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9-本经逢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山草部
山慈菇
内容:x金灯花根也。九月开花,朱色,与叶不相见,故又名无义草x 
甘微辛,小毒。 
x发明x 山慈菇攻坚解毒,治痈肿疮 ,瘰 结核等证。紫金锭用之,亦是解诸毒耳。《 
丹方》治面上瘢痕用山慈菇末,和轻粉、硼砂末各少许,先用碱水笔涂患处,次掺上药,太 
乙膏盖,日易一次,俟疙瘩消尽后,以鹰屎白、密陀僧末,蜜水调护,数日勿见风,日效。 
惟眼胞上者不可治,以其眨动不辙也。 

卷一山草部
白茅根
内容:x一名地筋x 
甘寒,无毒。与百脉根相类,百脉根出巴西,他处罕得。 
《本经》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x发明x 甘寒能降除伏热,利小便,止渴。治伤寒呃逆、喘哕,吐衄,便溺诸血。治黄瘅 
,水肿,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但呕吐衄亦有因于寒者,即非所宜。《本 
经》主治劳伤虚羸者,以甘寒能滋虚热,而无伤犯胃气之虞也。补中益气,胃热去而中气复 
,是指客邪入伤中州,渐成虚羸而言,非劳伤本病所宜。昔人考本草功用,言白茅根与百脉 
根相类。今肃州不行岁贡,百脉根无从可得,而止渴去热之用白茅根裕如也。其茅花甘温, 
色白轻虚,力能上升入肺散热止衄,屋上败茅,研敷斑疮湿烂,取其收湿之力也。 

卷一山草部
草龙胆
内容:苦涩大寒,小毒。去芦或酒炒或甘草汤浸一宿用。凡用勿空腹服,令人小便不 
禁。 
《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x发明x 草龙胆苦寒沉降,主肝经邪热,下焦湿热,酒瘅黄肿,目病赤肿,瘀肉,小儿肝 
气,去肠中小虫。盖肝胆湿热,取苦寒以泻之。时珍曰∶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泻肝 
胆之热,正益肝胆之气。但大苦大寒,过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如久服黄连反从火 
化之义。《本经》主骨间寒热,是指热伤肾水而言,热极生风则发惊搐,重则变为痫病,湿 
热邪气之在中下二焦者,非此不除,以其专伐肝胆之邪也。肝胆之邪去,而五脏安和,经脉 
之绝伤续矣。杀蛊毒者,去湿热之患也。凡胃气虚人服之必呕,脾虚人服之必泻。虽有湿热 
,慎勿轻用。 

卷一山草部
细辛
内容:辛温,无毒。产华阴及辽东者良。反藜芦。 
《本经》主咳逆头痛,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x发明x 细辛辛温,上升入手足厥阴、少阴血分,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本经》治咳 
逆,头痛脑痛,善搜厥阴伏匿之邪也。独活为使,治少阴头痛如神,亦主诸阳头痛。诸风药 
用之治风湿痹痛,百节拘挛。去死肌、明目者,取辛以散结而开经脉窍隧之邪也。味辛而热 
,温少阴之经,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辛温能散。故凡风寒风湿头痛、口疮、喉 
痹、 齿诸病用之,取其能散浮热,亦火郁发之之义也。辛能泄肺,故风寒咳嗽上气者宜之 
。辛能补肝,故胆气不足则肝气有余,惊痫眼目诸病宜之。辛能润燥,故通少阴,诸经及耳 
窍闭塞者宜之。又主痰结湿火,鼻塞不利,凡口舌生疮者,用细辛、黄连末掺之。凡血虚内 
热火郁,头痛发热,咳嗽者戒用;以其辛烈耗真气也。细辛辛之极者,用不过五分。 

卷一山草部
杜衡
内容:x俗名马蹄香,又名杜葵x 
辛温,无毒。 
x发明x 杜衡香窜与细辛相似,故药肆以之代充细辛。亦能散头目风寒,下气消痰,行水 
破血。但其气浊,不能搜涤少阴经中之寒,稍逊细辛一筹耳。 

卷一山草部
白薇
内容:苦咸平,无毒。 
《本经》主暴中风,身热肢满,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温疟洗洗,发作 
有时。 
x发明x 白薇咸平降泄,抑阳扶阴,为足阳明经本药,兼行足少阴、手太阴。《本经》主 
暴中风身热肢满,是热郁生风,痰随火涌,故令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气,寒热酸疼,皆热邪 
所致。温疟乃冬时伏邪,至春而发,缪氏《经疏》言,暑邪所伤,秋必发为温疟,恐非经旨 
。《别录》疗伤中淋露者,女子伤犯阴中营血,而成淋露之疾,用以除热益阴,则前证瘳矣 
。下水气利阴气者,总取益阴之功,真阴益而邪水下。性善降泄,故久服利人。《金匮》治 
妇人产中虚烦、呕逆,安中益气,竹皮丸中用之。《千金》治风温发汗后身灼热,自汗,身 
重,多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葳蕤汤中用之。又治妇人遗尿,不拘胎前产后,有白薇芍 
药汤,取其有补阴之功。而兼行手太阴,以清膀胱之上源,殊非虚寒不禁之比也。古方多用 
治妇人者,以《别录》有疗伤中淋露之功也。凡胃虚少食,泄泻及喘咳多汗,阳气外泄者禁 
用。 

卷一山草部
白前
内容:甘辛微温,无毒。 
x发明x 时珍曰∶白前入手太阴,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金匮》治咳嗽而 
脉沉者,用泽漆汤,以中有白前也。《深师》治久嗽上气,体肿短气,倚息不得卧,常作水 
鸡声者,用白前汤。《外台》治久嗽吐血,用白前、桔梗、桑白皮、甘草,皆取其下气耳。 
若虚嗽常哽气者,不可用也。白前较白薇稍温,较细辛稍平,专搜肺窍中风水。非若白薇之 
咸寒,专泄肺胃之燥热;亦不似细辛之辛窜,能治肾肝之沉寒也。 

卷二芳草部
当归
内容:甘辛温,无毒。蜀产者力刚可攻。秦产者力柔可补。凡治本病酒制,有痰姜汁制 
。白者为粉归,性劣,不入补剂。 
《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煮汁饮之。 
x发明x 当归气味俱浓,可升可降,入手少阴、足太阴厥阴血分,凡血受病,及诸病夜甚 
必须用之。《本经》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妇人漏下绝子,皆取辛温润血之功。产后 
恶血上冲,亦必用之。《别录》温中止痛。甄权治下利腹痛,女人沥血腰痛。好古治冲脉为 
病,逆气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若坐水中。其功专于破恶血,养新血,润肠胃,荣筋 
骨,泽皮肤,理痈疽,排脓止痛,盖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甘温,能和营血,辛温能散内寒 
,使气血各有所归。入手少阴心,主血也;入足太阴脾,裹血也;入足厥阴肝,藏血也。身 
能养血,尾能行血。同人参、黄 则补气而生血。同牵牛、大黄则行气而泻血。同桂、附、 
吴萸则热。同大黄、芒硝则寒。血虚以人参、赤脂为佐,血热以生地、条芩为佐。仲景治阳 
邪陷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用当归四逆汤,于桂枝汤加当归、细辛、通草以通其血脉。 
即下痢脉大,气不归附,亦用此汤以归附之。凡血虚发热者,以当归补血汤,方用当归三钱 
,黄 一两,作三服。心下刺痛者,一味当归酒煎服。专主血分诸病。海藏言当归血药,何 
《本经》治咳逆上气。按∶当归辛散,乃血中气药,故咳逆上气有阴虚阳无所附者,用血药 
补阴,则血和而气降矣。凡冲任督带病,皆不可少。惟泄泻家、痰饮家禁用。 

卷二芳草部

内容:x《纲目》名川芎x 
辛温,无毒。蜀产者味辛而甘为上,他处产者气味辛烈为下 
。反藜芦。叶名蘼芜。 
《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x发明x 芎 辛温,上升入肝经,行冲脉,血中理气药也。故《本经》治中风入脑,头 
痛等证,取其辛散血分诸邪也。好古言∶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风虚。又治一切风气 
、血气及面上游风,目疾多泪,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故四物汤用之者,皆搜肝经之风。治 
少阳、厥阴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助清阳之气,去湿气在头,头痛必用之药。血痢已通 
而痛不止,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 ,气行血调,其痛立止。《灵苑方》验胎法∶以生芎 
末、艾汤服一钱匕,腹中微动者为胎。《千金方》治子死腹中,以芎 末酒调方寸匙,须 
臾二三服,立出。凡骨蒸盗汗,阴虚火炎,咳嗽吐逆及气弱之人不可服。其性辛散,令真气 
走泄而阴愈虚也。 

卷二芳草部
抚芎
内容:辛温,无毒。产江左抚州,中心有孔者是。 
x发明x 抚芎升散,专于开郁宽胸,通行经络。郁在中焦,则胸膈痞满作痛,须抚芎开提 
其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