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呕吐,不纳饮食,或为滑泄,肌肉瘦极。眼胞浮肿,脉独弦实,是为脾败,百不救一。(《医读》)
x定吐诸法x 凡服汤呕逆不入腹者,先以甘草三两,水三升,煮取二升,服之得吐,但服之不吐益佳。消
息定,然后服余汤,即流利更不吐也。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千金》)(按∶《资生经》曰∶有此
疾者,早上宜多用生姜泡汤取,或煨或生嚼,或取自然汁入酒服,皆效。)
大凡治呕,多是饮药难服。于此方中(按∶此方即丁香饮,治寒呕,用丁香、半夏、橘红、干姜,更加减治诸
呕)选宜用者,研为细末,姜汁为丸尤妙,或间服镇坠丹砂亦好,审而用之,不可苟也。(《续易简方脉论》)
呕家诸药不效,日久胃虚不纳谷,用长流水,和伏龙肝澄清,炒陈米煮汤,饮一二杯,以安胃气,殊效。(《六
要》)(按∶此本于《正传》,引在后。)
呕吐难纳药者,必徐徐一匙而进,不可太急也。(《统旨》)(按∶此本于《伤寒蕴要》。)
予按为医者临延医病,贵能体贴病情,能用心法。大凡呕吐不纳药食者,最难治疗。盖药入即吐,安能有功。又切
不可强灌胃口,愈吐愈翻,万不能止。予之治此颇多,先将姜汤和黄土作二泥丸,塞其两鼻,使之不闻药气。然
后用对证之药煎好,斟出澄清,冷热得中,止服一口。即停之半时之久,再服一口。又停之良久,服二口。停之
少顷,则任服不吐矣。斯时胃口已安,焉能作吐。愚人不知,明见其吐药不纳,偏以整杯整碗强灌之,则一吐倾
囊而出,又何药力之可恃乎。此等之法,不但幼科可用,即方脉亦当识此。倘临证不体病情,全无心法,即如呕
吐一证,虽能识病,虽能用药,其如不纳何哉。(《幼幼集成》)
呕吐药,忌栝蒌、杏仁、桃仁、萝卜子、山栀,皆要作吐(《医通》曰∶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吐)。凡药
带香药行散不妨。(《丹溪》)(按∶此说无类可附,姑录于此。)
x温中方法x《备急》疗吐逆,水米不下,干姜甘草汤方。
干姜(二分炮) 甘草(一分炙)
上二味切,以水二合,煎取一合,去滓顿服则定。少间与粥,则不呕,神验。(《外台》)
《延年》甘草饮,主脾肾疼气乘心,痛闷吐利,四肢逆冷或烦疼方。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干姜(四两) 浓朴(二两炙) 白术(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四服,如人行八、九里。(同上)又许仁则积冷在胃,
呕逆不下食,人参等七味丸,于本方去甘草、干姜,加生姜屑、细辛、橘皮、桂心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饮下
之,初服十丸,日二,加至二十丸。
一方,白术散,治呕吐,用白术、人参各一两,半夏一两半,茯苓、干姜、甘草各半两,姜、枣煎。
治呕逆恶心者,于治中汤中(按∶系理中汤四味各一两,加橘红二两)更加丁香半两,半夏一两,名丁香温中
汤,每服加生姜十片煎服。(同上)加味理中汤,治痰浮于上,呕吐不已,加半夏、丁香,酌量用,每服四钱,
水煎不拘时热服,再入生姜亦可。(《得效》)
半夏茯苓饮子,治痰饮呕吐。
半夏(二两) 附子 赤茯苓 白术 人参 黄橘皮 丁香(各一分)
上为细末,空心姜煎五钱。(《鸡峰》)(按∶此系《千金》大半夏汤变方,宜参《水饮》。)
治脾胃虚寒,痰饮留滞,呕吐不止,济急散方。
附子(一枚切下盖取出肉纳丁香在内) 丁香(四十九枚)
上二味,用生姜自然汁略浸附子,纳瓷瓶中,重汤煮之令干,捣罗为细散,每服一钱匕,含化咽津。(《圣济》)
(按∶《和剂》煨姜丸,与此相类,见《脾胃》。)《医说》引《类编》治翻胃(修制略同),一钱匕,掺舌上,
漱津下。若烦渴则徐食糜粥,忌油腻生冷。《大成》曰∶翻胃如水谷不能下,《方便集》中一方,用丁香、附子
为末,于掌心舐吃,亦一法也。
张涣养中汤方,养脾胃呕吐不止。
大附子(炮裂去皮尖脐一枚) 沉香 木香(各半两) 人参(一两) 官桂 半夏(汤浸七遍焙干各一两)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三片,煎五合,去滓放温,时时服。(《幼幼》)
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加丁香,到口即吐,后去干姜、只参、附加丁、木二香,煎熟更磨入沉香
药(《准绳》无药字),立吐定。盖虚寒痰气凝结,丁、附既温,佐
以沉、木香则通,干姜、白术则泥耳。(《要诀》)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人参丸方。
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半) 干姜(炮半两) 山芋(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甘草(炙锉
一两半)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入枣二枚劈破,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白汤
嚼服亦得。(《圣济》)
治干呕不下食,参粟汤方。
人参(一两) 陈粟米(一两) 生姜(切碎五两) 半夏(汤洗去滑七遍四两与生姜同杵碎曝干)
上四味同入银石锅中,慢火炒令焦黄,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大枣二枚去核,同煎至
七分,去滓微热服,空心食前。(同上)
治脾胃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藿香浓朴汤方。
藿香叶 浓朴(去粗皮,用生姜二两切片,枣十枚劈破,同煮半日取出,去姜枣,锉焙。) 半夏(浆水浸一宿,切,
汤洗七遍,入粟米一协议炒黄,去米。) 甘草(生锉)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大片,大枣二枚劈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同上)
在城黄氏妇,年将三十,产后因食伤,致胃虚不纳谷,四十余日矣。闻谷气则恶心而呕,闻药气亦呕,求予治。予
曰∶药不能入口,又将何法以治之乎。恳求不已,遂制一方,用人参、白术、茯苓各一钱,甘草二分,陈皮、藿香、
砂仁各五分,炒神曲一钱,十年以上陈仓米一合,顺流水二大白盏,煎沸泡伏龙肝,研细搅浑,放澄清,取一盏,加
姜、枣同煎前药,至七分,稍冷服。此药遂纳而不吐,别以
陈仓米煎汤,时时与之,日进前药二、三服,渐能吃粥而安。后以此法治十数人,皆验。(《正传》)《医鉴》
比和饮,治水谷不纳,闻食气即呕。(即本方)
家秘加减理中汤,治寒吐,阴盛格阳,不纳药者。
用理中汤加熟附,一剂共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入童便、 猪胆汁各半杯,煎一、二沸服之,神效。
(《保命歌括》)呕久而诸药不纳者,此胃口壮火关格之病也,煎服妙不可言。(《医学研悦》)
金,参药不受,皆浊阴在上,阻塞气机,几无法矣。勉与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急进,以通阳泄浊。(《临证指
南》)
王,胃虚少谷,肝来乘克,呕吐不能受纳,盖脏厥象也。
人参 川连 附子 黄芩 干姜 枳实(同上)
吴,寒热邪气扰中,胃阳大伤,酸浊上涌吐出,脘痛如刺,无非阳衰阴浊上僭,致胃气不得下行。高年下元
衰惫,必得釜底暖蒸,中宫得以流通。拟用仲景附子泻心汤,通阳之中,原可泄热开导,煎药按法用之。
人参(一钱半) 熟附子(一钱半) 淡干姜(一钱) 三味另煎汁。川连(六分) 炒半夏(一钱半) 枳
实(一钱) 茯苓(三钱)
后四味,用水一盏,滚水一杯,煎三十沸,和入前三味药汁服。(同上)
参连汤 治呕吐饮食不进,或胃中虚热恶心,宜服。(《医约》)(方见《滞下》中)
x驱饮诸方x 《僧深方》生姜汤,治食已吐逆方。
生姜(五两) 茯苓(四两) 半夏(一升) 橘皮(一两) 甘草(二两)
五种,水九升,煮取三升七合,分三服。(《医心》)
二陈汤,呕吐者,加丁香,如甘草之数。恶甜者,减甘
草。吐甚者,兼服半硫丸。仍用半夏为细末,每一两入丁香、槟榔各一钱,旋以生姜自然汁,丸如梧子大,名水
煮半夏丸。先以水二盏煎沸,次下丸子,煮令极热,以匙挑服,用药汁咽下。烦躁者,于二药中并去丁香。(《易
简》)二陈汤,治胸腹胀满,因伤宿食,或吐后噫败卵气。加丁香、缩砂,生姜七片,乌梅七个服,未效再服。
(《得效》)
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