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济方·针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大指甲后一寸。内廉横文头白肉际(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雀目。夜不见物) 
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韭叶。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睡中惊掣)。 

卷八针灸门
明堂应验小儿灸穴
属性:囟会一穴(在上星一寸。直鼻灸二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多涕。是脑门被风吹着及肺 
寒也)。 
天突穴(在项结喉下三寸两骨间。灸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急喉痹)。 
鸠尾上五分(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食痫者。先寒热洒淅乃发也)。 
鸠尾一穴(在胸蔽骨下五分陷者中。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牛痫。目胀直视。腹 
胀乃发也)。 
仆参二穴(在足跟骨下。白肉际陷者中。拱足取之。灸各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马 
痫。张口摇头。身反折马鸣也)。 
内昆仑二穴(在内踝后五分。筋骨陷者中。灸各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阴肿)。 

卷八针灸门
明堂应验小儿灸穴
属性:百会一穴(在头中心陷者是也。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脱肛泻血。每厕脏腑摄痛 
不可忍者)。 
承将一穴(在下唇棱下宛宛中是也。灸七壮。炷如雀屎大。治小儿初生三四日。二七日 
内者 
口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风中于脐。循流至心脾二经。遂使舌强唇胫痉嗍。奶得斯疾。所使 
方药。不有十全。大抵以去风无过灸此穴次穴颊车)。 
颊车二穴(在耳下曲颊骨后。灸各七壮。炷如雀屎大。治证同前)。 
二穴(在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宛宛中。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食HT 头痛。 
及五心热者)。 
九椎上(灸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三五岁。两眼每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不 
可忍者)。 

卷八针灸门
明堂应验小儿灸穴
属性:心俞穴(在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五六岁不语者。 
心气不足。舌本无力。发声转难)。 
接脊穴(在十二椎下节间。灸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 
疼不可忍者。圣惠方作腹痛)。 
翠尾骨上三寸骨陷间(灸三壮。炷如小麦大。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悴。 
诸般 
医治不瘥者。岐伯云。兼三伏内。用桃柳水浴孩子。午正时当日灸之。后用清帛子拭。兼有 
似见疳虫子随汗出也。此法神效不可量)。 
龟尾(即脊端穷骨也。灸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愈)。 

卷八针灸门
明堂应验小儿灸穴
属性:大杼二穴(在项后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斑 
疮入眼)。 
肩中俞二穴(在肩甲内廉。去脊二寸陷者中。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奶癖目 
不明)。 
第九椎下节间(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羊痫。目瞪吐舌羊鸣也)。 
阳刚二穴(在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陷者中。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饮水不歇 
,面目黄者)。 
囊后缝十字文(当上灸三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胎产疝卵偏肿重者。春灸夏效。夏灸 
秋效。秋灸冬效。冬灸春效)。 
胃俞二穴(在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各一壮。炷如小麦大。治小儿羸瘦。食 
饮少。不生饥肤)。 

卷八针灸门
全婴方灸法
属性: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肢。无使倾倒。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若卧点则卧灸。立 
点则立灸。坐点则坐灸。反此者。不得其穴矣。 
凡灸。若遇冷雾风雪猛雨大暑雷电虹霓。临时且停。候清明再灸。灸时。不可大饥大饱 
见一切不祥之事。 
凡新生男女。七日以上。周岁已还。不过七壮。如雀粪大。头面手足胸前诸穴。不可灸 
有 
疾不过七壮。背不过二七壮。又云。小儿艾炷如小麦大许。但三五壮而止。又云。 
夫病至极。服药无效者。可以求疗尺寸之法。古者。以人 
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文为一寸。其间有身长手短者。是以不可一概论也。今人不辨长短。 
但以灸之。多不应效。通真子云。身手平等者。以中指第二节为一寸。身长手短者。大拇指 
第一节为一寸。宜根据此行。取患者男左女右手为一寸。即无疑碍矣。又云。大人小儿男左手 
女右手。比量中指第一节为一寸。千金翼云。灸节指根。 

卷九针灸门
诸风
属性:(附论) 
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涂。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 
或复 
多言而HT 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沟渠。啖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 
或嗔骂无度。或者蜚蛊向导。手乱目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夫方药。并主治之 
凡占风之家。亦以风多鬼断之。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 
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 
便自言说论其由来去。验有实。立得向导。未必须尽其命。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 
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也。根据诀而行。针灸等处。并备主之。仍须根据掌诀捻目治之 
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缚鬼禁劫。五岳四渎。山精鬼魅。并悉禁之。 
有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第一针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 
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文。名鬼 
心。入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 。 三下。即申 
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 。 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 
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 。 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 
文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 。 
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文 
外头。接白肉际。名鬼巨。火针七 。 三下。此即曲池穴。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下缝 
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 
若是孤穴。即单针之。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 
是风 
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根据俞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 
说其最重也。 
经验方云。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兼手足麻木。此是风将中之候。不问是风与气 
宜 
速灸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七穴。两边根据次序自上及下灸之。如灸稍迟。气塞涎 
上。或失音将欲绝者。便可根据此次序灸之。艾炷如苍耳大。各灸三壮。足三里灸五壮。轮日 
以次灸之。至随年壮乃止。大凡每遇春秋二时。可于此七穴时复灸之。以泄风气。如体中素 
有风气者。尤须留意此灸法。可保无虞。此法可灸卒死。医书云。凡民风发强忍怕痛不肯灸 
忽然卒死者。是何病。谓入藏故也。有风病者不可不知此灸法。又云。先贤论曰。风中脉则 
口眼 邪。风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中风。古方虽用续命防风等汤。然此只 
可扶助疾病。若要救危急收全功。必须火艾灼灸为良。又云。凡 向左者。谓左边脉中风而 
缓 
也。宜灸左。凡 向右者。谓右边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右。其艾蛀大如麦粒。各灸二七壮。 
宜频灸之。以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又云。凡觉手足或痛或麻良久乃已者。是风将中腑之候 
宜灸百会等七穴。病在右即灸右病。在左即灸左病。如因循失灸。手足已废者。春较秋灸 
秋较春灸。以取尽风气手足轻安为度。 
凡风多从背五脏俞入诸脏受病。肺病最急。肺主气息。又冒诸脏故也。 

卷九针灸门
中风
属性:治肺中风者。其人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者。肺风之证。视目下鼻上两边。下行 
至口。色白者。尚可治。 
肺俞急灸百壮。服续命汤。小儿减之。 
诗曰∶肺气喘促满胸堂。偃卧 燥异常。口鼻之间须要白。寻衣肺坏色忧黄。 
资生经。王氏云。若急黄者。此为肺已伤。化为血。不可复治。若为急风邪所中。便迷 
漠恍 
惚。妄言狂语。或少气 。不能复言。若不求师即治。宿夕而死。即觉。便灸肺俞及膈俞 
肝俞数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