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件药一处同研,水银星尽,用枣肉为丸,如绿豆大,病轻者分作四服,患重者只作一服,温水或化破服 
之。利下涎后,平气丸散,渐服慢治风药。(《传家秘宝》)(按∶此方似宜入宁神中,然据其主证,姑列于斯。) 
x治痰方法x 人之胃中,必有涎液为养。风内动而气上逆,则涎随气上,而为痰嘶。风中虽属挟虚,半 
是痰邪为患,虚痰实痰,治有分别。若窒碍不通,必先治标为急,所以涌吐、开通、豁降之治,在所必需也。 
(《医级》) 
或因风而动痰,或因痰而致风,或邪风多附顽痰,或痰病有如风病。是以掉摇、眩晕、倒仆、昏迷等证, 
风固有之,痰亦能然,要在有表无表、脉浮脉滑为辨耳。风病兼治痰则可,痰病兼治风则不可。(《金匮翼》) 
《必用方》论中风无吐法,引金虎碧霞为戒。且如卒暴涎生,声如引锯,牙关紧急,气闭不行,汤药不能 
入,命在须臾者,执以无吐法可乎。但不当用银粉药,恐损脾坏人四肢尔。(《本事方》) 
治痰之法,凡非风初病而痰气不甚者,必不可猜其为痰而妄用痰药,此大戒也。若果痰涎壅盛,填塞胸膈 
,汤液俱不能入,则不得不先开其痰,以通药食之道。而开痰之法, 
惟吐为捷,如古方之独圣散、茶调散、稀涎散之属,皆吐痰之剂也。但恐元气太虚,不能当此峻利之物,或但 
用新方之吐法为妥,或用牛黄丸、抱龙丸之类。但使咽喉气通,能进汤饮即止,不可尽攻其痰,致令危困,则 
最所当慎。以故治痰之法,又必察其可攻与否,然后用之,斯无误也。(按∶新方吐法系萝卜子及盐汤二方) 
若其眼直切牙,肢体拘急,面赤,强劲有力者,虽见昏沉,亦为可治。先用粗箸之类挖开其口,随以坚实 
笔杆KT 住牙关,乃用淡淡姜盐汤徐徐灌之,然后以中食二指探入喉中,徐引其吐。若指不能入,则以鹅翎蘸 
汤代指探吐亦可。如是数次,得吐气通,必渐苏矣,然后酌宜可以进药,此治实痰壅滞之法也。若死证已具, 
而痰声漉漉于喉间者,吐亦无益,不必吐也。若痰气盛极而不能吐者,亦不治之证也。又凡形气大虚者,忌用 
吐法,是皆不可攻者也。(《景岳全书》) 
治卒中风,昏昏如醉,形体(《圣济》作心神)瞀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邪,微有涎出, 
斯须不治,便为大病,故伤人也。此证风涎潮于上膈,痹气不通,宜用救急方(《证类》引无方字,《圣济》 
同)稀涎散。 
猪牙皂角(四梃,须是肥实不 者,削去黑皮用。) 晋矾(一两,光明通莹者。)(《圣济》四两) 
上二味同捣,罗为细末,再研极细为散。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 
是微微涎稀冷而出(《证类》引无冷字),或一升二升,当时惺(《证类》惺字复,《圣济》作省觉),次缓 
而调治,不可便大攻之(《证类》大攻之作大段吐之),恐过伤人命,经效不能尽述。(《传家秘宝》) 
治国中风,失音不语,昏冒不知人。先宜吐风痰,令省觉,次可服诸汤散。吐痰白矾散方。 
白矾(二两生用) 生姜(一两,连皮擦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 
上二味,先细研白矾为末,入浓煎生姜汤研滤、分三服,旋旋灌,须臾吐出痰毒,眼开风退,方可救治。 
若气衰力弱,不宜用猛性药吐之,设吐得痰毒,别增疾。(《圣济》) 
养正丹(出宝林真人谷伯阳《伤寒论》中,一名交泰丹),治中风。涎潮不省人事。 
硫黄(研细) 水银 黑锡(去滓净秤,与水银结砂子。) 朱砂(细研各一两) 
上用黑盏一只,火上熔黑铅成汁,次下水银,以柳枝子搅匀,次下朱砂,搅令不见星子,放下少时,方入 
硫黄末,急搅成汁和匀。如有焰,以醋洒之。候冷取出,研如粉极细,用糯米粉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 
十粒,加至三十粒,盐汤下。(《和济局方》)(按∶此方特妙于堕痰,《易简方》亦有说,仍次于斯。) 
黑锡丹(丹阳慈济大师受神仙桑君方),卒暴中风,痰潮上膈,言语艰涩,神昏气乱,喉中痰响,曾用风 
药吊吐不出者,宜用此药百粒,煎姜枣汤灌之,压下风涎,实时苏省,风涎自利。 
金铃子(蒸去皮核) 胡芦巴(酒浸炒) 木香(不见火) 附子(炮去皮脐) 肉豆蔻(面裹煨) 破 
故纸(酒浸炒) 沉香(不见火镑) 茴香(舶上者炒) 阳起石(酒煮一日焙干研细各一两) 肉桂(去粗 
皮不见火半两) 黑锡(去滓净秤) 硫黄(透明者结砂子各二两) 
上用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余药并杵罗为细末,都一处和 
匀入研, 
自朝至暮,以黑光色(一本作尽)为度,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服三四十粒, 
空心姜盐汤或枣汤下,妇人艾醋汤下。(同上) 
三生饮,治卒中,昏不知人,口眼 斜,半身不遂,咽喉作声,痰气上壅。无问外感风寒,内伤喜怒,或 
六脉沉伏,或指下浮盛,并宜服之。兼治痰厥气厥,及气虚眩晕,悉有神效。但口开手散,眼合遗尿,声如鼾 
睡者,并难治疗。 
南星(一两) 川乌(半两) 生附(半两) 木香(一分)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姜十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同上)(按∶此方本出《苏沈良方》,名 
顺元散。) 
治内外感寒,脉迟细沉伏,或口噤不省人事者,用细辛、皂角各少许,或只用半夏为末,以芦管吹入鼻 
中,俟喷嚏,其人少苏,然后进药。痰涎壅盛者,每服加全蝎五枚,仍服养正丹镇堕之,以其用硫黄、黑锡皆 
有利性,则痰涎随去矣。一法,气盛人,止用南星八钱,木香一钱,加生姜十四片煎两服,名星香散。一法, 
气虚人,用生附并木香、生姜,如前数煎服,名附香饮。(《易简方》)(《内科摘要》曰∶前饮乃行经络、 
治寒痰之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补助真气,否则不惟无益,适足以取败矣。观 
先哲用 附、参附等汤,其义可见。按∶此说未必然,姑存之。) 
解益以医风名,其进沉香半夏汤方云∶夫人中风,心肾俱虚,百脉皆乱,气散血凝。若使便服金银朱砂脑 
麝凉药,则手足不举,经络遂死;便服生附子,则益发虚热,转不能语,或下鲜血,故成废疾。善治风者,当 
先主气益心,去痰醒脾,然后疗风,十愈八九。用炮附子一只,沉香等分,人 
参半两,半夏二钱,南星一钱,各汤洗七次,为粗末,每服二大钱,水二盏,姜十片,煎至一盏,空心稍热 
服神效。(《针灸资生经》)(按∶《卫生十全方》用木香方,与此同趣,见顺气方中。) 
盖一中之间,道路以为痰阻绝,虽欲补之,孰从而补之。若其病的系太虚,口眼不 斜,手足不偏废,便 
溺不阻涩,但汗出不休,眩晕不定,四肢软弱,气息短促,方可用独参汤,而犹必佐之以橘红,加以姜汁、竹 
沥,始可服也。(《丹台玉案》) 
涤痰汤,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 枳实(麸炒二钱) 茯苓(去皮二钱) 橘红(一钱半)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 竹茹(七分) 甘草(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奇效良方》) 
x固脱方法x 猝然之候,但见目合口开、遗尿自汗者,无论有邪无邪,总属脱症。脱则宜固,急在元气 
也。元气固,然后可以图邪气。(《金匮翼》) 
徽商汪华泉,忽然昏仆,遗尿手撒,汗出如珠,众皆以绝证既见,决无生理。余曰∶手撒脾绝,遗尿肾绝 
,法在不治;惟大进参、附,或冀万一。遂以人参三两,熟附五钱,煎浓灌下,至晚而汗减。复煎人参二两, 
、术、附各五钱,是夜服尽,身体稍稍能动。再以参附膏,加生姜、竹沥盏许,连进三日,神气渐爽。嗣后 
以理中、补中等汤,调养二百日而安。(《医宗必读》) 
猝然仆倒眼合,口角 斜,手撒遗尿,大抵见一种犹可,数种俱见不治。尤当急以手按其少腹,冰冷如石 
者,当 
急灸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并用蒸脐法(薛氏治寒淫于内,治宜辛热,而神脱脉绝,药不能止者,急炒 
盐、艾、附子,热熨脐腹,以散寒回阳,又以口气补接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