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斯金纳的长篇大论,罗杰斯回答说这使他感到自己也想做一次讲演。他继续说明自己关于文化的设计——一个重视主观经验的设计,“文化将使人类素质达到极限,一个为人类而非鸽子的文化”。在这一文化中,父母老师和其他人将正确估价个体自身经历的深层理解。(罗杰斯指出他发现这些条件对于心理治疗可以起促进作用。)这些条件提高了个人选择的能力,自我引导、自信、独立适应性、自觉性和创造力。谈到教学,罗杰斯说,这些条件将提供一个自我学习的环境,在其中,学生可以运用现代化资源达到自我选择的目的。重视个体选择和自我决定,“将会产生一个开放的、变化的社会”。
对话逐渐转移到针对有计划控制行为的强化效果的讨论上。罗杰斯认为如果人们意识到强化的作用,强化就会失去效果。斯金纳的回答是否定的,指出即使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受金钱的强化,他也会继续工作谋生。
罗杰斯又举出一个有关计划控制人类行为的论题(他提到斯金纳的《沃尔登第二》一书,书中描绘了一个据行为科学概念虚构的群体):人们被某个景物后的人制定的计划秘密地控制,难道真有那种虚幻缥缈的东西吗?斯金纳的长篇回答包括,当规划一个社区时必须以设计开头。(他似乎暗示罗杰斯对虚幻物质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变化必须由某人制定。)同时他指出全部环境控制对儿童的重要性,自我约束和控制大有发展趋势。当这些行为发展了,就可减少对外界控制的需要。(术语自我约束和控制并不是指来自人本身的约束和控制,而是被限制的行为和其他行为修饰的结果。)另外,斯金纳强调计划应以实验为基础,这样设计也可以检验和改变。
在这一点上,罗杰斯暗示自己和斯金纳在人类潜力尚未被触及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如何实现它才是分歧所在。他回到自己的中心议题,指出“我不能相信任何对人类的研究排除了主观因素后仍是科学”。斯金纳重申他承认内心活动的存在和生活中感情的重要性,但他仍然质问它们是否有决定作用。
随着斯金纳的评价,罗杰斯提出暂停,其后两人回答观众提问。他们的回答扩大了各自先前的评论,也带来了论点的不同方面。最后,两人都作了总结陈述。(所有资料都值得一读。)罗杰斯和斯金纳在继他们1961年的对话后,又坚持工作了20年。他们关于内心经验的基本设想仍然存在分歧。罗杰斯继续强调主观对决定行为的作用,相信我们必须联系基本情感以求充分起作用。斯金纳继续强调环境对决定行为的作用,相信主观经验没有决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同时代的心理学家似乎并不关心罗杰斯和斯金纳关于主观的争辩。目前,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说法,即认知状态(设计、思维、期望、信念等)影响行为。许多理论家、研究者及开拓者都对这一论点作出贡献。这对“认知心理学”的强大趋势极有影响力(见本章后记)。这一倾向相比较于罗杰斯的研究有不同的侧重点,然而,它符合罗杰斯理论即内心主观状态影响行为,而不符合斯金纳的内心状态是结果而非原因的说法。斯金纳相信认知心理代表了错误的倾向,因为它强调行为根源是人而非环境。
今天心理学界认知观点的存在并不证明罗杰斯和斯金纳讨论的主观论题不合适。首先不是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是认知心理学家,部分定位在人文主义或激进行为主义,他们维护着罗杰斯和斯金纳论点的存在。人文主义倾向相信认知心理,忽视基本人类感情和经历对自我构想和现实化的影响,而激进行为主义倾向则挑剔认知心理的设想,即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变化可存在于人本身。第二,不管认知心理学家是否考虑斯金纳针对行为内心决定源设想的挑战,挑战仍然存在。换句话说,主观或精神状态引起行为的论题并未充分解决。第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更多地考虑生活中主观的作用,因为罗杰斯和斯金纳都阐明了立场并作了相反的构想和生动的说明。
第五章 比较、对比、批评和结束评语 批评
评论将以我们已讨论过的三类观点为标准。每个观点的追随者当然会倾向于对其余两个作出某种否定的估价。而且,没有特殊既定注意力的局外人也评论了不同论点。虽然偶尔一些人会为全盘否定而争论,但这种争论似乎有些草率。目前,每一理论都有借鉴之处,无论如何都是复杂的人类行为概念不断发展的结果。接下来是对每个学者的评论。我力求避免过于专业而只是作一般类型的评论。
对弗洛伊德的批评
弗洛伊德并不担心他专业术语和概念中的经验主义特性。因此,他的理论很难得到证实。举例说,怎么能把死亡本能的企图放到合理精确的实验中。它只能从口头说明或行为中推论出来,但这些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自杀或破坏性侵犯行为可以被不同方法解释为与死亡本能无关。模糊概念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很普遍,俄狄普斯情结、固结、焦虑等。这些概念很刺激,但它们极难进行研究(就是说它们缺少必要的具体特性为客观科学研究提供方法)。
弗洛伊德将他自己行为中的信息、来自病人的以及周围世界中的信息联络在一起,建立起他的许多观点。他的观察准确吗?他是否具有足够的客观以避免自己的偏见?他的解释正确吗?可以而且应该对这些问题提出疑问。在缺少更可靠、更客观的证据的如,性行为频繁的人是在发泄本能冲动,并没表现出过多性行为的人就受到压抑,表现出有节制性欲的人是想出了一种在性冲动和道德压抑之间的折衷办法。不论究竟是什么,弗洛伊德理论是为说明而准备的。一个问题出现了,要决定哪种行为最像一系列情况下的结果,光有解释是不够的。强有力的理论应可以说明什么时候和为什么一种特例会出现。精神分析学家使用一般方法来做解释,而这往往是一种令人迷惑的方法。
弗洛伊德把人性作为一个完全受本能驱使的能量系统也是可探究的。把所有的人类行为归结于性欲和攻击性的驱使似乎令人怀疑。这种降压行为理论(指所有行为都是来自于减轻内心压力的需要),与有关人类和低等动物寻求刺激的研究相矛盾。即使是对玩耍中的儿童的随意观察,也能产生有关好奇心是普遍的,追求新鲜感是自然的观点。这些研究和观察的数据并不能从弗洛伊德的论点得到解释,他的观点强调人类要努力获得一种无压力的状态。
最后,那些接纳弗洛伊德论点的人倾向于忽略环境因素作为不同障碍的贡献者的作用。这一现象被行为学家或其他人频繁地记录。对强化,对维持行为的作用的忽视,或是社会状况的作用,例如歧视、搅乱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等都会导致对患者非适当治疗的结果。
对斯金纳的批评
斯金纳经常强调搜集客观科学数据的重要性以及设想要基于这样的证据的重要性。而有数次斯金纳自己也超越试验研究而作了更大空间的设想。在《超越自由与尊严》一书中,他被指出这样做了,他就行为的社会标准做出假想和建议。这些努力应该吗?在动物和人类研究的基础之上,强调独立有机体的行为(主要是在高度管制的情况下),他能否正确地解决巨大领域内的问题,例如整个社会的运转?斯金纳的推理是否太胆大妄为了?他确实揭示了某种行为的基本概念,并有许多数据的支持,这些已证明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机构、教育方针、商业及工业等。但它们是否真能有效地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当时此类问题并未得到充分回答。也许斯金纳的行为概念确实适用于整个人类活动范围,但不是许多人愿意接受他的设想。
虽然斯金纳坚决主张社会应该采取科学手段进行运作,利用行为化的技术解决问题,但他并不能确定这个广泛的社会变化怎样出现。谁将运用能量建立某种强化节制,谁会决定哪种行为应被强化。他关心这些问题,但运用这样的方法,答案有时显得哲学性比实践性强。他不能使那些对基于正确强化的社会变化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的人满意。也许他给予的最好的回答是:那些居于施加影响位置的人,老师、父母、监督员、政府官员等,是运用行为技术的人。可这些又怎么能出现在社会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