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9-本经逢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化。故补气必用人参,补血须兼用之。仲景言病患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下利,身凉 
,脉微血虚,并加人参。盖有形之血,未能即生,希微之气,所当急固,无形生有形也。丹 
溪言∶虚火可补,参、 之属;实火可泻,芩、连之属。后世不察,概谓人参补火,谬矣。 
夫火与元气势不两立,正气胜则邪气退。人参既补元气又补邪火,是反复之小人矣,又何与 
甘草、茯苓、白术为四君子耶。凡人面白、面黄、面青黧悴者,皆脾肺肾气不足,可用也。 
面赤、面黑者,气壮神强,不可用也。脉浮而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弦细微弱, 
结代或右手关部无力,皆可用也。若弦强紧实,滑数洪盛,长大有力,或右手独见脉实,皆 
火郁内实,不可用也。洁古谓喘嗽勿用者,痰实气壅之喘也;若肾虚气短喘促者,必用也。 
仲景谓肺寒而嗽勿用者,寒束热邪壅滞在肺之嗽也。若自汗恶寒而嗽者,必用也。东垣谓久 
病郁热在肺勿用者,乃火郁于内,宜发不宜补也。若肺虚火旺气短自汗者,必用也。丹溪言 
诸痛不可骤用者,乃邪气方锐,宜散不宜补也。若里虚吐利,及久病胃弱虚痛喜按者,必用 
也。节斋谓阴虚火旺吐血勿用者,乃血虚火亢,能食脉强,服人参则阳愈旺,阴愈消,未有 
不引血大脱也。若自汗气短,肢寒脉虚者,必用也。古今治劳,莫过于葛可久,其独参汤、 
保真汤未尝废人参而不用。惟麻疹初发,身发热而斑点未形,伤寒始作,证未定而热邪方炽 
,不可用耳。喻嘉言曰∶伤寒有宜用人参入药者,发汗时元气大旺,外邪乘势而出。若元气 
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致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 
所以虚弱之人必用。人参入表药中,使药得力,一涌而出,全非补养之意。即和解药中,有 
人参之大力居间,外邪遇正,自不争而退舍,亦非偏补一边之意。而不知者,谓伤寒无补, 
邪得补弥炽,断不敢用。而市井愚夫乃交口劝病患不宜服参,医者又避嫌远谤,一切可生之 
机悉置之不理,殊失《本经》除邪气之旨矣。古今诸方表汗用参苏饮、败毒散,和解用小柴 
胡,解热用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攻下用黄龙汤,领人参深入驱邪,即热退神清。从 
仲景至今,明贤方书无不用人参,何为今日医家屏绝不用,以阿谀求容,全失一脉相传宗旨 
。殊不知误用人参杀人者,皆是与黄 、白术、干姜、当归、肉桂、附子同行温补之误所致 
;不与羌、独、柴、前、芎、半、枳、桔等同行汗和之法所致也。安得视人参为砒鸩刀刃, 
固执不用耶。又痘疹不宜轻用人参者,青干紫黑陷,血热毒盛也。若气虚顶陷,色白皮薄, 
泄泻浆清,必用也。故《博爱心鉴》治痘以保元汤为要药。人参得升麻,补上焦之气,泻中 
州之火。得茯苓,补下焦之气,泻肾中之火。东垣交泰丸用人参、皂荚,是恶而不恶也。治 
月闭用四物加人参、五灵脂,是畏而不畏也。痰在胸膈,以人参、藜芦同用,而取涌越,是 
激其怒性也。惟右手独见脉实者,为肺经本有火故不宜用。若右手虚大而嗽者,虽有火邪, 
此为虚火上炎,肾水不足,乃刑金之火,非肺金之火,正当以人参救肺,但须多用方始得力 
,若少用必增胀满。《本经》言,安五脏,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者,以脏气安和 
,心神宁定,当无惊悸昏昧之虑矣。其除邪气者,以甘温之力协诸表药,助胃祛邪,譬诸坐 
有君子,则小人无容身之地矣。缪子《经疏》云∶人参论其功能之广,如《本经》所说,信 
非虚语,第其性亦有所不宜,世之录其长者,或遗其短,摘其瑕者,并弃其瑜,是以或当用 
而后时,或非宜而罔投,或蒙其利反见其害,二者之误,其失则一,使良药不见信于世。粗 
工互腾其口说,岂知人参本补五脏真阳之气者也。若夫虚羸 怯,劳役饥饱所伤,努力失血 
以致阳气短乏,陷入阴分,发热倦怠,四肢无力。或中暑伤气,气无以动。或呕吐泄泻,霍 
乱转筋,胃弱不食,脾虚不磨。或真阳衰少,肾气乏绝,阳道不举。或中风失音,产后气喘 
,小儿慢惊,痘后气虚,溃疡长肉等证,投之靡不立效。惟不利于肺家有热,咳嗽吐痰,吐 
血衄血,骨蒸劳瘵,阴虚火动之候。盖肺者,清肃之脏,真气无亏,则宁谧清净,以受生气 
之熏蒸,而朝百脉,苟纵恣情欲,亏损真阴,火空则发。热起于下,火烁乎上,则肺先受之 
,火乃肺之贼邪,邪气胜则实,实则肺热郁结,为痰嗽痒,而血热妄行,溢出上窍。王好古 
所谓肺热还伤肺是也。若误投之,鲜克免者,此皆实实之误,于人参何咎哉。产山西太行山 
者,名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涌虚人膈上清饮宜之,盐哮用参芦涌吐最妙。参芦涌吐,参须下泄 
,与当归、紫菀之头止血,身和血,尾破血之意不殊。参须价廉,贫乏之人往往用之,其治 
胃虚呕逆,咳嗽失血等证,亦能获效,以其性专下行也。若治久痢滑精,崩中下血之证,每 
致增剧,以其味苦降泄也。其芦世罕知用,惟江右人称为竹节参。近日吾吴亦有用之者,其 
治泻利脓血、崩带、精滑等证,俱无妨碍。如气虚火炎喘呕嗽血,误用转剧。昔人用以涌吐 
者,取其性升而于补中寓泻也,此义前人未发,因屡验而笔之。 

卷一山草部
沙参
内容:甘淡微寒,无毒。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反藜芦。 
《本经》主血结,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 
x发明x 沙参专泄肺气之热,故喘嗽气壅,小便赤涩不利,金受火克。阴虚失血,或喘咳 
寒热及肺痿等疾宜之。《本经》主血结惊气者,因惊气入心,心包热郁而血结也。除寒热者 
,郁热解而寒热除也。补中益肺气者,用以清理脾胃之虚热,则津液复而正气受益矣。洁古 
言,肺寒用人参,肺热用沙参。好古言,沙参性寒,补五脏之阴,总未达轻虚泄热之义也。 
《卫生方》治肺热咳嗽,沙参一味,水煎服之。《肘后方》治卒然疝痛,自汗欲死,沙参为 
末,酒服立瘥。《证治要诀》治妇人白带,沙参为末,米饮服之。盖沙参专开肺气,肺气清 
则木邪散,而疝自除,带自愈矣。时珍云∶人参甘苦而温,其体重实,专补脾胃元气,因而 
益肺与肾,故内伤元气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寒,其体轻虚,专清肺气,因而益肺与肾,故金 
受火克者宜之。此即《本经》补中益肺气之谓,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不可不辨。 

卷一山草部
桔梗
内容:x《本经》名荠 x 
辛甘苦微温,无毒。甘者为荠 ,苦者为苦梗,咬之腥涩者 
为木梗,不堪入药。 
《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x发明x 桔梗上升清肺气,利咽喉,为肺部引经,又能开发皮腠,故与羌、独、柴胡、 
、苏辈同为解表药。与甘草同为舟楫之剂,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伤寒邪结胸胁,则痛 
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肠鸣幽幽。辛甘升发,苦淡降泄,则邪解而气和矣。其主惊恐悸气 
者,心脾气郁不舒,用以升散之也。朱肱用桔梗治胸中痞满,总不出《本经》主治,仲景治 
寒实结胸,同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治肺痈唾脓血,用桔梗、甘草,取排脓而 
清浊气也。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用甘桔汤,取其调寒热通阴气也。《千金方》治喉痹毒 
气,桔梗二两,水煎顿服。加甘草、连翘、荆、防名如圣汤,通治咽喉诸病。桔梗有甘、苦 
二种,甘者曰荠 ,《千金》治强中为病,茎长兴发,不交精出,取其能升解热邪于上也。 
又干咳嗽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亦宜甘以润之。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气郁在大肠,则宜苦以开 
之。甘升而苦降也。此药升降诸气,能入肺使诸气下降,俗泥为上升而不能下行,失其用矣 
。痘疹下部不能起发,为之切忌,以其性升,能阻药力于上,不得下达也。惟阴虚久嗽不宜 
用,以其通阳泄气也。其芦吐膈上风热实痰,生研末,白汤调服二三钱,探吐之。 

卷一山草部
黄精
内容:甘平,无毒。勿误用钩吻,钩吻即野葛,叶头尖有毛钩子,又名断肠草,误服杀 
人。黄精则茎紫花黄,叶似竹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