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68-伤寒直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意加减快利为度。 
x桃仁承气汤x 
桃仁(汤去皮、尖、双仁,用板锤碎原缺分量) 芒硝(半两) 大黄(六钱) 桂(去皴皮) 甘草(各三钱)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三服,每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下硝绞取汁热服,日三。以微利为度。 
x抵当丸x 
水蛭(炒) 虻虫(炒各七枚) 桃仁(八粒) 大黄(一钱) 
上为细末,蜜和作二丸,用水一小盏,煮一丸,至六分温服。 时,血未下者再服。 
x抵当汤x 
水蛭(炒) 虻虫(炒去翅、足,各十枚) 桃仁(七枚) 大黄(一钱)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每用水一盏,煮半盏,绞去滓温服。未下再服(蛭,之吉、丁结二 
切,水虮也。虻,莫庚切) 
x茵陈汤x 
茵陈蒿(去茎一两,一名山茵陈) 川大黄(半两) 山栀子(七枚,小者十枚) 
上锉如麻豆大,用水两盏半,慢火煮至一盏,绞取汁温服六分。未利再服四分,以利为度。势 
甚者作一服,未利再作,以意加减,当下如烂鱼肚及脓血胶膘等物,及小便多出金色如皂角汁。或见 
证将欲发黄者,此一剂分作四服,每服调下五苓散三钱。凡治发黄无越此法也。 
世俗有传烙黄而或愈者。此强实之人,素本中气不衰;而及湿势郁之微者,烙之,而误中强劫, 
开发得开,气血宣通,即作汗而愈。或体质本虚,湿热结甚, 
则劫发不开,而反致死者,不为少矣。莫若仲景法,对证以药致之,则免致强劫不开,而反误人生命 
也。及夫近世妄传,有寒极阴黄,而内、外极救其阳,为害多矣。设若病微,而误中开发得愈,亦已鲜 
矣。而伤生者,不可胜言也。大抵凡诸黄者有二∶一则湿热气而黄,万物皆然。又如麦秀而 雨湿热 
过极,则黄胆者也;及水涝而天气湿热,则草木将死,而色变黄者也;或病血液衰则虚,燥热太 
甚,而身面痿黄者,犹亢旱而草木萎黄也。夫病燥热而黄者,当退热、润燥而已。此伤寒湿热极甚, 
而发黄者,开结退热,双利大、小腑以除水湿,则利和而愈也。( ,于林切,今作阴) 
结胸而发黄者,同陷胸汤各半服,下之。或误服巴豆热毒丸药下之,反损阴气,遂协热利不止而发黄者, 
同大承气各半服,下之。亦有协热利不止,更或结胸而发黄者,用茵陈五分,同陷胸汤三分、大承气 
二分以下之。或两感发黄者,本方加黄连解毒汤一服急下之。或头微汗、小便利而微黄者,湿热微也,宜此。 
x栀子柏皮汤x 
大山栀子(十五枚) 甘草(一钱) 黄柏(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此剂则作二服,每服水三盏,煮至一盏,取绞汁,分三次作一日服。 
x大陷胸汤x 
大黄 芒硝(各三钱) 甘遂末(三字匕) 
上锉如麻豆大,一剂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盏,煮大黄至六分,内硝,煎一、二沸绞汁,内甘 
遂末一字匕半,温服。未快利再服。热恶不利者,以意加服。 
x大陷胸丸x 
大黄(半两) 葶苈(三钱微炒) 芒硝(一分) 杏仁(十二个,草灰炒色变。) 
上大黄为细末,下葶苈杵,再罗,研杏仁、硝如泥,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 
丸,入甘遂末三字匕、白蜜半匙、水一盏,煮至半盏温服。当一宿许乃下。未利再服。 
x小陷胸汤x 
半夏(四钱,汤洗,全用,不锉。) 生姜(二钱切) 黄连(二钱锉) 栝蒌实(大者半个,惟 
锉其壳,子则不锉。或但用其中子者非也。) 
上以水三盏,煮栝蒌取汁一盏半,内余药煮至一盏,绞取汁,分两次温服,以效为度。 
x大黄黄连泻心汤x 
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分)一法加生姜一分甚良。 
x栀子汤x 
大栀子(七枚锉碎) 豆豉(半合) 
上以水两盏,煮栀子至一盏半,内豉煮至半盏,绞汁温服。 
凡加者,皆用栀子先煮。 
或吐者,止后服。凡诸栀子汤,皆非吐人之药,以其燥热郁结之甚,而药顿攻之不能开通,则郁发 
而吐。因其呕吐,发开郁结,则气通、津液宽行而已,故不须再服也。 
x栀子浓朴汤x 
大栀子(七枚) 浓朴(半两,炙去粗皮) 枳实(二钱)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一盏半煮,绞汁半盏,温服。 

卷下
泛论
属性:凡伤寒热病,下后热不退,下证尚在者,再三下之以热退为度。虽热退尚未痊愈者,随证调之。 
凡下之前后,或大汗将出,或大汗已出(俗言好汗,是言大汗),或汗后烦渴及诸吐泻杂病,一切烦渴者, 
须以细细饮之。渴未止者,频频时与,但不可过多,以成留饮不散者也(留饮,一名水蓄;经曰积饮)。 
夫留饮,谓水液留积蓄聚于内,而不湿润传化者也。夫肠胃燥热太甚,则结滞而气液不能宣通, 
故虽饮而难以止其烦渴也。若以顿饮过多,则水湿过极,而肠胃燥热怫郁,转以加其水湿痞闭,故成留饮, 
而心腹满痛,或为吐泻也。 
设若不与饮之,则燥热转甚,危而死矣。 
夫肠胃之燥、湿,犹地旱、涝适当其宜,皆不可过与不及。凡治病之道,以调六气阴阳,使无偏倾, 
各守其常,平和而矣。嗟夫!世俗或以妄为冷水、寒药水损脾肾,隔却大汗。但令中外俱热而欲望其作大 
汗者;或大汗欲出,肠胃燥热烦渴;及汗已出及虑水却大汗,不与水者;或气弱久虚,烦渴者; 
或吐泻烦渴者;或产妇烦渴,皆以妄为气虚,不可饮水也。此乃未知古人云渴欲饮水为热在里也。若夫正 
气既衰,邪热燥甚而烦渴者,若非水液寒药滋养,救其残阴,退其邪热,则阳热暴甚而为害速矣。况不与 
水而反以大毒热药燥之,宁无损者耶。且如酒之体者,水也,比之饮水,则过能多饮,而旋能消散之外,转 
能发于渴者,以其苦热养于心火,则阳盛阴衰,而燥去水湿之体,故旋能消散而善多饮水也。其酒之善多 
饮者,以其酒之热毒,若非复以水体胜之;则亦少饮疾醉者,强以饮多,则燥热太甚而多生病也。然酒力 
之热,善消水体,复制酒力,以其热力多于水体,故饮多即热醉而燥尽水体,势力尚在,则燥热烦渴而 
病于酒也。然酒之热耗尽水体之外,尚能燥热烦渴为病,况病于燥热太甚,而烦渴,及不与水者,岂不 
知其害耶。凡燥热烦渴者,肠胃易为怫郁,常以退热、开结、散水、润燥之药调之,免致燥热太甚, 
则怫郁以成留饮。虽多饮,亦不止其肠胃脏腑之燥热烦渴;而或肠胃之内,湿甚以成吐泻也,凉膈、白虎、 
五苓及桂苓甘露散之类,随证以调之也。或成留饮诸病者,随证燥之。 
宜小青龙汤、五苓、桂苓甘露、黄连解毒汤、小陷胸、大承气之类证本方论中。 

卷下泛论
战汗
属性:夫热病大汗将出而反寒战者, 
古人以百病皆为杂病,惟伤寒名曰大病,俗言汗病是也。经言大汗者,非谓邪热自汗大出者也,乃 
阳气怫热郁结后,得开通发散宣通,则蒸蒸而为汗出,是谓大汗。言大病怫热邪毒之气郁极,乃发以为汗出, 
故曰大汗也。故经曰∶大气皆去,病得已矣。 
表之正气与邪热并甚于里,大热亢极,而反兼水化制之,故反寒栗也(化谓造化之化也)。 
经曰∶少阴所至为惊,或恶寒战栗,谵妄,谓少阴君火热气之所至,而为此等之病也。又经 
曰∶诸禁 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注云∶热之内作然。禁∶俗作噤, 振摇而动也。言禁冷振栗反 
寒战也。经曰∶亢则害,承乃制。谓五行之道,微者当其本化,实甚过亢,则反兼胜已之化,以制其 
甚。老子云∶天之道,其张弓乎,高者抑之。斯其道也。经云∶水曰静顺。谓静而自己无为,但顺物之 
气味也。及方圆不与物争,乃至柔顺者也。水本寒,寒极则水冰如地,而能载物。又经曰∶水发而雹、 
雪。是水寒亢极,而反似克水之土化,是谓兼化也。故病寒极者反坚满也。夫土主湿, 云雨而安静,雨 
湿极甚则飘骤散落,是反兼风水制其土湿也。故经言痉为湿极,而反似风强病也。木主生荣而王于春, 
其气湿,其本风,风大则反凉而毁折,是兼金化制其本也。故风病过极,则中外燥涩,皮肤皴揭,反 
气营运之燥涩而筋脉螈缓,是反兼金化也。金主于秋而属于阴,其气凉,凉极则天气清明,而万物反 
燥,燥物莫若火,是金极反兼火化制之也。故为病血液衰少,燥金之化极甚,则反热也,燥物莫若火, 
夏月火盛热极,甚则天气曛昧而万 
物反润,以出水液,林木流津,及体热极而反出汗液,以火炼金,热极而反化为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