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 
虎咬蛇伤诸病(时珍)。 
【发明】时珍曰∶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 
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 
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 
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骐 竭、紫矿相同。 
【附方】新八。 
吐血衄血∶山漆一钱,自嚼,米汤送下。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汤。(《濒湖集简方》) 
赤痢血痢∶三七三钱,研末,米泔水调服。即愈。(同上)大肠下血∶三七研末,同淡 
白酒调一、二钱服,三服可愈。加五分入四物汤,亦可。(同上)妇人血崩∶方同上。产后 
血多∶山漆研末,米汤服一钱。(同上)男妇赤眼,十分重者∶以山漆根磨汁,涂四围。甚 
妙。(同上) 
虎咬蛇伤∶山漆研末,米饮服三钱,仍嚼涂之。(并同上) 
x叶x 
【主治】折伤跌扑出血,敷之即止;青肿,经夜即散,余功同根(时珍)。 

草部第十三卷
草之二
内容:x山草类下三十九种x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黄连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王连(《本经》)、支连(《药性》)。 
时珍曰∶其根连珠而色黄,故名。 
【集解】《别录》曰∶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之阳。二月、八月采根。 
弘景曰∶巫阳在建平。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 
用之当布裹 去毛,令如连珠。保升曰∶苗似茶,丛生,一茎生三叶,高尺许,凌冬不凋, 
花黄色。江左者,节高若连珠;蜀都者,节下不连珠。今秦地及杭州、柳州者佳。 
颂曰∶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而以宣城九节坚重相击有声者为胜,施、黔者次之 
,东阳、歙州、处州者又次之。苗高一尺以来,叶似甘菊,四月开花黄色,六月结实似芹子 
,色亦黄。江左者,根若连珠,其苗经冬不凋,叶如小雉尾草,正月开花作细穗,淡白微黄 
色。六、七月根紧,始堪采。恭曰∶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节如连珠, 
疗痢大善。澧州者更胜。时珍曰∶黄连,汉末李当之本草,惟取蜀郡黄肥而坚者为善。唐时 
以澧州者为胜。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州、眉州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 
种∶一种根粗无毛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 
各有所宜。 
x根x 
【修治】 曰∶凡使以布拭去肉毛,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上焙干用。 
时珍曰∶五脏六腑皆有火,平则治,动则病,故有君火、相火之说,其实一气而已。黄 
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 
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 
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 
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诸法不独为之引导,盖辛热能制 
其苦寒,咸寒能制其燥性,在用者详酌之。 
【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微寒。普曰∶神农、岐伯、黄帝、雷公∶苦,无 
毒;李当之∶小寒。之才曰∶黄芩、龙骨、理石为之使,恶菊花、玄参、白藓皮、芫花、白 
僵蚕,畏款冬、牛膝,胜乌头,解巴豆毒。权曰∶忌猪肉,恶冷水。 
曰∶服此药至十两,不得食猪肉;若服至三年,一生不得食也。时珍曰∶道书言服黄 
连犯猪肉令人泄泻,而方家有猪肚黄连丸、猪脏黄连丸,岂只忌肉而不忌脏腑乎? 
【主治】热气,目痛 伤泣出,明目,肠 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本经》)。主五脏冷热,久下泄 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浓肠益胆,疗口疮( 
《别录》)。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 
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杀虫(大明)。羸瘦气急(藏器)。治郁热在中,烦 
躁恶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满(元素)。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好古)。去心窍恶血,解 
服药 
【发明】元素曰∶黄连性寒味苦,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手少阴经。其用 
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赤眼暴发, 
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张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 
成无己曰∶苦入心,寒胜热,黄连、大黄之苦寒,以导心下之虚热。蛔得甘则动,得苦 
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也。 
好古曰∶黄连苦燥,苦入心,火就燥。泻心者,其实泻脾也,实则泻其子也。 
震亨曰∶黄连,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若脾胃气虚,不能转运者,则以茯苓、黄芩代之 
。以猪胆汁拌炒,佐以龙胆草,则大泻肝胆之火。下痢胃口热禁口者,用黄连、人参煎汤, 
终日呷之,如吐再强饮,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刘完素曰∶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盖治痢惟宜辛苦寒药,辛能发散开通郁结,苦能燥 
湿,寒能胜热,使气宣平而已。诸苦寒药多泄,惟黄连、黄柏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湿而止泻 
痢,故治痢以之为君。 
宗 曰∶今人多用黄连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下俚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 
之,又罔顾寒热多少,惟欲尽剂,由是多致危困。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不必 
尽剂。虚而冷者,慎勿轻用。 
杲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凡诸疮宜以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凡眼暴 
发赤肿,痛不可忍者,宜黄连、当归以酒浸煎之。宿食不消,心下痞满者,须用黄连、枳实 
。 
颂曰∶黄连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异。今医家洗眼,以黄连、当归、芍药等分,用雪 
水或甜水煎汤热洗之,冷即再温,甚益眼目。但是风毒赤目花翳,用之无不神效。盖眼目之 
病,皆是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则行,故乘热洗也。 
韩 曰∶火分之病,黄连为主,不但泻心火,而与芩、柏诸苦药例称者比也。目疾,入 
以人乳浸蒸,或点或服之。生用为君,佐以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之,能使心肾 
交于顷刻。入五苓、滑石,大治梦遗。以黄土、姜汁、酒、蜜四炒为君,以使君子为臣,白 
芍药酒煮为佐,广木香为使,治小儿五疳。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黄倍之,水丸, 
治五痢。此皆得制方之法也。 
时珍曰∶黄连,治目及痢为要药。古方治痢∶香连丸,用黄连、木香;姜连散,用干姜 
、黄连;变通丸,用黄连、茱萸;姜黄散,用黄连、生姜。治消渴,用酒蒸黄连;治伏暑, 
用酒煮黄连;治下血,用黄连、大蒜;治肝火,用黄连、茱萸;治口疮,用黄连、细辛。皆 
是一冷一热,一阴一阳,寒因热用,热因寒用,君臣相佐,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所以 
有成功而无偏胜之害也。 
弘景曰∶俗方多用黄连治痢及渴,道方服食长生。 
慎微曰∶刘宋王微《黄连赞》云∶黄连味苦,左右相因。断凉涤暑,阐命轻身。缙云昔 
御,飞跸上 。不行而至,吾闻其人。又梁江淹《黄连颂》云∶黄连上草,丹砂之次。御孽 
辟妖,长灵久视。骖龙行天,驯马匝地。鸿飞以仪,顺道则利。 
时珍曰∶《本经》、《别录》并无黄连久服长生之说,惟陶弘景言道方久服长生。 
《神仙传》载封君达、黑穴公,并服黄连五十年得仙。窃谓黄连大苦大寒之药,用之降火燥 
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素问》载岐伯言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云∶酸入 
肝为温,苦入心为热,辛入肺为清,咸入肾为寒,甘入脾为至阴而四气兼之,皆增其味而益 
其气,故各从本脏之气为用。所以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从火化也,余味皆然。久则脏气偏 
胜,即有偏绝,则有暴夭之道。是以绝粒服饵之人不暴亡者,无五味偏助也。又秦观与乔希 
圣论黄连书云∶闻公以眼疾饵黄连,至十数两犹不巳,殆不可也。医经有久服黄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