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5-本草择要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以升发其阳。则脾得所生。若误认为脾药而过发不已。则胃气何得无伤乎。 

寒性药品
柴胡
内容:【气味】 
苦平无毒。阴中之阳。入手足少阳以黄芩为佐。入手足厥阴以黄连为佐。在脏主血 
。在经主气。 
【主治】 
除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治热痨骨蒸。骨节烦痛。时疾内外热不解。胸胁气满。 
能引清气而行阳道。又能引胃气上升而行春令。十二经疮疽中须用之以散诸经之血结气聚。 
妇人经水适来适断。伤寒杂病表寒肌热。寒热往来如疟状。劳乏羸瘦有实热。非此项俱不能 
为功也。欲上升则用根以酒浸。欲中及下降则用梢。 
恶(皂荚) 畏(女芫藜芦) 

寒性药品
前胡
内容:【气味】 
苦微寒无毒。阳中之阴。降也。(凡用以刀刮去苍黑皮。甜竹沥浸令润。日中晒干 
用。) 
入手足太阳阳明经。 
【主治】 
痰热喘嗽。痞膈呕逆。伤寒寒热。小儿疳气。有推旧致新之绩。降痰下气之功。 
恶(与柴胡同) 畏(亦同) 

寒性药品
甘草
内容:【气味】 
甘平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又甘能入脾。归其 
所喜。 
【主治】 
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解百药毒。生 
用则气平。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内火。炙之则气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 
养阴血。大约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者用之得其平。故附子理中汤用 
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恐其速下也。小柴胡汤用之以和柴胡黄芩之寒。人 
参半夏之温。建中汤用之以补中而缓脾急。凤髓丹用之以生元气而缓肾急。若中满而用生甘 
草为之泻。能引诸药直至满所。 
反(大戟 芫花 海藻 甘遂) 恶(远志) 忌(猪肉) 

寒性药品
黄连
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以布拭去肉毛。 
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焙干用。然生用之。则治本经火热。若以猪胆汁浸炒。则治 
肝胆之实火。以醋浸炒。则治肝胆之虚火。以酒炒则治上焦之火。以姜汁则治中焦之火。以 
盐水或朴硝。则治下焦之火。以茱萸汤浸炒。则治气分湿热之火。以干漆水炒。则治血分块 
中伏火。以黄土炒。则治食积之火。盖辛热能制其苦寒。咸寒能制其燥性。 
【主治】 
除热气目痛 伤泪出。明目。腹痛下痢。止烦渴。益胆。治小儿疳气。杀虫镇肝。 
治惊悸。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安蛔定吐。但其性苦寒。不宜偏胜。古人治痢香 
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黄连干姜。变通丸用黄连茱萸。姜黄散用黄连生姜。治消渴用 
酒蒸黄连。治伏暑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肝火用黄连茱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 
。皆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君臣阴阳相佐济。斯为良也。 
恶(菊花 白藓皮 玄参 芫花 僵蚕 冷水) 畏(款冬 牛膝) 忌(冷水) 

寒性药品
黄芩
内容:【气味】 
苦平无毒。可升可降阴也。又微苦而甘。为阴中微阳。入手太阴血分。又气凉。味 
苦甘。阳中微阴。入手少阳阳明经。 
【主治】 
泻肺经热。清上焦及皮肤积热。去诸热。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利胸中气。消膈上 
痰。除脾湿安胎疗喉中腥臭。故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仲景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 
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痢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妊娠安胎散。亦多 
用之。入小柴胡汤以治少阳症。入黄芩汤以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入泻心汤以治少阳症下后 
心下满而不痛。总以黄芩之苦。可以发传邪之热。使寒能胜湿。折火之本也。若因饮食受寒 
腹中痛。及饮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脉不数。则黄芩不可用。其热厥腹痛。肺热而小便不 
利者宜用之。若其人素多酒欲。病小腹绞痛。痛不可忍。黄芩宜急用之。若其感冒咳嗽既久 
。骨蒸发热。肤如火燎。值暑月烦渴。六脉浮洪。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不效。引饮而昼益 
甚。此热入气分。与肺气虚寒者不同。黄芩亦急用之。其制得酒上行。得浓朴黄连止腹痛。 
得五味子令人有子。得黄 疗鼠 。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除寒热。得芍药治下利。得 
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恶(牡丹皮 丹砂 藜芦) 

寒性药品
黄柏
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沉而降阴也。入足少阴经为足太阳引经之药。 
【主治】 
五脏肠胃中结热。利下窍。泻伏火。救肾水。治冲脉气逆不渴。而小便不通。得知 
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凡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 
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逆上而为呕哕者。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者也。此宜以黄柏之苦寒泻燥以补水也。又热邪蓄于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问 
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之脏。火客于水。则阳气不 
升。此宜以黄柏之苦寒。抑火而升阳。而令阴阳互相生化也。故火有二。君火者。人火也。 
心火也。可以湿伏。可以水灭。可以直折。故谓知母黄柏之属。为滋阴降火之对剂。若相火 
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何也。龙雷之火。五六月而起发。九十 
月而归藏。盖冬时阳气在水土之下。龙雷就其火气而居于下。夏时阴气在下。龙雷不能安其 
身而出于上。若以黄柏之属降之。是欲括龙雷之势于浓阴骤雨之时也。可乎不可乎。唯太阳 
一照。火自消灭。此则得水而炽。得火而灭之明验也。近时虚损及纵欲之人。用补阴药往往 
以知母黄柏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 
岂知黄柏知母苦寒滑渗。久服有反从火犯之害。可不慎欤。明乎此而黄柏知母谓之降母以滋 
阴可也。若竟曰滋阴降火。则矛盾之甚矣。 

寒性药品
知母
内容:【气味】 
苦寒无毒。沉而降。阴也。又云阴中微阳。入足阳明手太阴气分。 
【主治】 
泻肾经之火。作利小便之佐使。疗利疾重下痛。祛消渴及久疟。烦热。凡伤寒烦燥 
不得眠者。烦出于肺。燥出于肾。白虎汤君以石膏。佐以知母之苦寒。谓非大凉不能清肾之 
源也。然必缓之以甘草粳米之甘。使不速下。用者酌之。又热在下焦血分。烦扰懊 。小便 
闭塞而不渴。乃真水不足。膀胱干涸。无阴而阳无以化。法当补肾与膀胱。使阴气行而阳气 
化。小便自通。知母苦寒。能直达肾与膀胱。清邪热以领正气。泻即补也。又热在上焦气分 
。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其病小便闭塞而渴。知母气薄味薄。泻肺火而清肺金 
。亦泻即是补也。后人不谙泻补之义。竟以知母黄柏为滋阴补肾之剂。祸及脾胃。中气致伤 
。则惑之甚也。用者慎之。 

寒性药品
干地黄
内容:(即生地之干也) 
【气味】 
甘寒无毒。沉而降。阴也。入手足少阴厥阴及手太阳之经。 
【主治】 
伤中。逐血。填骨髓。长肌肉。通血脉。益气力。除皮肤燥。去诸湿热。疗折跌绝 
筋。生地黄气味主治及所入经络。即与干地黄同。大约阴微阳盛。相火炽强。来乘阴位。口 
渐煎熬。为虚火之症。宜用此以滋阴退阳。故钱氏泻丙火与木通同用以导赤也。如血虚劳热 
。产后虚热。老人中虚燥热者。若与生干地黄。当虑太寒。 

寒性药品
熟地黄
内容:(即生干地黄择其沉实者。以陈酒煮小地黄汁。将地黄复入汁内。九蒸九晒。令其脂 
体柔润者是也。) 
【气味】 
甘微苦微温。阴中之阳。沉也。入手足少阴厥阴之经。 
【主治】 
益肾水真阴。和产后血气。去脐腹急痛。养阴退阳。壮水之源。仲景六味丸以之为 
诸药之首。天一所生之源也。汤液四物汤治藏血之脏以之为君者。癸乙同归一治也。又曰生 
地黄能生精血。用天门冬可引入所生之处。熟地黄能补精血。用麦门冬可引入所补之处。 
忌(萝卜 葱 诸血 蒜) 

寒性药品
(白赤)芍药
内容:【气味】 
苦平无毒。升而微降。阳中阴也。为手足太阴行经本药。又入肝脾血分。 
【主治】 
安脾经。治腹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