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0-本草经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出欲死者。为末水丸。治软脚病。 

卷二草部下
【益母子】
内容:气微温。味辛甘。无毒。主明目益精。除水气。久服轻身。 
益母气微温。禀天初春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甘无毒。得地金土之味。入手太阴 
肺经 
、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肝为藏血之脏。脾为统血之脏。辛甘益血。目得血则能视 
。所以明目。脾者阴气之原也。肺者津液之原也。甘辛能润。所以益精。脾者为胃行津液者 
也。肺者相传之官。通调水道者也。辛甘益脾肺。则津液行而水道通。所以除水气。久服益 
肝脾肺。肺主周身之气。脾主周身之血。肝为生生之脏。以生气血。气血生。生长旺。自然 
身轻矣。(茎)主疹痒。所以可浴儿也。 
制 方: 
益母子童便煎服。能下死胎。同川芎、归身、白芍、生地、杜仲、阿胶、续断丸。安胎 
止痛 
。同生地、白芍、麦冬、青蒿、五味、阿胶。治胎漏下血。 

卷二草部下
【红花】
内容:气温。味辛。无毒。主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 
亦主蛊毒。 
红花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 
经。 
气味俱升。阳也。肝为藏血之脏。生生之经。产后血晕口噤者。产后则肝血不藏。肝枯则风 
炽。所以血晕而口噤也。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红花辛温润血。所以主之。腹内恶血不 
尽绞痛。胎死腹中。皆血寒不行。不能养肝之故。红花辛温。活血畅肝。所以主之也。并酒 
煎服者。借酒活血润血之力也。亦主蛊毒者。辛温则散而毒可解也。 
制 方: 
红花煎汁和童便服。治胞衣不下。产后血晕。同当归、生地、牛膝、白芍、益母、川芎、 
延 
胡索。治产后恶血不尽。 

卷二草部下
【香附】
内容:气微寒。味甘。无毒。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令人益气。长须眉。(醋炒) 
香附气微寒。禀天深秋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 
。气降味和。阴也。胸中者肺之分也。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气。气滞则热而皮毛焦。香附 
甘寒清肺。所以除胸中热而充皮毛也。久服令人益气者。微寒清肺。肺清则气益也。须眉者 
血之余。脾统血。味甘益脾。脾血盛。所以须眉长也。 
制 方: 
香附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毛。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炒黑则止血。童便炒则入血 
分补 
虚。盐水炒则入血分润燥。青盐炒则益肾。酒炒则行经络。醋炒则入肝。姜汁炒则化痰饮。 
同 
参、术则补气。同归、地则补血。同木香则去滞。同蔻仁则理气。同沉香则降气。同川芎、 
苍术则解郁。同栀子、川莲则降火。同茯神则交心肾。乃十二经气分之要药也。童便炒为末 
。醋汤服。治血崩。同茯神、甘草。治气逆。同沉香、砂仁、甘草。治痞胀噫酸。同砂仁、 
甘草。治一切气滞症。同乌药、甘草。治一切心腹刺痛。同茯神、甘草、橘红。治妇人血滞 
气虚之症。 

卷二草部下
【贝母】
内容:气平。味辛。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去心糯米炒) 
贝母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阳明燥 
金大 
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伤寒烦热者。伤寒有五。风寒湿热温。而风与热。乃阳盛 
之症。阳盛所以烦热也。贝母气平则清。味辛润散。故主之也。淋沥者膀胱有热也。邪气者 
热邪之气也。膀胱以气化为主。贝母味辛润肺。肺乃主气之脏。肺化则气润及于州都。小便 
通而不淋沥矣。其主疝瘕者。肺气不治。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湿热之邪。聚结 
成疝成瘕。贝母气平。可以通调水道。味辛可以散热结也。大肠之脉。其正者上循咽喉。火 
发 
于标。乃患喉痹。痹者闭也。其主之者。味辛气平。能解大肠之热结也。肺乃津液之腑。主 
乳难者。味辛能润。润则乳自通也。肺主皮毛。味辛气平。则肺润而皮毛理。可愈金疮也。 
风痉者。风湿流于关节。致血不能养筋而筋急也。贝母味辛。辛则散风湿而润血。且贝母入 
肺。肺润则水道通而津液足。所以风湿逐而筋脉舒也。 
制 方: 
贝母、姜汁丸。治忧郁不伸。同浓朴丸。化痰降气。同知母、牡蛎末。猪蹄汤调服。治 
乳汁 
不下。专末。治吐血衄血。吹鼻中。治吹乳作痛。同知母、前胡、麦冬、葛根、甘草。治伤 
寒烦热。同陈皮、前胡、石膏、知母、麦冬、竹沥。治痰疟。同白芷、白蒺藜。治郁症乳痈 
。 

卷二草部下
【葶苈子】
内容:气寒。味辛。无毒。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炒用) 
葶苈子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辛无毒。 
得地 
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症瘕积聚结气者。气结聚而成积。 
有形可征者谓之症。假物成形者谓之瘕。葶苈入肺。肺主气。而味辛可以散结也。小肠为受 
盛之官。饮食入肠。寒热之物。皆从此运转。如调摄失宜。则寒热之物积矣。葶苈气寒可以 
去热。味辛可以散寒。下泄可以去积也。破坚者辛散之功。逐邪者下泄之力。十剂云。泄可 
去闭。葶苈是也。肺者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葶苈入肺入膀胱。辛寒下泄。所以通利也。 
制 方: 
葶苈炒成末蜜丸。大枣同煎。治肺痈喘急。及支饮不得息。同枣肉丸。治通身浮肿。专 
酒浸 
。治腹胀积聚。 

卷二草部下
【元参】
内容:气微寒。味苦。无毒。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蒸 
晒) 
元参气微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气味俱降。阴也。腹中者心肾相交之区也。心为君火。心不下交于肾。 
则火积于上。而热聚肾为寒水。肾不上交于心。则水积于下而寒聚矣。元参气寒益肾。味苦 
清心。心火下而肾水上。升者升而降者降。寒热积聚自散矣。女子以血为主。产乳余疾。产 
后诸症以产血伤也。心主血。味苦清心。所以主之。补肾气者。气寒壮水之功也。令人明目 
者。益水可以滋肝。清心有以泻火。火平水旺。目自明也。 
制 方: 
元参同生地、甘菊、蒺藜、杞子、柴胡。能明目。同贝母、连翘、甘草、花粉、薄荷、 
夏枯 
草。治瘰 。同升麻、甘草。治发 咽痛。同知母、麦冬、竹叶。治热病燥热烦乱。 

卷二草部下
【天花粉】
内容:气寒。味苦。无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天花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无毒。得地南 
方之 
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心火内烁。则津液枯而病消渴 
。膀胱主表。火盛则表亦热而身热也。其主之者。苦寒可以清火也。心为君火。火盛则烦满 
大热。其主之者。寒以清之。苦以泄之也。火盛则阴虚。补虚者。清润能补阴虚也。阴者中 
之守。安中者苦寒益阴。阴充。中有守也。其主续绝伤者。血为阴。阴虚则伤。阴枯则绝。 
花粉清润。则虚者滋。枯者润也。实名(栝蒌)。甘寒之性。能解阳邪。所以主伤寒阳邪结 
胸 
也。 
制 方: 
花粉同川莲。治心火乘金消渴。同人参、麦冬。治肺津枯消渴。同麦冬、竹叶。治心火 
烦渴 
。实同川莲、枳实。名小陷胸汤。治伤寒结胸。 

卷二草部下
【牛蒡子】
内容:气平。味辛。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一名恶实酒蒸拭净焙) 
牛蒡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甘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 
于升 
。阴也。牛蒡气平清热。味辛散郁。郁热清。则目得血而能视矣。所以明目。中者阴之守也 
。人身阴阳。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气下降则阴生。所以补中也。风伤于卫。卫附皮 
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则皮毛解散。所以除风伤也。 
制 方: 
牛蒡同紫草、犀角、生地。治痘血热不出。同桔梗、甘草。治风热咽痛。 

卷二草部下
【甘菊花】
内容:气平。味苦。无毒。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