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雅连(酸枣仁同炒) 制半夏 竹茹(盐水炒) 知母 茯苓神 炒枳实 上濂珠(三分) 川贝母(五分二味
研末调服)
廉(右) 胆胃不降,水火不能交合。不寐眩晕,足膝软弱。下虚上实,图治不易。
人参须 广皮 茯苓神 炒牛膝 龙齿 炒竹茹
制半夏 枳实 煨天麻 金毛脊 夜交藤 杜仲
又 阳气时升时降,不寐时重时轻。法不外乎交合水火,熄肝化痰。
人参须 砂仁 炒枣仁 茯苓神 钩钩 炒枳实
橘皮 龙齿 制半夏 天麻 上徭桂 川连(二味研末饭丸)
某 体丰多湿,湿土生痰,痰盛则水火之升降被阻而为不寐也。
制半夏(三钱) 橘皮(一钱) 炒竹茹(一钱) 龙齿(三钱) 焦秫米(二钱) 枳实(一钱)
茯苓神(辰砂拌各二钱) 夜合花(三钱) 远志(甘草汤拌炒五分)
杨(左) 肾水不足,耳常虚鸣,寤难成寐,痰多欲咳,行动气辄上逆。肾虚水火不能相济,火越于上,炼液
成痰,所以痰多而欲咳也。拟升降水火,兼化痰热。
朱茯神 夜交藤 川贝母 冬瓜子 炒枣仁 龙齿 海蛤粉 天花粉 天
王补心丹(五钱绢包入煎三钱开水先服)
又 寐得稍安,耳鸣腰背酸楚,稍涉劳 ,遗精复发,多思妄虑。皆由肾水不足,肝木上升太过,胆木决
断无权。拟滋肾养肝,交合心肾。
生龟板(六钱) 茯神(三钱) 龙齿(三钱) 浓杜仲(三钱) 沙苑(盐水炒三钱) 豆衣(三钱)
大生地(四钱) 炒枣仁(二钱) 生牡蛎(六钱) 川贝母(二钱)
又 阴虚气弱,气不运旋。阴柔之药,尚觉呆滞,宜以退为进。
大生地(砂仁炙四钱) 新会皮(一钱) 炒枣仁(二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 潼沙苑(三钱) 生山药
(三钱) 茯苓神(各二钱) 沉香曲(二钱炒) 浓杜仲(三钱) 生熟谷芽(檀香汤炒各一钱五分)
又 滋水宁神,脉症相安。前法扩充之。
大生地(砂仁炙四钱) 潼沙苑(盐水炒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神(三钱) 生牡蛎(四钱) 柏子
霜(二钱) 炙龟板(四钱) 炒枣仁(二钱) 甘杞子(三钱) 浓杜仲(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上广皮(一钱) 女贞子(三钱酒蒸)
又 神能守舍,而肺感风邪,咳虽不甚,咽痒痰出不爽。药宜以退为进。
杏仁泥(三钱) 川贝母(二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冬瓜子(三钱) 茯苓(
三钱) 桔梗(八分) 桑叶(一钱) 生梨肉(一两) 枇杷叶(四片)
某 大病之后,元气未复。兹以惊动肝胆,心悸少寐。脉细左弦。宜宁神以潜阳气。
人参须(另煎冲一钱) 于术炭(一钱五分) 炒枣仁(二钱) 茯苓(重辰砂拌三钱) 白归身(二钱)
龙齿(三钱) 川断肉(三钱) 炒牛膝(三钱) 浓杜仲(三钱) 炒白芍(一钱五分) 橘皮络(各一钱)
左 身发 疹,竟夜不能交睫。此痰湿热蕴于胃中,胃不和则卧不安。
龙齿 山栀 竹茹 制半夏 僵蚕 赤白苓
地骨皮 丹皮 知母 炒枣仁 广皮
周(左) 肾本封藏不固,秋冬收藏之令,阴气不能收摄,辄痰多咳嗽。兹以外感湿热之后,痰多咳甚,寤
难成寐。脉象弦滑。此由病后湿化为痰,痰在胃中,则胆寒肝热。拟化痰宁神。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广橘红(一钱) 夜交藤(四钱) 陈胆星(
六分) 炒枳实(一钱) 炒枣仁(二钱) 炒苏子(三钱) 竹沥(七钱) 姜汁(少许)
又 化痰和中,以温胆气,寐得稍安,痰亦略少。再降胆胃而蠲痰饮。
陈胆星(四分) 炒枳实(一钱) 炒苏子(三钱) 广橘红(一钱) 云茯苓(三钱) 旋复花(二钱绢包)
炒枣仁(二钱) 炒于术(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远志肉(五分)
杨(左) 阳升不潜,介类所以潜阳,升水即以降火,投剂之后,竟能安睡。肾为封藏之本,腠理不密,动辄
多汗。偶或遗泄,即发腰痛,以腰为肾府也。恶寒两足尤甚。阳甚于内,逼阴于外,自觉汗者,非真汗也。自
幼头痛目疾,禀先不足。久坐尾闾作痛,尾闾为督脉起处,肾虚则空及奇脉,亦属定理。但痰湿素盛,宜
从阴柔药中,参以和平蠲饮。
大熟地(八两) 粉丹皮(一两) 夜交藤(二两) 炙绵 (三两) 白茯苓(三两) 大生地(四两)
潼沙苑(盐水炒二两) 浓杜仲(二两) 金毛脊(去毛切二两) 制半夏(一两五钱) 白归身(一两酒炒) 杭白
芍
(三两酒炒) 海蛤粉(三两包) 生山药(一两) 甜广皮(一两) 川贝母(一两) 生鳖甲(十两) 枣仁(炒
研一两) 鸡头子(一两) 龙齿(二两) 生牡蛎(八两) 奎党参(三两) 炒于术(二两) 女贞子(一两
酒炒) 甘杞子(二两)
以清阿胶三两,龟板胶六两,酒化收膏。
黄(左) 头目昏蒙,恶心胃钝。连宵不寐阳升不平,胃土失和。治以和胃熄肝。
制半夏(一钱五分) 上广皮(一钱) 炒秫米(二钱包) 茯苓神(各二钱) 炒竹茹(一钱) 龙齿(三钱)
白蒺藜(三钱) 炒枣仁(二钱) 夜交藤(四钱)
又 寤不成寐,头目昏蒙。皆由真水不足,水不济火。前法再扩充之。
炒枣仁 辰茯神 杞子 柏子霜 辰麦冬 珍珠母 辰灯心
又 寐得稍安,而水火不易交接。再参升降水火法。
朱茯神(三钱) 夜交藤(四钱) 川雅连(三分) 焦秫米(二钱) 辰灯心(三分) 炒枣仁(二钱)
龙齿(三钱) 上徭桂(去粗皮研后入一分五厘) 制半夏(一钱五分)
李(左) 向有肝阳,兹以情志拂逆,更兼一阳来复,肝阳上升,连宵不寐。症属内因,急宜开展襟怀,以遂
其肝木条达之性。
枣仁(炒研二钱) 龙齿(一钱) 白芍(一钱五分) 石决明(四钱) 夜交藤(四钱) 朱茯神(三钱)
甘草(三分) 柏子仁(三钱去油) 朱砂安神丸(三钱开水先下)
二诊 上升之阳渐平,寤得成寐。然肝体已虚,再从下柔养。
龟板 白芍 生熟草 黑豆衣 夜交藤 生地 茯神 女贞子 粉丹皮 谷芽
朱(左) 咸寒育阴,苦泄降火,连宵得寐,遗泄未来。药既应手,宜再扩充。
枣仁(胆汁炒二钱) 龙齿(四钱) 龟甲心(炙先煎六钱) 珍珠母(醋 ) 半夏(胆汁炒二钱)
生牡蛎(四钱) 丹皮(二钱) 桑叶(七分) 百合心(辰砂拌四钱) 朱砂安神丸(二钱开水先下)
王(右) 隔宿之事,尚能记忆,神不昏也。神既不昏,而终日酣眠,呼之不应,断无如此睡状也。面青,脉左
大,舌无华。此中气无权,阳气尽从上冒,则肾阴不能上交,阳气浮而少阴病矣。金匮惟少阴有但欲寐
之条,兹用桂枝汤以和阳,参介类潜伏,但阴不与阳交,阳不与阴接,再进一层,即是阴阳脱离之局,可忧者在此。
桂枝(七分) 杭白芍(三钱炙甘草三分煎汁拌炒) 龙齿(三钱) 左牡蛎(七钱) 制半夏(二钱)
老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二诊 蒙昧稍清,面青较退,左脉稍敛,而仍神迷如睡,时带错语。阳气上冒未平,炼液成痰,神机愈蔽。
拟潜阳之中,参开郁化痰,必得绩效,方能许治。
桂枝(三分白芍一钱五分同炒) 左牡蛎(一两) 郁金(五分磨冲) 香附(研一钱五分) 炒范志曲(一
钱五分) 茯苓(五钱) 龙骨(三钱) 炒枳实(一钱) 橘红(一钱) 淮小麦(七钱)
三诊 阳气稍潜,上则耳鸣大减,下则大便通行,坎离稍济,蒙昧略清,面色青晦稍退,舌稍华泽。惟中
脘尚觉作痛,右关脉稍觉沉实。中虚宿垢未清,阴阳稍通,坎离仍未互抱。拟从阳引阴,从阴引阳,仍参
磨滞之品,合于胃府以通为降之旨。
人参须(另煎冲四分) 橘红(一钱) 郁金(五分磨冲) 炒范志曲(一钱五分) 枳实(五分磨冲) 生
香附(一钱五分研) 牡蛎(一两) 茯苓(三钱) 制半夏(二钱) 龙骨(三钱) 孔圣枕中丹(三钱先服)
四诊 蒙混迷睡大退,目光渐觉灵动,面色青晦亦渐转华。其为阳气上冒,不能下交于阴,致少阴之
气不能上承,确然可见。中脘拒按已化,虽属积滞下行,未始非土中之木得泄而然也。惟遍身作痛,良
由营血失于涵养,肝风入于筋络。再用参归桂枝汤出入,仍参介类潜阳。
人参须(另煎冲八分) 川桂枝(三分) 橘络(红花汤拌炒一钱) 龙齿(三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