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3-轩卫生总微论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桔梗汤防己丸治之不愈。涎上攻。吐喘不止。遂请乙治。乙下褊银丸一大服。复以补肺汤补脾散为治。乙曰。 
此子咯血。肺虚也。肺虽咯血。有热故也。久则虚痿,今涎上潮而吐。当下其涎。若不吐涎。则为甚便。盖吐涎 
能虚。又生惊也。痰实上次。亦能发搐。根据法只宜先下痰而后补脾肺。必涎止而吐愈。为顺治也。若先补肺为逆 
耳。乙所用药方。本集载之。此所谓识病之轻重先后为治也。 
者。比吐逆异也。吐者乃邪搏胃气。逆而上行。谷不能传化。随气出也。 者但气逆而欲吐。吐则谷 
无所出。故俗谓干呕也。 者乃儿因吮乳汁过多。胃满而上溢出也。故俗呼谓之噫奶。当便与空乳令吮。即定。 
若频久吮之。亦能为病。 

卷九吐泻论(附)
泻论
属性:泻色白者。冷泻也。此由小儿肠胃虚弱。因解脱风冷干之。或因食寒饮冷。入于肠胃。冷气相搏。为下痢 
也。其色白面白。或腹痛者。并宜调中。若又伤风冷。前后重沓。冷甚则泻不止。而为泄注也。 
泻色赤者。热泻也。此由小儿肠胃本挟虚热。而风冷乘之。入于肠胃之间。热气相搏。而为痢下。故其色赤 
也。宜微下之。以导其热。后调其气。 
泻色乍赤乍白。或水或谷者。此冷热泻也。由小儿肠胃先因有冷。而复伤热。或先有其热。而复伤冷。肠胃 
宿虚。冷热交攻。而为痢下。宜调其冷热。和养其气。 
泻色黄赤红黑者。皆热也。赤黑者有毒。并微下之。然后调气。 
泻色青。发热有时。睡卧不安者。此惊泻也。小儿粪黄。脾胃土之本色也。色青者。肝木为风。肝木来刑脾 
土。宜早治之。不尔。则变 
脾风。而发螈 。则难治也。所谓粪青者。须才便下。便色青是也。若初下时黄。良久乃青者非也。小儿安者皆 
然。不可认为青粪也。若泻青色白。谷不化者。此谓冷也。宜温补脾胃。发散风冷。 
泻酿下色赤白。腹大。上青筋见。发稀饶啼。或吃泥土。时有蛔虫。此疳泻也。宜止泻退疳。(治方具于疳 
门之下)。 
泻多日。唇口及粪色皆白。粪颇多者。久因成冷。脾胃衰困。恐变脾风发痫。宜以药防备而温养。 
补助脾胃。 
泻于暑热时多患者。谓时热及饮食皆冷故也。不伤于热。必伤于冷。若伤热伏暑而泻者。则心藏烦热。必小 
便不利。清浊不分。泻色赤黄。宜利小便。解暑热。若小便快而泻者。冷泻也。色必青白。谷不化。宜温脾胃止 
泻。 
泻者不可急以热药止之。多变为痢而下脓血也。当审察冷热证候。详度缓急施治也。 

卷九吐泻论(附)
吐泻
属性:吐泻多病于春夏秋三时。惟冬时绝少者。盖吐泻皆因脾胃虚冷热所致。以冬时阳气在内。多食温暖。少饮水 
浆故也。设有患者。必因伤于乳食也。若春时病吐泻者。多因于风。夏时病者多因于热。秋时病者多因于冷。凡 
治吐泻者。必当参其时候。观其形证。察其温凉寒热。如此则无误矣。 

卷九吐泻论(附)
伤风吐泻
属性:伤风吐泻。身温。乍凉乍热。呵欠顿闷多睡。口中气粗而热。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时咳嗽。宜散风补 
肺。如先已曾经下。或无下证。慎不可下也。此由脾肺受寒。不能入脾也。更有五脏兼见之证。发散者。化大青 
膏服之。补脾者。后服益黄散。此钱乙所用药也。方在本集。 
伤风吐泻。身热多睡。能乳。呵欠顿闷。口中气热。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虚。热渴吐泻也。 
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钱乙用白术煎汤服之。然后发散风冷。亦用大青膏。又云。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也。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也。 
伤风吐泻。身凉吐沫。泻青白色。呵欠闷乱。不渴。哽气长出。昏睡露睛。此伤风荏苒轻怯。因成吐泻。当 
先补脾。钱乙先用益黄散。后发散其风。用大青膏。此二病于春冬多也。 

卷九吐泻论(附)
伤食吐泻
属性:吐泻乳食不化。其吐及粪。皆有酸臭气者。此伤食吐泻也。凡吐乳泻黄赤者。伤热乳食也。若吐乳泻青白 
者。伤冷乳食也。并宜微下之。后和胃气。虚者以缓化滞药渐磨化之。 
吐泻在初生三日内。壮热不乳。大便乳不消化。或白色者。是伤乳。当微与下。后和胃气。虚者以缓化滞 
药渐磨化之。 
吐泻在初生三日以上至十日。身温凉。不思乳。大便青白。乳不消化。此上实下虚也。更有五脏兼见证。泻 
其所实者。而补其脾胃虚者也。 
吐泻有兼藏证者。兼肺则睡露睛喘气。兼心则惊悸饮水。兼脾则困倦饶睡。(吐泻乃脾胃之本病)兼肝则呵 
欠顿闷。兼肾则不语畏明。 
昔钱乙治冯承务子五岁。吐泻壮热。不思食。乙见儿目中黑睛少。白睛多。面色 白。乙曰。此子必多病。 
面色 白者。神怯也。黑睛少者。肾虚也。本怯而虚。故多病也。纵长成。必肌肤不壮。不耐寒暑。易虚易实。 
脾胃亦怯。更不可纵于酒欲。若不保养。不过壮年也。面上常无精神光泽。如妇人之失血也。今吐泻不食。壮热 
者。微有伤食也。又虚怯则不可下。下之虚。入肺则嗽。入心则惊。入脾则困倦。入肾则加虚。但当以药磨化 
之。为微有食伤也。若重伤则须下之。不下则成癖也。若实食在内。乃可下也。下毕补脾必愈。随其虚实。无 
不效者。乙所用药。其方在本集载之。 

卷九吐泻论(附)
冷热吐泻
属性:吐泻在五月中以后。身壮热者。此热也。小儿脏腑中十分中九分热。此因伤热乳。或胃热入内。吐乳不消。 
泻深赤色。宜与解热。钱乙用玉露散。 
吐泻在六月中以后。身大温而似热。脏腑中六分热。四分冷也。 
呕吐乳食不消。泻色黄多白少似褐。或食乳。或不食乳。宜少补脾。而大解热。钱乙少用益黄散。多用玉露散。 
更宜审察冷热。如儿大热。泻色赤黄者。此热多。根据五月中后治之。昔钱乙治广亲北宅四大王宫五太尉。六月中 
吐泻。米谷不化。众医用温药。一日而加喘吐不定。乙曰。当用凉药治之。谓伤热在内也。众医皆言吐泻多而 
米谷不化。当补脾胃。何得用凉药。王信众医。又用补脾温药。乙曰。不可服。此三日外必腹满身热。饮水吐 
逆。三日外一如所言。谓六月热甚。伏入腹中。而令引饮。热伤脾胃。即大吐泻。他医又行温药。即上焦 
亦热。故喘而引饮。三日当死。众医不能治。复召乙。乙见有热证。以白虎汤三服。更以白饼子下之。一日减药 
二分。二三日又与白虎汤二服。四日用石膏汤。及旋复麦门冬黄芩脑子牛黄天竺黄茯苓。以朱砂为衣。竹叶汤下 
五丸。热退而愈。乙所用方。本集载之。 
吐泻在七月中以后。身温。脏腑中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昏睡露睛。唇 
白。多 而不渴。钱乙于食前令多服补脾益黄散。于食后少服解热玉露散。更宜相度冷热。若身大温。泻后黄 
者。根据六月中以后为治也。昔钱乙治广亲七大尉七岁吐泻。是时七月。其证全不食而昏睡。睡觉而闷乱。哽气干 
呕。大便或有或无不渴。众医疑睡。作惊治之不愈。乙曰。当先补脾而后退热。与使君子丸补脾。石膏汤退热。 
次日以水银硫黄二物末之。生姜水调下一字。乙曰。凡吐泻。五月内九分下而一分补。八月内十分补而无一分 
下。此皆是脾虚泻。医妄治之。至于虚损。下之即死。故只当补脾。若以使君子丸恐缓。已又留温胃益脾药止 
之。有一李医问曰。何食而哕。乙曰。脾虚不能食。津液少即 逆。又曰。何泻青褐水。乙曰。肠胃至虚。冷极 
故也。乙治而愈。其方本集载之。 
吐泻在八月中以后。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 泻青褐水。钱乙只用益黄散补脾。不可下。 
吐泻所论冷热时月。此钱乙以中原之地言也。今较之江浙。则气候不同。今江浙之地。二三月尚寒。四五月 
温暖。六月入伏之后才热。七月热盛。八月热尚未退。虽冬月晴多便暖。虽夏月阴多便寒。不可概以中原冷热时 
候。便为定论。经所谓东西南北之异地。温凉寒热之异宜。况每岁寒热。自随时令早晚。难以拘定月日也。候之 
者 
乘其至也。谓至其热则从热治。至其温则从温治。至其寒则从寒治。至其凉则从凉治。此乃随四时之气。各适其 
宜。 
吐泻于夏秋大热之时。伏暑伤冷。则心藏烦躁。小便不利。清浊不分。阴阳二气相干。名曰气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