连解毒 
汤下之,以散怫热而开郁结也。大法曰∶脉浮不可下。伤寒病已有里证,脉沉,下之,里证尚在,脉渐浮,至一、 
二日汗不能出者,里证郁,发之不峻,病已,三一承气汤微下之。凡此诸可下者,或得利而汗便出者,或服药 
而怫郁顿然开发,先汗出而后利者,或利性但随汗出,泄则气和而愈,更不利者,说不快交不过而死者, 
止由里热极甚,而不能开发也。故常以寒凉,或下怫热,免致但以其作汗,而为邪热耗绝阴气而死也。 
或不战而汗出者,津液不尽而阳不并阴也。或战而无汗,而自愈者,津液已衰,以经发汗、吐。利或自汗、 
吐、利,亡液过多,则津液衰竭,无由作津,但气和而愈也。或不战,无汗而愈 
者,阳不并阴则不战,津液已衰,故无汗而已也。 
世俗未知,而直以恶寒战栗名阳热气虚,阴寒实胜,因而为治,误人多矣。 

卷下泛论
受汗
属性:夫大汗将出者,慎不可限其烦热,而外用水湿及风凉制热也。 
阳热开发,将欲作汗而出者,若为外风、凉、水、湿所薄,则怫热反入于里而不能出泄,病多危极而死矣。 
亦不可恨其汗迟而浓衣壅覆,欲令大汗快而早出也。 
怫热已甚,而郁极乃发,其发之微则顺,甚则逆。顺则发易,逆则发难。病已怫热作发,而烦热闷乱, 
更以浓衣壅覆太过,则阳热暴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