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偶见临汀《集要方》中用牛膝者,服之而愈。又叶朝议亲人患血淋,流下小便在盆内凝如 , 
久而有变如鼠形,但无足尔。百治不效,一村医用牛膝根煎浓汁,日饮五服,名地髓汤,虽未即愈,而血色 
渐淡,久乃复旧。后十余年病又作,服之又瘥。(《本草纲目》) 
《集验方》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本草》)(按∶虎杖 
陈藏器《本草》云∶一名苦杖。)治妇人诸般淋,苦杖根俗呼为杜牛膝,多取净洗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 
煎一盏,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漩痛楚不可忍, 
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啜之,一夕而愈,目所见也。(《本事》) 
x补肾诸方x 菟丝子丸,若脂肥随便而下,策策而痛,由肾气虚衰,精液不收,气不禁固,诊其脉 
散涩而微,谓之膏淋,宜此。 
菟丝子(拣净水淘酒浸一宿乘润先捣为粗末焙) 桑螵蛸(二两) 泽泻(一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空心。(《鸡峰》) 
地黄鹿茸丸,治虚淋。(入桃胶煎亦得。) 
熟地黄 赤芍药 当归 赤茯苓 桃胶(各一两) 鹿茸(半两) 血余(四两) 
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灯草汤下。(同上) 
鹿角霜丸,治膏淋,多因忧思失志,意舍不宁,浊气乾清,小便淋闭,或复黄赤白黯如 
脂膏状,疲剧筋力,或伤寒湿,多有此证。 
鹿角霜 白茯苓 秋石(各等分) 
上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三 
因》)《直指》秋石丸,治浊气乾清,精散而成膏淋。于本 
方去鹿角霜,加桑螵蛸、鹿角胶。《玉案》于本方加海金沙。 
八味丸,治冷淋,小便秘涩,数起不通。(《得效》) 
x温通诸方x 治冷淋,小腹气满,不得宣通,木香散方。 
木香(三分) 桂心(三分) 大麻仁(一两) 葵子(一两) 蘧麦(一两) 泽泻(一两) 苣 
(一两) 青橘皮(一两汤浸去白瓤焙)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圣惠》) 
生附散,治冷淋,小便秘涩,数起不通,窍中疼痛,恶 
寒凛凛。多因饮水过度,或为寒涩,心虚志耗,皆有此证。 
附子(去皮脐生用) 滑石(各半两) 瞿麦 木通(各三分) 半夏(汤洗七次三分) 
上末,每服二钱,水二盏,姜七片,灯心二十茎,蜜半匙,煎七分,空心服。(《三因》) 
木香汤,治冷气凝滞,小便淋涩作痛,身体冷清。 
木香 木通 槟榔 舶上茴香(焙) 当归 赤芍药 青皮(去白) 泽泻 辣桂 橘红 甘草(炙)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五片,煎服。(《直指》)《入门》名二木散。 
参苓琥珀汤,中统三年六月中,黄明之小便淋,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制此服之,大效。 
人参(五分) 茯苓(去皮四分) 川楝子(去核锉炒一钱) 琥珀(三分) 生甘草(一钱) 玄 
胡索(七分) 泽泻 柴胡 当归梢(各三分) 
上九味 咀,都作一服,用长流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宝鉴》) 

身体类

属性:痹之为病,《内经》详矣,前人所论,多不出行痹、痛痹、着痹三证。历节是痹之类,既有专门。麻木 
亦即痹,明人析而立门谬矣。许叔重曰∶痹,湿病也。岂以三气中湿最为患乎。 
x名义x 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中藏》) 
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 
是也。(《正传》) 
麻木,不仁之疾也。但麻为木之微,木为麻之甚耳。(《统旨》) 
x源候总说x 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入腑则病浅易治,入脏则病深难治。而有风痹, 
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而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 
痹,入于肾则名骨痹,入于心则名血痹,入于脾则名肉痹,入于肺则名气痹,感病则同,其治乃异云云。病或 
痛或痒,或淋或急,或缓而不能收持,或拳而不能舒张,或行立艰难,或言语謇涩,或半身不遂,或四肢拳 
缩,或口眼偏邪,或手足欹侧,或能行步而不能言语,或能言语而不能行步,或左偏枯,或右壅滞,或 
上不通于下,或下不通于上,或大腑闭塞(一作小便秘涩), 
或左右手疼痛,或得疾而即死,或感邪而未亡,或喘满而不 
寐,或昏冒而不醒,种种诸证皆出于痹也。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也。其于脉候形证治疗 
之法,亦各不同焉。(《中藏》)(按∶此所论病甚似中风,更有气血肉筋骨五证详说,又与《痹论》异趣, 
故今存此条,余不具录。) 
风寒湿三气所以杂至,合而为痹,浅则客于肌肤,深则留于骨髓,阳多者行流散徒而靡常,阴多者凝泣滞 
碍而有着,虽异状殊态,然即三气以求之,则所谓痹者可得而察矣。且痹害于身,其为疾也,初若无足治,至 
其蔓而难图,则偏废弗举,四体不随,皆自诒伊芳戚者也,可不慎哉。(《圣济》) 
痹虽有五,感只有三,须明上下冷热虚实。此患多因中气不足,卫护之气不严,使风寒湿三气侵入荣卫 
肌肉筋骨之间。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貌。宛如布帛粘于肌肉之上,筋骨不融之兆。然风湿多侵乎上,而肩 
背麻木,手腕疼重;寒湿多侵乎下,脚腿木重;若上下俱得(得字疑侵),故身如 
板侠,脚如石坠,久则肌肉不仁,当审其脉冷热虚实。(《心统》) 
大凡痹气惟营气受之,营气行经络血脉之中故也。卫气性悍,另行脉外,故不受病。大抵病凡属外感者, 
只有风寒湿三气,人易受而易成病;血脉感此三邪,亦容易稽留而为病。所受不定,或一或二或三亦不拘者, 
若一则轻,若二则重,若三遍身皆病则深矣。以脉症详其孰胜孰少,孰有孰无而治之。(《百问》) 
x脉候x 风痹、湿痹、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骨痹、胞痹,各有证候,形如风状,得脉别也。脉微涩,其证身体不仁。(《千金》) 
诊其脉大涩者为痹,脉来急者为痹,脉涩而紧者为痹也。(《圣惠》) 
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三脉乃称。(《四言举要》) 
寸口脉浮濡,属气虚,麻在上体。尺浮而濡,麻在下体。 
脉涩而芤,属死血,为麻木,不知痛痒。(《医统》) 
x行痹痛痹着痹x(轻重寒热) 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以风湿寒三气合而成之。故《内经》曰风气 
胜者为行痹,风则阳受之,故其痹行,旦剧而夜静,世俗莫知。反呼为走注疼痛虎咬之疾。寒气胜者为痛痹, 
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世俗不知,反呼为鬼忤。湿气胜者为着痹,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 
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世俗不知,反呼为偏枯。此病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阳寒水用 
事之月,故草枯水寒为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津湿,痹从外入。况五 
方土地,寒暑殊气,刚柔异禀,食饮起居莫不相戾。故所受之邪各有浅深,或痛或不痛,或仁或不仁,或筋 
屈而不能伸,或引而不缩,寒则虫行,热则纵缓,不相乱也。(《事亲》) 
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如《痹论》曰风气胜者 
为行痹,盖风者善行数变,故其为痹,则走注历节,无非定所,是为行痹,此阳邪也。曰寒气胜者为痛痹,以 
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聚则为痛,是为痛痹,此阴邪也。曰湿气胜者为着痹,以血气受湿则濡滞,濡滞则肢 
体沉重,而疼痛顽木,留着不移,是为着痹,亦阴邪也。凡此三者,即痹之大则也。此外如五脏六 
腑之痹,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则合而为痹矣。若欲辨其轻重,则在皮肤 
者轻,在筋骨者甚,在脏腑者更甚。若欲辨其寒热,则多热者方是阳证, 
无热者便是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此则不 
可不察。(《景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