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虚也),此为胸中寒实所致也,当吐之。咳家,其脉弦,欲行吐药,当相人强弱,而无热乃可吐之。其脉沉者, 
不可发汗。(《脉经》) 
上气汗出而咳,属饮家,咳而小便利若遗溺,不可发汗,汗出即厥逆冷。(《千金》) 
x温清各有其宜x (外邪不可误认为劳)古方治火郁干咳嗽者甚少,治风寒湿咳嗽者甚多,盖由不分内 
外所因、新久之异故也。夫形寒饮冷,新咳嗽有痰,固当以温寒散湿为主,如人参、半夏之类可也。若夫气动火 
炎,久咳嗽无痰,又当以清热润燥为先,然人参、半夏之类又在所禁,如天门、麦门、知母、贝母、石膏、栝蒌 
之类可也。世人徒知肺主皮毛,外感风寒为寒,殊不知传里郁久变为热也。况肺为华盖,而五脏六腑火自内起, 
熏蒸焚灼作咳嗽者,亦良多矣。(《心法附余》)(按∶《妇人良方》曰∶古人立方治嗽,未有不本于温药,如 
干姜、桂心、细辛之属,以寒气入里,非辛甘不能发散。此言未免偏。又《痰火 门》曰∶大抵咳证药只宜温 
平,肺号姣容,药味少凉即寒,稍燥即热,治咳方禁用辛燥,学人不可不知。亦非持平之论。) 
外邪证多有误认为劳伤而遂成真劳者,此必其人气体柔弱,而医家望之已有成心。故见其发热,遂认为火; 
见其咳嗽,遂认为劳。不明表里,率用滋阴降火等剂,不知寒邪既已在表,凉药不宜妄投。若外既有寒,而内又 
得寒,则表里 
合邪,必致邪留不解,延绵日甚,俗云伤风不愈变成劳。夫伤风岂能变劳,特以庸医误治,而日加清削,则柔弱 
之人,能堪几多清理,久而不愈,不至劳不已也,此实医之所误耳。(《景岳》) 
x敛散二法x 徐叔拱曰∶敛者,谓收敛肺气也。散者,谓解散寒邪也。宜散而敛,则肺寒邪一时敛住,为 
害非轻;宜敛而散,则肺气弱一时发散而走泄正气,害亦非一。且如感风咳嗽,已经散之后,其表里复感寒邪, 
虚邪相乘,又为喘嗽。若欲散风,则愈虚其肺;若收敛,则愈滞其邪。当先轻解渐次敛之,肺不致虚,邪不致滞, 
喘嗽自止矣。(《病机汇论》)(按∶敛言五味子、阿胶等润养之品,不必收涩之谓。) 
x补中补下x 久嗽肉脱者,用嗽药多不救,补中健脾则嗽止,此虚则补其母,以脾主肌肉,病有本而标之 
之意也。然病多不救,经曰大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是也。(《苍生司命》) 
凡咳而渐至气高汗渍,宜不俟喘急痰鸣,急补其下。若仍治标亡本,必至气脱卒亡,医之罪也。(《法律》) 
x人参宜否x 治嗽方中多用人参,以其肺虚故也。然肺受火邪久嗽喘满吐血,与夫阴虚火动,午后发热 
兼嗽者,切宜忌之。然肺受寒邪喘嗽,与夫阳虚火动,昼夜发热兼嗽者宜用,亦须知母、贝母、天门冬、麦门冬、 
栝蒌之类,择其一、二味监制可也。丹溪云予每治病,某药为引经,以某药为监制是也。(《心法附余》) 
x涩药不可轻用x 今人治嗽,多喜用罂粟壳、乌梅之类。殊不知罂粟壳其性紧涩,乌梅味酸,乃伤脾之 
剂。脾胃壮实者,服之犹可,脾胃稍弱者,未见其效,谷气先有所损矣。 
能慎此者,庶免后患。(《济生》) 
凡治咳嗽,当先各因其病根,伐去邪气,而后以乌梅、诃子、五味子、罂栗壳、款冬花之类,其性燥涩,有 
收敛劫夺之功,亦在所必用,可一服而愈,慎毋越其先后之权衡也。(《医统》) 
x治嗽诸药x 五味子,在上补肺,在下滋肾,乃酸收敛而降之之剂。天门冬,保定肺气,虚而能补,热而 
能泻,燥而能润,但专泻而不收,体虚而热者用之,寒多者禁服。麦门冬,补肺金,润燥生津,敛嗽及肺痿, 
所以与五味、人参同用,为生脉之剂。人参,乃补肺气之神剂,惟肺气虚弱,则外邪得以侵之,故有气短喘嗽之 
证,非此不能补正而除邪也,喘嗽系阴虚火动、劳嗽吐血者勿用。阿胶,能养肝气,益肺金,定喘嗽,肺虚极损, 
咳唾脓血,非此不补。桑皮,泻肺气,有气喘嗽,吐血虚劳客热,及肺中水气,非此不除。款冬花,润肺消痰, 
古今多用之而治嗽,及治肺痿肺痈。紫菀,益肺气,去胸中寒热结气,咳逆上气。百部,治肺热久嗽,润肺益气。 
夫喘嗽用乌梅者,因其能收肺气也,故久嗽用之。百合,能敛肺。贝母,能润肺。半夏,乃治寒痰之剂,如形寒 
饮冷伤肺而咳者用之。桔梗,利膈气,如气促鼻塞喘嗽吐痰者用之。栝蒌实,甘能补肺,润能降气,故治痰嗽, 
利胸膈;其根名天花粉,痰嗽者用之。蛤蚧,能治久远劳嗽,及咳嗽出血。海蛤,治咳逆上气,及喘息烦满。马兜 
铃,止肺热咳嗽,气上逆连连不绝,痰结喘促。百药煎,能保定肺气,以温药相佐使尤佳。诃子,其味酸苦,有收 
敛降火之功。罂粟壳,虚劳嗽者多用,以其能收敛故也,但劫病之功多,虽急亦不宜多服。薏苡仁,古方用之, 
以治肺痿肺痈咳嗽涕唾上气。杏仁,下气定喘,散肺经风寒,以其能 
泻肺也。葶苈,治肺壅上气,咳嗽痰饮。肺中有水气者用之,以其走泄为功,大能降气者也。苏子,主肺气喘 
急咳逆,乃调中下气之剂。陈皮,理肺气降痰,如膈间有痰热结气,呕咳吐逆者用之。石膏,除三焦之大热,泻 
胃火,润肺坠痰,实热喘嗽者可用。淡竹叶,主胸中痰热。知母,润心肺,与黄柏同用,能治阴虚火动之喘嗽 
也。地骨皮,治劳热咳嗽。青黛,收五脏热火。若果有系寒嗽者,可用肉桂以达寒气,干姜以散寒邪。若夫外感 
寒喘痰嗽,用麻黄以开发。(《医宗粹言》)(节录) 
杏仁,散肺气,若肺中有实邪,及因风寒外束,郁炅于中者,宜用之。(《原理》) 
x疏肺诸方x(兼补肺方)宁嗽化痰汤,治感冒风寒,咳嗽鼻塞。 
桔梗 枳壳(麸炒) 半夏(姜汤泡七次) 陈皮 前胡 干葛 茯苓(各一钱) 紫苏(一钱二分) 
麻黄(一钱冬月倍夏月减) 桑皮 杏仁(炒去皮尖各一钱) 甘草(四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热服。(《统旨》)(按∶此参苏饮变方。) 
苏子降气汤,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虚烦引饮,头目昏眩。 
川当归(去芦) 甘草( ) 浓朴(去粗皮) 前胡(去芦各二两) 陈皮(去白) 肉桂(去粗皮各三两) 
紫苏子 半夏曲(各五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和剂》)(按∶此本《千金》紫苏子汤,治脚弱上气,不用苏叶。) 
养肺汤,治肺感寒邪,上气喘急,咳嗽无时,声音不出,痰唾稠粘。 
紫菀(半两去土) 款冬花(半两) 杏仁(半两去皮尖) 五味子(半两) 白茯苓(一两) 半夏(汤泡洗 
十余次) 桂(半两去粗皮) 桔梗(半两微炒) 紫苏子(半两微炒)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大盏,生姜十片,同煎至七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卫生家宝》) 
《直指》养肺汤,于本方去五味子、桂,加人参、陈皮、桑白皮、甘草、乌梅。 
款冬花散,治寒壅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头痛眩冒,肢 
体倦疼,咽嗌肿痛。 
款冬花(去枝梗) 桑叶(洗焙,按∶《医方大成》引作桑白皮) 知母(去芦各二十两) 贝母(去心麸炒) 
杏仁(去皮尖麸炒) 半夏(汤洗七次姜制) 阿胶(锉炒如珠子) 甘草( 各二斤半) 麻黄(去根节五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和剂》)又人参定喘汤,治肺 
气咳嗽,上喘气急,于本方去款冬花、桑叶、知母、贝母、杏仁,加人参、桑白皮、罂粟壳。 
华盖散,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壅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麻黄(去节根) 紫苏子(隔纸炒) 桑白皮(炙)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七味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同上) 
治诸嗽久不瘥,贝母汤。 
贝母(一两去心姜制半日焙) 黄芩(生去皮) 干姜(生各一两) 陈皮(去白) 五味子(各一两拣) 桑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