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15-杂病广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病入里者,宜下之。(《要诀》) 
凡治饮食暂伤者,亦当辨虚实。若停滞中焦,或胀或痛者,此实证也,当先去其食,宜大和中饮主之(用陈、枳、 
砂,楂、朴、麦芽、泽泻)。然去食莫先于理气,又惟排气 
饮为主(用陈、藿、枳、泽、朴、乌药、香附、木香)。若所停犹在上焦,莫若用吐为捷法,或用吐剂亦可。若 
食停下焦,痛极兼胀者,须下而去之,宜神 丸或备急丸。(《景岳》) 
饮食伤脾而吐泻已甚者,但察其无中满,无腹痛,而惟呕恶不能止,此其食物必已尽去,而以中气受伤, 
大虚而然。或其人困倦不宁,少气多汗,六脉豁大无神者,宜理中汤之类主之。凡大吐大泻之后,多为腹胀,若 
但外胀而内不觉胀,或恶闻食气,不欲饮食者,皆脾胃大虚之候,速宜用温补诸法调治之。(同上) 
病后胃口不开,饮食不进者,有二证∶盖一以浊气未净,或余火未清,但宜以小和中饮(用陈、楂、茯、朴、 
甘、扁豆)加减主之。一以脾胃受伤,病邪虽去而中气未复,故或有数日不能食,或旬日不能开,或胸喉中若有 
所哽如梅核气者,此中本无停积,但以阳气未舒,阴翳作滞,胃气太虚,不能运化而然,轻则温胃饮(系理中加归、 
陈、扁豆)甚则必加人参、附子,但使阳气得行,则胃口自开也。(同上) 
饥饱伤者,胃寒积亏,补之则气自复。饮食伤者,中有停积,胃气不行,若非攻克,病何由除。然有寒伤、 
有热伤,有暂病、有久病,有虚证、有实证。寒者非热不行,热者得寒乃解。新食而实者,在上则吐之,在中则消 
之;其虚者,必补益与消导兼行,如洁古枳术丸之类是也。久伤而实者,在中则和之,在下则减之;其虚者必纯与 
甘温怏脾壮气,如理中汤、养胃汤之类是也。(《汇论》) 
食滞心下,初起不可骤用苦寒,必兼辛散,二陈、平胃消导之,及枳实、白术、青皮、陈皮、山楂、曲、 之类, 
以食得寒则凝,得热则腐也。日久成积发热者,加姜汁炒川 
连、连翘之属清利之。若已成糟粕,日久生热,燥结不行,方可用承气辈攻下之。如冷物停滞作吐,二陈加炮姜、 
白豆蔻、苍术、浓朴、神曲、藿香之类,甚则广术、巴豆之属。若冷食停蓄,心腹暴痛作胀,当用红丸子、备急 
丸温下之。痰饮结聚,谷不得入,冷痰宿食在上脘者,用白散涌吐之。痰食已消,中焦未和,不思饮食,或吐或 
泻,倦怠面黄,按之心下软,脾胃受伤也,六君子加木香、砂仁;燥渴,用七味白术散。老人虚人易于伤食,或膨 
胀痞闷,或腹满作泻,当消补兼施,宜九味资生丸(系四君子加橘红、楂肉、神曲、黄连、白蔻)常常服之。若口 
淡思食,而见食不甘,食过则厌,兼恶心胸膈不快,胃虚挟痰饮也,六君子加枳实、香、砂。若不思饮食,食不克 
化,食后反饱,脾虚不能健运也,枳实理中丸。病后饮食不调,中脘隐隐作痛,有时得食则已,有时得食转加,此 
胃中火燎作痛,得食以压其势,故痛少安,若饮食稍过,气不能运转其食,其痛转加,连理汤加沉香。(《医通》) 
伤食,忌润湿、苦寒,宜健脾、消导、甘温、辛香。(《本草经疏》) 
鹤年曰∶伤食与停食宜分两项∶伤食者,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病在不及消化;停食不论食之多少,或当食 
而怒,或当食而病,在气结而不能化也。治伤食,宜偏重于食,或吐或下或消;若停食,则偏重在气,惟理气而 
兼之以消,吐下之法不可用也。大都伤食当分上中下三焦,而停食则专在胃脘也。(《金匮翼》) 
x病当审虚实x 饮食伤,尤当于不足之中,分其有余不足也。何也?盖饥饿不饮食,与饮食太过,虽皆是 
失节,然必明其有两者之分,方尽其理。节也者何?无不及、无太过之 
中道也。夫饥饿不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固失节也;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之中兼有余, 
亦失节也。以受伤言则不足,以停滞言则有余矣。惟其不足故补益,惟其有余故消导。亦有物滞气伤,必补益 
消导兼行者。亦有物暂滞而气不甚伤,宜消导独行,不须补益者。亦有既停滞不复自化,不须消导,但当补益, 
或亦不须补益者。洁古枳术丸、东垣橘皮枳术丸、木香枳术丸之类,虽曰消导,固有补益之意存乎其间。其他如 
木香分气丸、导气枳实丸、大枳壳丸之类,虽无补益,然施之于物暂滞、气不甚伤者,岂不可哉,但不宜视为 
通行之药耳。且所滞之物,非枳术丸之力所能去者,亦安可泥于消导而不知变乎。故备急丸、煮黄丸、感应丸、 
瓜蒂散等之推逐者,洁古,东垣亦未尝委之而弗用也。故善将兵者,攻亦当,守亦当,不善者,则宜攻而守, 
宜守而攻,其败也非兵之罪,用兵者之罪耳。观乎此,则知消导、补益、推逐之理矣。(《溯洄集》) 
内伤之证,又有虚实之分。如饮食失饥,劳役所伤,发热自汗,倦怠乏力,乃虚中之虚,宜补益中和之剂调 
治,毋施解表。若饮食过饱,乃虚中之实,为其所伤饮食积滞不消,以致心胸痞闷,仍发寒热,恶心恶食,须用 
化导之剂,俟其消克,心胸舒泰,仍用益脾之药,使无重虚元气。有宿食不消,日晡潮热,气实者,下之亦要详 
审,毋妄通利。(《原病集》) 
x伤食伤饮之别x 《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混言之也,分之为 
二,饮也,食也。又经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饱食,筋脉横解,则肠 为痔。饮者无形之气,伤之则宜发汗利 
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解酲汤、五苓散之类主之。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 
宜损其谷,其次莫若消导,丁香烂饭丸(用丁、木、莪、棱、香附、砂仁、甘松等十味)、枳术丸之类主之。稍重 
则攻伐,三棱消积丸(用莪、棱、炒曲、青皮、巴豆、茴香等)、木香见 丸(用木香、香附、神曲、三棱、草蔻、 
巴霜等)之类主之。尤重者,则或吐或下,瓜蒂散、备急丸之类主之。以平为期。盖脾已伤,又以药伤,使营运之 
气减,则食愈难消。(《辨惑论》)(按∶此与前款《兰室》文相类,宜互参。) 
x伤饮脉症x 饮即茶汤酒水之类,或脾虚不运而结滞,或暴渴多饮而停留,或豪兴狂饮而沉醉,或僧家清 
客以茶茗自供,往往至后面黄肌瘦,脾泄中满,烦渴肿胀,若遇利疾,危者不少,六脉濡微细滑,举按无力。(《百 
问》) 
x药各有对x 人之腑脏,皆因触冒以成疾病,而脾胃最易受触。盖日用饮食,稍或过多,则停积难化,冷 
热不调,则吐呕泄痢,膏粱者为尤甚,盖口腹纵恣,不能慎节。近用消化药,或论饮食既伤于前,难以毒药反攻其后, 
不复使巴豆、 砂等药,止用曲、 之类。殊不知古人立方用药,各有主对。曲 止能消化米谷。如肉食有伤, 
则非 砂、阿魏等药不能治也。至于鱼蟹过伤,则须用橘皮、紫苏、生姜。果菜有伤,则须用丁香、桂心。水饮伤, 
则须用牵牛、芫花。固不可以一概论也。必审其所伤之因,对用其药,则无不愈。其间轻重,则随患人气血以增减 
之而已。(《鸡峰》) 
x克伐可否x(宜与前虚实条相参)《养生方》戒不得用巴豆,令服青木香丸。如有食癖,非巴豆不克,所 
谓扰乎可扰,扰亦无扰。木香丸用牵牛,牵牛最泻人肾,不徒不消食积,而又害于元精,识者知之。(《三因》) 
大率才有停滞,当量人虚实,速宜克化之,不可后时, 
养成沉 也。(《济生》)(按∶严氏有黑丸子、如意丸、阿魏丸三方,然俱不出感应丸之范围,仍不采入。) 
凡饮食伤脾之证,有寒伤,有热伤,有暂病,有久病,有虚证,有实证。但热者暂者实者,人皆易知,而寒 
者久者虚者,人多不识。如今人以生冷瓜果致伤胃气,而为泻为痢为痛之类者,人犹以为火证而治以寒凉者, 
是不识寒证也。有偶因停滞而为胀为痛者,人皆知其实也。然脾胃强壮者,即滞亦易化。惟其不能化者,则最有 
中虚之证。故或以不食亦知饥,小食即作胀,或以无饥无饱,全然不思饮食,或以胃虚兼呕而腹满膨膨,或以火 
不生土而时食时吐。或中气不化,则胸喉若有所哽,而本非饮食之滞者。或因病致伤胃气,则久不思食,而本非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