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稍安。三服后,减去石膏、知母,以人参渐次加作四五钱,黄柏、陈皮、麦冬等,随所兼病而佐使,一月 
后平复。(《类按》) 
中暑忽倒,口吐白沫,将欲发狂,身如火烧,紫斑烂然者,多不可救,而予谓有一线可救者,正以其紫斑 
之发出也。倘不发出,则火毒内藏,必至攻心而亡。今嫌其斑虽发出,而其色纯紫,则毒瓦斯太盛,恐难化耳。 
(《石室秘 》)(按∶此证当于白虎、黄连解毒二方,酌宜适用为佳,原处有救斑再苏汤,殊失冗漫,今不 
取。) 
竹叶石膏汤,治伏暑,内外热炽,烦躁大渴。(《直指》) 
小柴胡汤,治伤暑外热内渴,于内更加生姜为妙。(同上) 
柴胡天水散。 
柴胡(三钱) 黄芩 人参(各二钱) 甘草(一钱) 滑石(二钱半) 
水二钟,竹叶十片,煎八分,食远服。(《统旨》) 
橘皮竹茹汤,治中暑痰退恶寒。(《得效方》)(按∶此本于活人书。) 
天生白虎汤,治中暑。捣西瓜汁滤去滓,灌即醒。(《锦囊》) 
x和解诸方x 神圣香薷散(出吴兢《五脏论》),治胃气(馆本有虚字),霍乱吐泻,转筋腹痛。 
香薷穗(经霜者一两半) 新浓朴(二两取心) 川黄连(二两) 白扁豆(一两焙) 
上先用姜汁四两,一处杵黄连、浓朴二味令细,炒成黑色,入香薷、扁豆二味,都为末,每服五钱,水一 
盏,酒一盏,共煎至一盅,入瓷瓶内,蜡纸封,沉入井底,候极冷,一并服二服,濒死者亦生。京师有人卖此 
药,一服三百钱,治胃气小腹切痛。(《苏沈》) 
(《活人书》香薷散,去白扁豆。分两同。本方曰∶一方有白扁豆,尤良。)(按∶《活人书》全取《 
传家秘宝》,彼曰∶一方更有白扁豆苗一两半。)上捣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 
,用新汲水频频浸换,令极冷,顿服之,药冷则效速也。仍煎服时不得犯铁器,慢火煎之。《和剂》去黄连。 
(服法稍与《苏沈》同。)(《易简方》曰∶今人往往读香薷饮之证,才见霍乱,遽尔投之。殊不知夏月伏阴 
在内,食生冷以致霍乱,岂宜投以浸冷之药。故合先治中脘,方以香薷散解其烦躁,不可不知。)又香薷汤, 
去黄连,加甘草、茯神,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入盐点服亦得,不拘时候。《杨氏》水沉散,治伏暑 
伤冷,于香薷汤中加丁香(用茯苓),每服三钱,水一盏,入好酒半盏,同煎至一盏,水中沉冷服,不拘时候。 
缩脾饮,解伏热,除烦渴,消暑毒,止吐利。 
白扁豆(去皮炒) 干葛(锉各二两) 草果(煨去皮) 乌梅肉(净) 缩砂仁 甘草(炙各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滓,以水沉冷 
服,以解烦,或欲热欲温,并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和剂》)(《医方考》曰∶夏月伏热,为酒食所 
伤者,此方主之。)《易简》增损缩脾饮,用草果、乌梅、甘草三味,曰一方云云(与本方同),老人加附子 
。《杨氏》于本方加生姜。《直指》香薷缩脾饮,于本方加香薷。 
六和汤,治冒暑伏热烦闷,或成痢疾,中酒烦渴畏食。 
缩砂仁 半夏(汤炮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赤茯苓(去皮) 藿香叶(拂 
去尘) 白扁豆(姜汁略炒) 木瓜(各二两) 香薷 浓朴(姜汁制各四两) 
上锉,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候服。(《和剂》) 
枇杷叶散,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伤冷,饮食不化。 
麦门冬(汤洗去心焙) 白茅根 干木瓜 甘草(炙各一两) 
枇杷叶(去毛净炙) 陈橘皮(去白) 丁香(各半两) 香薷(三分) 浓朴(去粗皮涂姜汁炙四两) 
上件药,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二片,煎至七分盏,去滓温服,温水调下亦得。(《和 
剂》)《鸡峰》小枇杷叶散,于本方去浓朴。 
x渗利诸方x 五苓散,治伤暑烦渴,引饮无度。(《三因》)小便赤涩,心下水气。(《直指》)盖夏 
月伏阴在内,肠胃冷滑,易于伤动,暑毒一入,遍于五脏六腑,为病最急。夏月小有感冒,无问风寒暑湿,头 
痛寒热,烦躁昏闷,霍乱疟痢,皆当先服五苓散,然后随证以他药主之。其实猪苓、茯苓利水道,白术、肉桂 
有实表之功,若用以治病,无有不愈。(《简易》)大便水泻,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末煎服,不宜过多。(《 
淡寮》) 
辰砂五苓散,如中暑发渴,小便赤涩,用新汲水调下。(《和剂》)(此方系于五苓散加辰砂,既拈于《 
伤寒广要》中,兹不赘。) 
春泽汤,即五苓散加人参一钱。(《证治方》) 
春泽汤,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泽泻(三钱) 猪苓(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二钱) 桂心(一钱) 
人参(一钱半) 柴胡(一钱) 麦门冬(一钱半) 渴甚,去桂,加五味子、黄连各二钱。 
上 咀,每服七钱,水一钟半,灯心二十茎,煎一钟,食远服。(《奇效》) 
六味香薷汤,治卒中暑热,左脉虚弱,烦闷旋晕,欲呕不呕,怠情乏力,或发热自汗,小便赤涩,或腹胀 
自利者。 
香薷 干葛(各二两) 白术 赤茯苓 泽泻 桂心(各一两) 
上件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乌梅一个,煎至一盏服。一方治尊年人胃气不和,因中暑吐利 
旋晕,本方加草果。生附各□两,两倍生姜煎。一方吐痰厥逆,不省人事,本方加半夏三两,倍生姜煎服,仍 
灸气海一穴。(《续易简方脉论》) 
香茹四苓散,治暑泻。 
香薷(三钱) 白扁豆(炒三钱) 浓朴(姜炒二钱) 白术(土炒一钱) 
白茯苓(一钱) 木通(一钱) 滑石(一钱) 
内热,加姜炒黄连一钱。(《集验良方》)《养生四要》猪苓汤,治人于夏月,在烈日之中,奔走劳役 
得病,于本方去木通、滑石,加炙甘、猪苓、泽泻。(宜与《泄泻门》相参。) 
益元散(一名天水散,一名太白散),解中暑。 
滑石(六两白腻好者)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或无蜜亦可,无时日三服。或欲冷冻饮料者,新井泉水调下亦得。 
(《直格》)《元戎》名六一散。《奇效》辰砂益原散,治伏暑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心神恍惚,于本方加辰 
砂三钱。 
桂苓甘露散(一名桂苓白术散),治冒暑,湿热内甚,或吐泻烦渴,或小便赤涩。(《节录》) 
桂(半两) 茯苓 白术(各半两) 甘草(炙) 泽泻 石膏 寒水石(各一两) 滑石(二两制如前) 
上为极细末,热汤调下三钱,欲冷冻饮料者,新水调下,或生姜汤调下尤良,小儿服一钱。(《直格》)《宣 
明论》有猪苓。(按∶此方系五苓散、甘露散、益元散三方相合者。甘露散本出《小儿直诀》,用石膏、寒水 
石、甘草三味,治伤热吐泻黄瘦。而《全婴方论》,用治小儿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躁体热头疼,或伏热吐 
泻。) 
x滋补方法x(长夏湿热、注夏) 问∶脉弦细芤迟,当用何药?答曰∶海藏黄 汤主之。 
人参 黄 白术 茯苓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元戎》) 
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痛,或 
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少,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 
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则病虽互换少差,其 
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名之曰清暑益气汤主之。 
清暑益气汤。 
黄 (汗少者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 人参(去芦) 白术 橘皮 
神曲(炒) 泽泻(以上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 当归身 麦门冬(去心) 青皮(去白) 葛 
根(以上各三分) 五味子(九个)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内外伤辨》)《明医杂着》∶夏月伤暑, 
发热汗大泄,无气力,脉虚细而迟,此暑伤元气也。于本方去苍术、升麻、神曲、泽泻、当归、青皮、葛根、 
五味子,加黄连、芍药、茯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