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暑毒躁闷。甘露丸方
寒水石(火 候冷夹绢袋盛井底浸七日取出令干研四两) 天竺黄(半两) 马牙(硝
研
二两) 甘草
上五味。为末,糯米粥丸鸡头大,每服一丸,生姜蜜水磨下。
治暑毒。抱龙丸方
黄芩(去黑心) 大黄(锉炒) 黄药子 生干地黄(焙) 蓝根 甘草(炙锉各一两)
雄黄(研半两) 龙脑(研) 麝香(研各一钱)
上九味。为细末,牛胆汁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冷盐汤嚼下。
治暑毒烦渴狂躁。呕吐头疼,困倦。不灰木散方
不灰木(二两) 滑石 寒水石 甘草(锉各一两) 蓼蓝根(一两半)
上五味。并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用生粟米泔,入沙糖一枣大,同化服,不拘时候
,合时避日色火气。
治暑毒。救生散方
脂麻(新者三两)
上一味。炒令黑色,取出盘内摊冷,碾为细末,新汲水调下三钱匕,或丸如弹子大,新
水化下一丸,凡暑热外不得以冷物逼之,得冷即毙。
治中 ,解暑毒烦躁。冰壶散方
不灰木(烧) 玄精石(生研) 金星石 银星石 马牙硝(生各半两) 甘草(炙锉
一两) 硝石(一分
上七味。各捣研为散,先将甘草铺在铫内,次入诸药,炒良久移放地上,以铫冷为度,
重研过,每服一钱匕,新汲水调下,或生姜汁水调下。
治中热 方
上用生面一匙,沸汤调及半碗,纸盖碗口,少时微热呷之,大效。
卷第三十四中门
中闷绝
属性:论曰中 之病,令人闷绝者,热毒伤脏也。盖心脏神而恶热,若冒触暑毒,蕴蓄于五脏
,则阴阳不能升降,经络不得宣通,故奄然闷绝,然真脏未坏,救疗有方,得气宣通即苏,
亦不可待其自苏,又不可犯冷,若外犯冷,则与热气相拒,气愈不通而毙矣。
治热 欲死闷乱方
生地黄(洗捣取汁一盏)
上一味。旋旋灌之。
治中暑毒热 不省方
白面不拘多少
上一味。用热汤调二钱匕灌之。
治中热 不省方
大蒜(不拘多少去皮捣烂)
上一味。用新水调匀灌之。
治中热 不省方
上以泥周绕 人脐,使三四人溺其中,亦可屈革带,或扣漆碗底,或脱车 ,安着脐上
,令溺不使流去。然此谓路途无汤可用,乃令人溺取温,若有汤不必溺也。仲景云泥及车
,盖此物必冷。 人忌冷,若得热汤和泥,及火烧车 ,方可用也。
又方
上取生菖蒲,不拘多少,捣绞取汁,微温一盏灌之。
又方
上先掘地作坑,取蜜半盏倾坑中,以新汲水两盏投之,搅匀澄取浆一盏灌之。
又方
上以物斡开口,暖汤徐徐灌之,仍少举其头,令汤入腹即苏。
又方
上取生蓼不拘多少,用水浓煮,绞汁一二盏灌之。
治中热 死方
上取路上热尘土,以壅其心,冷复易,候气通乃止。
治热 欲死闷乱方
上以口嘘其心上,便捣地黄汁一盏灌之,仍灸两乳头各七壮。
治中热 垂死。陈橘皮汤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干姜(炮) 甘草(炙)
上三味各等分,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五七沸去滓,稍稍令咽,勿顿与之
,以苏为度。
治中 垂死。备急救生丸方
干姜(炮) 甘草(炙) 黄药子 板蓝根(各四两) 犀角(镑一两)
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热汤化服、立效。
治中热则精神冒闷。黄连散方
黄连(鸡爪者不拘多少去须)
上一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浓煎灯心汤调下,得溲则愈。盖心恶热,苦入心,热传
小肠,则气下通,故得溲则愈,灯心通利小便故也。
治中暑 毒,闷乱昏沉。凝水石丸方
凝水石(瓶子内烧过如粉) 干姜(烧灰各一两) 甘草(炙三钱) 甜硝(半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生姜汤化下。
治中暑毒,闷乱不省人事。万金散方
硫黄(研) 蛤粉(各一两)
上二散。研为细末,每服一钱匕,新汲水调下。
治中 冒闷吐逆头痛,出冷汗。玉珠散方
硫黄(舶上者) 滑石(色白者) 凝水石(烧各一两)
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艾汤调下。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诸疟统论
属性:论曰夏伤于暑,秋成 疟。该于时而作也。方夏之时,阴居于内,暑虽入之,势未能动,
候得秋气,阳为之变动,汗出遇风,乃成此疾,故曰 疟。皆生于风,蓄作有时,其气阴阳
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巨阳虚
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
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
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令人汗孔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于浴,
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
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其间日作者,其气之所舍深也。其作之早晏者,随风府日下一
节也。是以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但热无寒,又或本于痰,或本于瘴,或本于鬼神,
或本于邪气,大概外传经络,内入五脏,证既不同,治法亦异。治疟者不辨阴阳虚实,概以
吐药投之,有非痰实而真气受弊者固多矣。内经论五脏诸经之疟,本以刺法补泻,其寒热先
后,与夫发止早晏,又皆不同,明邪气所传,不可一概论。今备载诸证,参以治法之轻重,
要在随证而治,庶乎无一曲之蔽也。
卷第三十四疟病门
寒疟
属性:论曰寒疟之状,内经所谓先寒后热。病以时作是也。盖伤暑汗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
凄沧之水寒,其气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其证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
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饮冷是也。
治寒疟先寒后热,头痛不可忍,热极即汗出烦渴。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汤浸焙炒一两) 羌活(去芦头半两) 甘草(炙锉) 半夏(汤洗七遍焙) 干
姜(炮) 芎 细辛(去苗叶) 麻黄(去根节) 高良姜 本(去苗土) 桂(去
粗皮各一分)
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寒疟。神效槟榔汤方
槟榔(锉) 桂(去粗皮) 常山 陈橘皮(汤浸去白炒) 甘草(炙锉各等分)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酒半盏,水一盏,煎至一盏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寒疟不瘥。橘皮散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牡蛎(熬三分) 桂(去粗皮) 常山(各半两)
上四味。为细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未发前并三服。
治疟先寒战,寒解即壮热。鳖甲常山酒方
鳖甲(去裙 醋炙一分) 淡竹叶(一两) 常山 甘草(炙锉各三分)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酒半盏浸药,盖于地上一宿,次日添水一盏,煎至七分
去滓,未发前温服,得吐为验。
治疟寒多热少。柴胡桂姜汤方
柴胡(去苗四两) 桂(去粗皮)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栝蒌根 牡蛎(熬) 甘
草(炙锉) 干姜(炮各二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初服微烦,汗出即愈
治寒疟。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焙) 云母(烧一昼夜) 龙骨(各一两)
上三味。为细散,每服半钱匕,未发前浆水调下。
治寒疟。草豆蔻饮方
草豆蔻(去皮) 高良姜 常山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分)
生姜(半分) 淡竹叶(一握) 黑豆(五十粒)
上八味。 咀如麻豆,即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未发时通口分温二服。
治寒疟。牡蛎汤方
牡蛎(熬) 麻黄(去根节各四两) 甘草(炙锉二两) 蜀漆(洗去腥焙三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七,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未发前温服。
治寒疟胸满。人参汤方
人参(半两)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出汗一分) 干姜(炮一两) 阿魏(三分酒浸去
砂石面和作饼炙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寒疟。乌梅丸方
乌梅肉(炒) 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研) 常山 豉(炒各三分) 升麻 肉苁蓉(酒
浸切焙) 桂(去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