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艾条里的养生经-连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灸,灼也,从火,久声。” ——《说文解字》

    火把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薪火相传。根据考古发现,早在80万年前的兰田人和50—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这表明人类对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务训》)的生食生活过渡到“炮生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并且进一步发明了人工取火,并且把发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的传说。由此可见,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类生存繁衍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火不仅赐予人类温暖、光明和食物,还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发明的一种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医疗方法。

    “灸,灼也,从火,久声。”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发现与使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自身发展,也为灸法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本身就会产生周身发热、舒适和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缓解,久而久之,产生了以火疗病的认识。或者是在用火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皮肤的灼烧伤、烫伤等现象,意外地发现固有的疾苦得到了减轻或消失,不断重复的经历产生了经验,因而产生了灸法。可见,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方天气寒冷,多发与风寒相关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法应运而生也就不以为怪了。因寒致病给人造成的痛苦,由于得到温热的治疗,产生了舒爽感,而且这种温热效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达到了减轻疾苦的目的,又没有其他疗法带来的不适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华民族的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一直沿袭至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焕发了勃勃生机。

    灸,从久声,形声且会意,也有“久”之意,代表长久,久远的含义。认为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重视“久”,运用“久”。火和“久”有机结合,就能够达到祛病防病的作用。揣摩古人“久”的内涵,不外乎三个方面:

    其一,艾灸施加于身体的穴位上,需要久灸、重灸才能起效。艾灸发出的温热效应能够产生治疗作用,但是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灸量”。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意思是说要想达到艾灸产生治疗效应的灸量,也就是产生得气感,“火必足”。“火必足”就是要在穴位上多灸,久灸且重灸。古代人很有意思,按照年龄确定灸量,叫做随年壮。《素问?骨空论》记载:“灸寒热之法…以年为壮数。”比如你今年40岁,那么在穴位上你适宜的灸量就是40壮,这种方法便于记忆,切合实用,非常适合家庭自我保健。现在我们使用灸疗其实是很灵活的,不必墨守陈规,只要艾灸时皮肤微微发痒、发红或者有一点点痛即可,有些人或有时候会出现放射传导感更佳,中医称为“得气”。有了得气感就说明产生了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达到了灸量,这样就可以了,应用时千万不要矫枉过正,灼伤皮肤,化脓感染。应掌握的原则就是在不损伤皮肤的情况下,使艾灸的刺激达到足量,维持温热效应的持续性,体现“久灸”的特点。

    其二,艾灸治病养生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使用才能发挥神奇的疗效。艾灸通过激发和扶助人体的正气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延年。这个过程是要不断积累,以外部艾灸的星星之火点燃人体熊熊的生命之火,只有在生活中与艾灸时刻相伴,才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美好。在古代一本灸法专著《扁鹊心书》中有首诗是这么说的:“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鑯寿算又如何。”在斗转星移的365天中,时常不忘灸一灸我们身上的穴位,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身轻体健,不仅不生病,人人都能像彭祖一样长寿。古人特别强调要坚持施灸,日久其效自现。张杲在《医说》中就强调“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持之以恒地亲近灸火,善待自己的身体,生命之火就会更加灿烂。

    其三,艾灸的“久”体现在防病养生,益寿延年上,也就是说灸火可以帮助每一个普通人寿至天年。天年是什么呢?古人认为:“人能顺天之五行六气者,可尽天年一百二十岁矣。”由此可见,天年是指120岁。古人认为只要顺应自然,养生得法,人是可以活到120岁的,现代医学也支持这种观点。既然120岁的天年不是梦想,如何才能寿至天年呢?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更要积极养生摄护,才能“形与神俱,度百岁而去”。养生的方法很多,艾灸有独特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之说。《医学入门》也记载:“凡一年四季各要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疗在古代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灸法作用缓和,纠正病理变化应采用轻缓而持久的刺激,以适应并激发人体的自控和潜在能力,只有在长久的坚持中才能逐步体现出来。现代人应该充分利用祖国医学的宝藏,更好地发挥灸疗在抗衰老中的作用,重新认识艾灸的重要性和在养生延年中的崇高地位,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活的更“久”。

快被现代人遗忘的养生秘诀 艾灸之火的传承——从马王堆开始

    火把人类与动物界区分开来,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薪火相传。根据考古发现,早在80万年前的兰田人和50—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的遗址中就发现了用火的遗迹,这表明人类对火的使用,已使先民由“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淮南子?修务训》)的生食生活过渡到“炮生为熟,以化腥臊”的熟食生活,并且进一步发明了人工取火,并且把发明人工取火的人叫做“燧人氏”。无独有偶,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普罗米修斯盗火拯救人类的传说。由此可见,有目的的使用火,是人类生存繁衍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火不仅赐予人类温暖、光明和食物,还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灸,就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发明的一种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医疗方法。

    “灸,灼也,从火,久声。”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用燃烧的艾绒熏烤一定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火的发现与使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自身发展,也为灸法的产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先人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本身就会产生周身发热、舒适和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季节,这使一些因寒冷而致的痼疾得到了缓解,久而久之,产生了以火疗病的认识。或者是在用火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皮肤的灼烧伤、烫伤等现象,意外地发现固有的疾苦得到了减轻或消失,不断重复的经历产生了经验,因而产生了灸法。可见,灸法和寒冷是相伴而生的,《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火芮,故灸火芮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北方天气寒冷,多发与风寒相关的疾病,以火治病的灸法应运而生也就不以为怪了。因寒致病给人造成的痛苦,由于得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