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内经博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风热也。弗治。脾又传之肾。名曰疝瘕。疝瘕聚气而痛之。名少腹冤热而痛出白。冤热。烦热也。邪聚下焦。溲出白 
浊。以热结不散。亏蚀真阴。如虫之吸血。故名曰蛊。然此犹可及治也。弗治。肾传之心则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螈。 
心主血脉。心病则血燥。故筋脉相引。手足挛掣。是以螈名。邪气至心。其病已极。使天千一周。则五脏之气皆息。故 
死。此病之次也。 
有病 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此病在肾。名为肾风。如有水状。谓 然浮 
肿。似水而非也。脉大者。阴虚也。脉紧者。寒气也。身无痛。形不瘦者。邪气不藏。不在表也。肾邪反克于脾。故不 
能食。肾既克脾。势必至犯心。犯心则神气失守。故善惊。惊而心气痿弱。不能复。是水火俱困矣。故死也。 
有内伤而适与风邪会。因加而发者。不离屏蔽而病。此皆常有所伤也。或伤湿而留于分肉血脉。或堕恐恶血。留而 
不去。或卒然喜怒不节。则气有所逆。或饮食失宜。则内有所伤。或寒温不时。致腠理闭而卫气不通。其开而冒露于风 
寒。则邪在前。风寒继之。二者相值。则血气凝结。故为寒痹。其或有因热而汗出受风者。虽非外感之贼风。而邪气因 
加而发。亦所谓合邪也。 
邪气伤人。各有所入。要归于三部。三部之风。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至于淫佚不可胜数。然受病之始。只此三部。故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 
能独伤人。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以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分为三员。 
寒 按内经风门所述病机。委曲详尽。理宜复有寒门以悉病源。今书止存热病一章。且以为热病者。皆伤寒之类。 
以为类伤寒。则知前此有正伤寒可知。缘其所失三卷。与奇恒六十首者。并失之。后人见仲景法与热病不合。而所以治 
寒者。亦不止传经。盖仲景时必见全书。而叔和不察。遂以热病条冠仲景伤寒之首。而以传经之法。混乱诸条。由今于 
本经散见者。有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风邪篇曰。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此岂 
在传经之例。宁谓风然而寒独不然欤。仲景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亦阴阳俱紧者。名曰 
伤寒。此与气盛身寒。得之伤寒合符。寒为阴邪。故不能即热。寒令气逆。故体痛呕吐以营中寒。故脉阴阳俱紧也。又 
曰。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观此则奈何以热病一条冠伤寒哉。叔和不 
能述仲景而以己意乱其文。引此条以压之。使后人不知内经之文亡。而仲景补之之妙。岂非千载之罪人乎。 
热 热病一门。帝问以为伤寒之类。其非谓伤寒止于热病。特帝以热起见而问伤寒之变热者耳。盖六日遍六经者。 
热之势盛而易于入经者也。热病不止伤寒。而以伤寒为重。故首举六经传变之条。然伤寒变热为有阳气。热虽盛不死。 
此见伤寒之未变热者。阴寒惨毒不可言无事。况两感于寒则表里阴阳俱受哉。后人又有言两感不死而可以有治法者。以 
此人内伤极重。适与外感寒会故如是耳。然亦危矣。若真两感则必无治法也。 
有热胜而阴虚。正气虚不能胜热者。病亦死。内经曰。有病温。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阴气不守而阳邪入之。则阴已散越。故曰阴阳交。又有汗出复热不能食。脉躁盛狂言。此亦死。 
盖汗生于精。精生于谷。令邪气争而得汗。是精胜也。精胜当能食而不复热。乃辄复热者。邪胜也。邪胜不能食。是精 
无裨也。如是而脉躁盛。狂言。脉不胜病。故躁盛。失言故狂言。所谓见三死而不见一生。何以生耶。 
热病其脉色相胜。见真阴不守。病若两感者亦必死。为其无内也。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其荣颧 
者。太阳热。赤色当见于颧。而荣未交。以伤卫而未及于营。其时若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盖其所以然者。 
太阳之脉浮。厥阴之脉弦而细。以病言。太阳为头痛腰脊强。厥阴为烦满囊缩。今以太阳热病。与厥阴争见。此为阴阳 
俱病。夫六经热病之序。始太阳。终厥阴。今始终争见。故当不及期而死。 
热病。内连肾。外见少阳之脉色。少阳之脉色。荣颧颊前。此热病也。荣未交。可得汗而已。若与少阴脉争见者。 
死期不过三日。热病连肾。本经连肾也。其热之脉色荣颊前。是少阳外见。汗之可已。而独与少阴脉争见。夫少阳之脉 
弦。少阴之脉沉微。与上条皆所谓阳病见阴脉也。厥阴作晦明。少阴主里。二阴为阴之根柢。两阴脉见于热病。则真阴 
绝矣。真阴绝则不待行其经尽之三日者。半期也。 
五脏热病。在经不已而犯及脏。则脏病见。脏病见遂有死期。如肝热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厥阴之热。起于 
下焦。故小便先黄。上逆于腹。故必致腹痛筋弛。故多卧。火生于木。故身热。此厥阴之在经者也。不已则邪入于脏。 
于是邪正相胜而争。气争于肝则肝气乱。故狂言而惊。以肝病主惊骇也。肝脉布胁。故胁满痛。热极阳胜而淫于四末。 
故手足躁扰。其邪乘土犯胃。则胃不和而卧不安。此则肝病甚矣。庚辛死者。邪进而胜正败于克也。 
心热病。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夫心主血脉。心为血养则不热。不热则心 
脉恬和而得下交于足三阴。今心气热则火独上炎。其下行于阴之脉皆逆而上。故下虚而生脉痿。凡四肢关节之处。其枢 
折而不能提挈。足胫纵缓而不能任地也。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脾热。热必上行。令阳明经之在头面者必先病。此头重颊痛也。 
烦心者。脾热及胃及心也。颜青者。木邪胜而见侵于阳明之部也。脾燥不运。则胃亦不和。故欲呕。身热者。一身之肌 
肉热也。热至此。则热淫所胜而乘肾。故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腹满泄者。土壅故满。协热故泄。两颔痛者。阳明络也。 
若逆甚。甲乙死。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肺主皮毛。热则畏寒。故起毫毛。恶风寒。肺络胃。中焦 
热入胃。故舌黄。身热。至热甚而与脏气争。则气逆喘咳。痛走膺背。且不得太息。头痛不堪。盖喘逆在肺。则肺气不 
得下行。而三阳俱壅于上。故痛苦不堪也。又汗出而寒者。以热邪在肺。皮毛不敛也。 
肾热病者。先腰痛 。苦渴欲饮。身热。热至于肾。其热深矣。水失其职。必先见其部。腰与 。肾部也。无水 
故腰痛 。热而虚则必引水自救。故苦渴欲饮。身热阴铄而营热也。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 。足下热。不欲言。 
其逆则头痛员员澹澹然。戊己死。盖热争则外及于表之太阳。故项强痛。内甚于里之少阴。故 寒且 。此 复加以寒 
者。阴无气以充也。足下热者。热起涌泉。水空之候也。不欲言者。丹田之气不赡也。员员澹澹。无所根据薄之貌。阴虚 
无气。伤及心神也。 

卷之四述病部下
厥逆痹病第五
属性:厥 厥之有寒热者。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人之阴阳元气皆起于下。故少阴之上。名为太阳。 
以真阳之生本于阴也。太冲之地。名曰少阴。以真阴之归根在肾也。夫阳气自上而下。今衰于下是不下矣。不下是寒独 
治也。阴气自下而上。今衰于下是不上矣。不上是阳独胜也。然阳胜而又必起于下者。足五指之表为三阳之所起。而足 
下足心。又为三阴之所聚。足心则少阴肾之涌泉也。阴气既衰而阳胜。阳乘阴位。故热厥必从足下也。凡人病阴虚者。 
足心必热。此其证也。寒厥起于足下。久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以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阳气衰则 
阴气胜。阳不胜阴。其厥反从阳分而上。故必超于五指而上寒至膝。然其寒也非从外入。皆由内而生也。凡人病阳虚者。 
必手足多寒。皆从指端始。此其症也。顾二厥之成。 其由则皆以阴虚。寒厥之故。以其人质壮。秋冬夺于所用。既于 
阴盛时多欲不休。以夺质中之精气。则精虚于下。而其气将取足于上。是以下气上争。上而不下。故不能复其阳气。于 
是气去则阳虚。寒气因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