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邪结甚者,非攻不可,宜诸承气汤、神 丸、百顺丸之类主之;邪结微者,宜清凉饮子、元戎四物汤,或 
黄龙汤、五烛散之类主之。(同上) 
阴结证,但察其既无火证,又无火脉,或其人喜热恶冷,则非阳证可知。然既无邪,何以便结不通?盖此证 
有二,则一以阳虚,一以阴虚也。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 
结也;下焦阴虚,则精血枯燥,精血枯燥,则津液不致而肠脏干槁,此阴虚而阴结也。故治阳虚而阴结者,但益 
其火则阴凝自化;治阴虚而阳结者,但壮其水则泾渭自通。以上阴结一证,虽气血之分自当如此。然血虚者, 
亦必气有不行;气虚者,岂曰血本无恙。大都虚而兼热者,当责其血分;虚而兼寒者,当责其气分。此要法也。 
第今之世人,但知有热秘而不知有冷秘,所以《局方》有半硫丸,海藏有已寒丸之类,皆治此之良剂,所当察也。 
若欲兼温兼补,似不若八味地黄丸及理阴煎之属为更妙。(同上) 
少宰蒋恬 ,服五加皮酒,遂患大便秘结,四日以来,腹中胀闷,服大黄一钱,通后复结。余曰∶肾气衰少, 
津液不充,误行疏利,是助其燥矣。以六味料煎成,加人乳一钟,白蜜五钱,二剂后即通,十日而康复矣。(《必 
读》)(按∶薛氏有一老儒大便不通,肚腹不胀,脉洪大而虚,此阴火内烁,用六味丸治验。) 
x血虚证x 血虚津液枯竭而秘结者,脉必小涩,面无精光,大便虽软,努责不出,大剂四物汤加陈皮、 
甘草、酒红花,导滞通幽汤,益血丹(用当归、熟地)。血少兼有热者,脉洪数口干,小便赤少,大便秘硬, 
润燥汤,活血润燥丸,四物汤加酒芩、栀子、桃仁、红花。(《准绳》)或有血虚,脉大如葱管,发热而大便 
结燥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闭结而死,医杀之耳。(《正传》) 
x蓄血证x 人有大便闭结不通,手按之痛甚欲死,心中烦躁,坐卧不宁,似乎有火,然小便又复清长。 
人以为有硬屎留于肠中也,谁知有蓄血不散乎。夫蓄血之症,伤寒多有之;今其人并不感风寒之邪,何亦有蓄 
血之病?不知人之气血,无刻不流通于经络之中,一有拂抑,则气即郁塞不通,血即停住不散,于是遂遏于皮 
肤而为痈,留于肠胃而成痛,搏结成块,阻住传化之机,隔断糟粕之路,大肠因而不通矣。治法宜通大肠,佐 
之逐秽之味。然而草木之药,可通无形之结,不能通有形之结也。血乃有形之物,必得有形相制之物,始能入 
其中而散其结,方用抵当汤治之,一剂而大便通,顿失痛楚矣。(《辨证录》) 
x肥人湿热证x 肥人素多痰饮湿热结聚,因病每致大小便不通,腹满不食,气逆喘急,势盛不得不下,有 
屡下不得通利者,有再三下而始通者,有下之遂利不止者。大抵湿热素盛 
之人,大便不行,日数虽多,结粪甚少,所下不过溏粪垢腻,甚至骤下不可遏者。多有热去寒起,正气随脱,即 
变呃逆之证。以此本属湿热,温补仍助本病,苦寒徒乏胃气,每至不可救药。若始先知其湿热痰积,用导痰汤 
多加姜汁、竹沥,下滚痰丸,甚则下控涎丹,方为合法。若迟则湿热上涌势剧,胃中津液尽变浊秽,虽有合剂, 
不能取效也。凡大便不通而腹中雷鸣者,下之必无结粪。盖肥人下后,多有脱泄不止之虞,瘦人汗后,每多干 
热不止之患,不可不知。(《医通》) 
x谷瘦x(见润燥方中。) 
x渐成膈噎x 秘结日深,渐成膈噎。盖阴不可以无阳,水不可以无火,水火既济,上下相交,荣卫流行, 
自然润泽。若而幽门不通则上冲,吸门不开则噎塞,故云燥结不便,气不得上下者,治在幽门。(《医统》) 
x治有不宜峻利x 关格不通,三焦约病,责以荣卫之痞塞。乳后便难,与夫老者秘涩之病,又以津液不 
足,止可滑以利之,润以滋之。苟荡以 剂,则糟粕不通,真气受弊,不可不知也。(《圣济》) 
老人脏腑不可用大黄,老人津液少,所以秘涩,更服大黄以泻之,津液皆去,定须再秘甚于前,只可服宽 
润大肠之药,如《养生必用方》二仁丸是也,更用槐花末煎汤淋洗亦妙。风药燥肠。又有一种风秘者,当用槟榔 
七圣丸,虽有大黄,斟酌服之,勿令泻可也。又有妇人产后大便秘,须四五日、六七日不通者,出血已多,津 
液少也,浓煎紫苏汤饮一两盏自通。更一日不通,服局方大麻仁丸三十丸。(《医说》引《医余》) 
初虞世云∶余历观古人用通药率用降气等药,盖肺气不 
下降,则大肠不能传送,以杏仁、枳壳、诃子等药是也。又老人、虚人、风人津液少,大便秘,经云涩者滑之, 
故用胡麻、杏仁、麻子仁、阿胶之类是也。今人学不师古,妄意斟酌,每至大便秘燥,即以 药荡涤之,既走 
津液气血,大便随手愈更秘涩,兼生他病。(《妇人良方》) 
元气薄弱之人,凡患伤寒杂证病气不足等病,而有大便不行者,但察其胸腹下焦,若绝无胀实痞塞、急坠 
欲解等患,此其中本无实邪,即虽十日二十日不解,亦自无妨。切不可因其不便,强为疏导。盖其胃口未开, 
食饮未进,则全赖中气以为捍御之本,但俟邪气渐退,胃气渐和,则自然通达,无足虑也。若肠脏本无滞呆,而 
强为通利,以泄胃气,遂至主不胜客者有之,邪因而陷者亦有之,此其害受于冥冥之中,而人多不知也,识之 
慎之。(《景岳》) 
秘结证,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之 
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须详察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 
牵牛、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 
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况虚弱之辈,幸得后门坚固,最是寿征,虽有涩滞,亦须缓治,但以养阴等剂渐加调 
理,则无有不润。故病家医家,凡遇此类,切不可性急欲速,以自取其败,而致悔无及也。(同上) 
x黄蜡包丸x 丹溪治一人,胃虚有滞,不通不纳,药用黄蜡包备急丸,穿一孔,令服三丸,取其不犯胃 
气,故得迟化达幽门而出也。次日下结屎升许,继以调理而安。(《六要》)(按∶此出《正传》,系虞氏治 
验,今引丹溪盖错, 
但《正传》文繁,故从之。) 
胃虚甚者,泻药性急,不能下行,反为上出,当以丸子,蜡匮而吞,不犯胃气,俾出幽门,药得施功,智 
者之言。(《医读》)(宜参《积聚》。) 
x清利诸方x 三黄汤,治下焦热结,不得大便方。 
大黄(三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一两) 栀子(二七枚)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若大大秘,加芒硝二两。(《千金》) 
芎黄丸,治风热壅盛,头昏目赤,大便艰难。 
川芎 大黄(锦纹者。用无灰酒一碗。慢火煮令酒尽。焙干。各二两。)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热水下,食后。(《杨氏》)(《本事》川芎丸, 
有皂角,出《痰涎》中。) 
《经验后方》解风热,疏积热风壅,消食化气导血,大解壅滞。大黄四两,牵牛子四两半生半熟,为末, 
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茶下一十丸。如要微动,吃十五丸。冬月中最宜服,并不搜搅人。(《本草》)《十形三 
疗》牛黄通膈丸,于本方加木通。《宝鉴》全真丸,金宣宗赐名保安丸,治五脏积热,洗涤肠垢。本方以皂角 
水浸,入萝卜切片同熬,投药末丸。(《得效》不用萝卜,名皂角膏,治肾经有热,阴囊赤肿钓痛,大腑秘 
涩。)《保命》大黄牵牛散,治相火之气,游走脏腑,大便秘结,本方为散。(按∶《拔萃·洁古家珍》名牛 
黄散,治上焦热,脏腑秘结。)《纲目》∶凡用大黄半两至一两,而大便不通利者,加麝少许,调于药中,则大 
便必大走也。(出大黄牵牛散下。) 
若膏粱浓味积热者,用加味清胃散。(《六要》)(按∶清胃散方附齿间出血中。所谓加味者,考其《齿痛 
门》,盖 
加大黄、石膏也。) 
治大便不通(张选卿屡验)。 
朱砂(研如飞面五钱) 真芦荟(研细七钱) 
滴好酒少许和丸,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