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术能使人进食。妇人食之断乳。
卷五五谷部
【饴糖】
内容:味甘温。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中益气。健脾化痰。润肺止嗽。中满吐逆。酒
病牙疳咸忌。肾病尤不可服。误吞稻芒。频食饴即愈。按用之建中。得桂枝为良。
卷五五谷部
【米】
内容:味甘温。入手足太阴经。功专益气补中。和脾养胃。除湿止泄。
卷五五谷部
【稷】
内容: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益气和中。宣脾利胃。即黍之不粘者。茎治通身水
肿。煎汤浴效。
卷五五谷部
【黍】
内容:味甘温。入手足阳明太阴经。功专益气补中。即稷之粘者。久食发热。根治心气疼痛
。煎汤服良。
卷五五谷部
【粱】
内容:味甘。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益气和中除烦渴。止霍乱下利。利大小便。惟黄粱平
白粱青粱微凉。黄粱尤得土气之中和。较他谷最益脾胃。粟之大者为粱。手足生疣。白粱米
粉铁铫炒赤研细。以众人唾和涂之。浓寸许。即消。
卷五五谷部
【粟】
内容:味咸淡微寒。入手足太阴少阴经。功专补虚损。益丹田。开脾胃。利小便。治反胃热
痢。粱之小者为粟。小儿重舌嚼哺之效。
卷五五谷部
【秫】
内容:味甘微寒。入手太阴经。功专治肺疟。得半夏治不能寐。杂安胎药中。治妊娠下黄汁
。粱米粟米之粘者为秫。即糯黄米也。以为粉炒熟。用沙糖拌食。治胃弱泄。
卷五五谷部
【子】
内容:味甘涩。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中益气。浓肠胃。济饥。一名龙爪粟。又名鸭
爪稗。
卷五五谷部
【蜀黍】
内容:味甘涩温。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同功。一名
高粱。一名芦 。俗名蜀秫。又名芦粟。
卷五五谷部
【玉蜀黍】
内容:味甘平。入手足阳明经。功专调中开胃。根叶治小便淋沥沙石痛不可忍。一名玉
高粱。
卷五五谷部
【菰米】
内容:味甘冷。入手足阳明经。功专止渴解烦热。调肠胃。可疗饥。一名茭米。
卷五五谷部
【东墙子】
内容:味甘平。入手足太阴厥阴经。功专益气轻身。久服不饥。坚筋骨。能步行。可为
饭食。
卷五五谷部
【蓬草子】
内容:味酸涩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疗饥。作饭食不饥。无异粳米。
卷五五谷部
【草子】
内容:味甘寒。入手足阳明经。功专去热。利肠胃。益气力。久食忘饥。一名守气生。
卷五五谷部
【草子】
内容: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虚羸损乏。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人。轻
身不饥。
卷五五谷部
【稗】
内容:味甘苦微寒。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益气宣脾。曹植曾有芳菰精稗之称。金疮出
血不已。捣敷或研末掺之即止。甚验。
卷五五谷部
【薏苡仁】
内容:味甘淡。入足阳明经。功专去寒湿筋挛。得麻黄杏仁治风湿周痹。得郁李仁治水
肿喘急。以猪肺蘸末服。治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多食薏仁。令人健饭。大便燥结。因寒筋
急勿用。其力缓。必须倍于他药。炒研。
卷五五谷部
【御米壳】
内容:味涩平酸。入足少阴经。功专止泻。得乌梅治久嗽不止。得陈皮乌梅治热痢便血
。泻痢初起及风寒作嗽忌用。一名丽春花。凡使壳洗去蒂及筋膜。取薄皮醋炒或蜜炒。得醋
乌梅陈皮良。
卷五五谷部
【阿芙蓉】
内容:味酸涩。入手足太阴阳明少阴经。功专涩精固肠。得木香黄连。治久痢不止。此
即婴粟花之浆。俗作鸦片烟。贻害无穷。御米即其子。甘寒润燥。煮粥食治反胃。加人参良
。
卷五五谷部
【黑大豆】
内容:味甘寒。色黑。入手足少阴厥阴经。功专补肾镇心明目。得牯牛胆治肝虚目暗。
得天花粉治肾虚消渴。得独活治产后中风。捣涂一切肿毒。煮食利大便。紧小者入药更佳。
盐水煮食。尤能补肾。畏五参龙胆猪肉。忌浓朴。得诸胆汁石蜜牡蛎杏仁前胡良。卒然中风
不语。大豆煮汁煎稠如饴含之。并饮汁治喉痹。
卷五五谷部
【黄大豆】
内容:味甘温。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肿。凡痘毒生在要处
。恐致生理残障。令其母嚼烂生黄豆浓敷之即消。另生他处。豆油辛甘热微毒。涂疮疥。解发
。
卷五五谷部
【白豆】
内容: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五脏。暖肠胃。调中。叶煮食。利五脏。下气。
卷五五谷部
【赤小豆】
内容:味甘酸平。入手少阴太阳经。功专散血利水。得桑皮去湿肿。得通草能下气。得
鸡子敷痈疡。同鲤鱼煮食消水肿。凡外疡溃烂。为末敷之立效。性极粘。入苎根末则不粘。
止渴解酒。通乳汁。下胞胎。久食令人瘦。半红半黑者名相思子。一名红豆。苦平有毒。吐
心腹邪气。风痰瘴疟虫蛊毒。研二十七枚服。
卷五五谷部
【绿豆】
内容:味甘寒。入足太阴阳明。通行十二经。功专解金石草木毒。得黑大豆黑小豆治天行
痘疮。得白麻骨治不寐。功在绿皮。去皮即壅气。去浮风而润肤。利小便以治胀。浓肠胃以
和脾。痘疮溃烂。以豆粉扑之良。手足折伤。以豆粉新铫炒紫色。井水调。浓敷纸上贴伤处
。复用杉皮扎住。其效如神。惟胃寒者忌。
卷五五谷部
【豌豆】
内容:味甘平。入足阳明经。功专治吐逆泄痢。消渴腹胀。研末涂痈肿痘疮。
卷五五谷部
【蚕豆】
内容:味甘涩温。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中益气。涩精实肠。发芽则全不闭涩。香甘
可口。误吞针入腹。以蚕豆同韭菜多食之。莫食别物。其针自由大便出甚验。亦有胡桃肉同
食者。取其速下也。
卷五五谷部
【豇豆】
内容:味涩平。入手太阴经。功专散血消肿。清热解毒。治消渴吐逆泄痢便数。解鼠莽毒
。
卷五五谷部
【白扁豆】
内容:味甘。入手太阴经。功专下气消暑。得香薷治霍乱吐利。得天花粉消渴。炒研米
汤调服。治赤白带。伤寒邪炽者勿服。用皮胜于用肉。以皮清暑而不壅气。若用之补脾。则
皮肉全用为是。
卷五五谷部
【豆】
内容:味苦涩温。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健脾胃。治贼风风痹。俗名马料豆。
卷五五谷部
【刀豆】
内容:味甘温。入手足阳明经。功专温中下气。利肠胃。益肾归元。取子烧存性。白汤调
下。治呃逆神效。
卷五五谷部
【黎豆】
内容:味甘微苦温有小毒。入手足太阴经。功专温中益气。多食发闷。一名狸豆。以豆作
狸首纹故名。
卷五五谷部
【淡豆豉】
内容:味苦寒。入手太阴经。功专泄肺清热。下气调中。得葱则发汗。得山栀则吐。得
盐亦吐。得酒治风。得薤治痢。得蒜止血。炒熟又能止汗。若伤寒直中三阴与传入阴经及热
结胸烦闷。宜下不宜汗者。均须忌服。
卷五五谷部
【大豆卷】
内容:味甘平。入足阳明经。功专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破妇人恶血。疗湿痹筋
挛膝痛。小儿撮口。初生豆芽。研烂绞汁。和乳灌少许即愈。
卷五五谷部
【豆腐】
内容:味甘咸寒。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清热散血。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中
其毒者。以莱菔子汤解之。
卷五五谷部
【蒸饼】
内容:味甘平。入足太阴阳明经。功专消谷利水。得大蒜淡豆豉为丸。治久淋。
卷五五谷部
【小麦】
内容:味甘微寒。入手少阴经。功专养心镇肝。得通草治老人五淋。得海藻消项下瘿气。
麸醋拌蒸。散血止痛。熨腰脚折伤风湿痹痛。寒湿香港脚。五易至汗出良。浮小麦味咸凉。止
虚汗盗汗。劳热骨蒸。即水淘浮起者焙用。麦奴即麦将熟。穗上有黑霉。
其黑霉名麦奴。取之治阳毒温毒。渴热发狂。
以及温疟甚效。陈麦柴堆在露天者最好。用三五根洗净泥。剪寸许长。煎服。治难产神效。
卷五五谷部
【大麦】
内容:味甘咸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