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帝内经素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岐伯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 
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 
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 
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 
复病也。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 
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帝曰∶论言夏伤 
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 
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恶风,以夏病者多汗。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 
舍于何脏?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 
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 
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帝 
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 
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 
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帝曰∶善。 



卷第十

刺疟篇第三十六

属性:足太阳之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 
热, 然,热止汗出,难已,刺 中出血。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 
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足阳明之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 
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足阳明跗上。足太阴之疟,令人不乐,好大息,不嗜食,多寒热汗 
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之。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 
其病难已。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刺足 
厥阴。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 
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刺手少阴。肝疟者, 
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 
刺足太阴。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胃疟者,令人且 
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 
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中针旁伍 俞各一,适 
肥瘦出其血也。疟脉小实,急灸胫少阴,刺指井。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 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也。 
疟脉缓大虚,便宜用药,不宜用针。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诸疟而脉不见,刺十 
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 
也。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 
二刺则知,三刺则已,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 中盛经出血,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 
廉泉也。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先项背痛者, 
先刺之。先腰脊痛者,先刺 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阴阳明十指间。先足胫 痛者,先刺足阳明十 
指间出血。风疟,疟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痛甚,按之不可,名曰 髓病,以 针针绝 
骨出血,立已。身体小痛,刺至阴。诸阴之井无出血,间日一刺。疟不渴,间日 
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卷第十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属性: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 
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 
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肾移热 
于脾,传为虚,肠 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麋。小 
肠移热于大肠,为 瘕,为沉。大肠 
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 
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卷第十

咳论篇第三十八

属性: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 
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 
客之,则为肺咳。五脏各以其时受 
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 
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 
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 
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 
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 
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 
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 
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帝 
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帝曰∶善。 
疟论∶ (火沃切)漉(音鹿)弭(绵婢切) 
刺疟论∶ (音谒)悒(于急切) (音舜) 
气厥论∶ (音炽)麋(武悲切) (音复)蔑(莫结切) 
咳论∶蛔(音回) 



卷第十一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属性:黄帝问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 
不惑而要数极,所谓明也。今余问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 
得而闻乎?岐伯再拜稽首对曰∶何道之问也?帝曰∶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岐伯对曰∶经脉 
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帝 
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 
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无益者,或喘动应手者,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 
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 
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岐伯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 ,缩 则脉绌 
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 
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气客于肠胃之 
间,膜原之下,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