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力〕x青娥丸x 骨脂 杜仲 等分为末,以核桃肉研膏,加炼蜜为丸,每酒下四钱。
〔和肝〕x调肝散x 半夏(一两) 官桂 木瓜 归 芎 牛膝(各五钱) 细辛 石菖蒲 枣仁 炙草(各三钱)
每服四钱,加姜五片,枣二枚,水煎。
〔肾虚〕x二至丸x 桂 附 杜仲 骨脂 鹿茸 鹿角胶 麋茸 青盐 糊丸。
〔肾虚〕x立安丸x 牛膝 杜仲 故纸(各四两) 黄柏 茴香(各二两) 蜜丸,每服五钱,空心盐酒汤下。
〔血闭〕x桃仁承气汤x 见一卷疫。
〔风袭〕x牛膝酒x 羌 芎 草 地骨 五加 薏仁 牛膝(各一两) 海桐皮(二两) 生地(十两)
酒二斗浸。
〔补火〕x八味丸x 见一卷中风。
〔补肾〕x补髓丹x 即上青娥丸加鹿茸。
〔伤寒〕x麻黄汤x 麻 桂 杏 草
〔风湿〕x柴胡汤x 羌活(钱半) 苍术 柴 桂 归 芎 草(各一钱) 独活 红曲(各五分) 防风
防己(各三分)
〔肾虚〕x七味丸x 见一卷中风。
〔湿痰〕x二陈汤x 见一卷中风。
〔湿痰〕x二妙丸x 见一卷湿。
〔热痛〕x虎潜丸x 见一卷中风。
〔补中〕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血寒〕x舒筋三圣散x 当归 肉桂 延胡 为末,每服五钱。
〔风袭〕x安肾汤x 骨碎补 萆 (俱炒) 牛膝 桃仁 海桐皮 当归 桂心 槟榔(各五分) 赤芍
附子 川芎 枳壳(各三分) 姜 枣煎。
〔寒湿〕术附汤 见五卷湿。
〔风湿〕x除湿羌活汤x 见一卷中风。
〔香港脚〕x瓜萸散x 见五卷香港脚,即木萸汤。
〔湿热〕x活络丹x 见五卷痹。
〔风湿〕x虎骨四斤丸x 见五卷痿。
〔虚热〕x鹿茸四斤丸x 虎骨四斤丸去附子、虎骨,加 鹿茸二具 菟丝子 熟地 杜仲
〔挟湿〕x换骨丹x 见五卷鹤膝风。
卷之六腰脊腿足痛论治
腰足痛脉案
属性:孙 中年,肾阳虚,腰痛溶溶如坐水中,形色苍,不胜刚燥,用温养少阴,兼理奇脉。杞子、补骨脂、
核桃肉、当归、牛膝(酒蒸)、续断、杜仲(炒)、沙苑子(炒)、酒浸服,效。
耿 腹痛旧恙,行走劳倦辄发,今由少腹痛引腰,卧则少缓,脉来虚软,少神,乃冲督经病。用小茴香、
沙苑子、补骨脂、降香末、杜仲(姜汁炒)、核桃肉、鹿角霜,三服痛除。
巢氏 中年经断,两尺芤弱,下元先亏,腰膝酸痛,宜温补下焦,必月事来乃望体安。杞子、熟地(俱炒)、
牛膝(酒蒸)、当归、沙苑子、菟丝饼、茯苓、核桃肉,十数服而如常。
魏氏 秋间崩漏数次,胫膝宵热,曾用摄补而安。今经止数月,腰痛由季胁控引少腹,辄疑瘀动将崩。诊脉
左寸动,胎也,非瘀也。痛引季胁,必带脉虚为病,按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皆络于带,而带脉之病,实太
阴所主,故《素问》言邪客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 ,不可以养息。而王叔和谓带脉为病,左右绕脐,
腰脊痛也。宜治带脉以固胎元。如所服参、 、地、术呆补,不能入奇经,安望有效。沙苑子、杞子、小茴香、
归须、续断、杜仲、桑寄生、补骨脂、糯稻根须,数服痛止,又用膏方而胎固。
吉氏 有年,久嗽痰红,头眩脘闷,咳则腰痛若折,少腹筋掣痛注,右腿艰于起坐,卧必偏左,脉左沉弦,
右沉弱,症属肝肾亏损。但先从气分调补,勿用血药滞腻。沙苑子、橘核、当归(俱酒炒)、杜仲(盐水拌)、
茯苓、砂仁壳、川贝母、蒌霜、甜杏仁(炒)、白芍(炒)、核桃肉,三服痛止嗽稀。更订膏方,用血燕根、
猪脊髓、桑寄生、杞子、核桃肉、制首乌、玉竹、潞参、当归、茯神、湘莲子、鹿角胶收膏,每用膏六钱,
开水和服,全愈。
族兄 小腹右偏痛,直注大股正面、侧面而下至膝盖止,因行走劳顿,寒热痛发,必是小腹先受寒袭于
腿经,故痛而发寒热也。宜温通,勿使成痹,但在高年,不宜过剂。橘核酒炒、木香、木瓜、归须、牛膝、
小茴香、桑寄生、生姜、葱白,再服微汗,而痛如失。
卷之六
身痛论治
属性:一身尽痛,凡伤寒、伤暑、伤湿、霍乱、阴毒,及一切寒湿、湿热、内伤、寒热、气血经脉不和诸症,
皆有之。如伤寒发热,身痛拘急,脉浮紧。麻黄汤,或九味羌活汤。汗后身仍痛,脉沉迟。桂枝加人参汤。
中暑伤气,自汗身痛,神倦脉虚。清暑益气汤。中湿身痛,身重不能转侧,脉细缓。在表,除湿汤。里,五
苓散。霍乱吐泻身痛,口渴溺少,脉伏。五苓散。阴毒身痛如被杖,面青咽痛,脉沉细而疾。升麻鳖甲汤。
寒湿相搏,但头汗出,背强身痛,脉沉涩。甘草附子汤。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脉虚浮而涩。除湿蠲痹汤。
湿热相搏,遍身烦痛,脉滑而疾。当归拈痛汤。内伤劳倦,兼风湿身痛,补中益气汤加羌活、防风。寒热身
痛,胸胁不舒,肝血虚而火郁,加味逍遥散。浑身走注作痛,或经脉牵引,但行气活血。三痹汤。凡肢节痹痛
属火,身体沉重属湿,拘急属寒,肿属湿,游走不定属风,痛在一处,如冰冷属痰,下体痛而溺少,宜分利。
五苓散。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宜泄湿,兼实表。防风黄 汤。尤宜察其兼症而审治之。
卷之六身痛论治
身痛脉候
属性:伤寒六脉俱紧,为太阳表症。身如被杖,脉沉紧,为阴毒。发汗后,脉弦迟,身痛,为气血不和。
一身关节尽痛,而脉沉弦,为中湿。肢体重痛,微肿,汗出恶风,关节不利,不可转侧,脉缓为风湿。遍身痛,
脉弦小,或滑大,为气血虚损。
卷之六身痛论治
附方
属性:〔伤寒〕x麻黄汤x 麻 桂 杏 草
〔伤寒〕x羌活汤x 见五卷破伤风。
〔伤寒〕x桂枝加人参汤x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人参
〔中暑〕x清暑益气汤x 见一卷暑。
〔中湿〕x除湿汤x 见一卷中风。
〔霍乱〕x五苓散x 见一卷温。
〔阴毒〕x升麻鳖甲汤x 升麻 鳖甲 当归 甘草 川椒 雄黄
〔寒湿〕x甘草附子汤x 草 附 芍药
〔风湿〕x除湿蠲痹汤x 见五卷痹。
〔湿热〕x当归拈痛汤x 见一卷湿。
〔内伤〕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肝火〕x加味逍遥散x 见一卷火。
〔走注〕x三痹汤x 见五卷痹。
〔泄湿〕x防己黄 汤x 见一卷湿。
卷之七
肠鸣论治
属性:肠虚则鸣,寒气相搏,或火激其水,肠亦鸣。经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宜六君子汤加炙 ,或
补中益气汤。又曰∶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香砂六君子汤加神曲。又曰∶肠中雷鸣,上冲胸,邪在
大肠。半夏泻心汤。又曰∶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平胃散加茯苓、半夏、木香。又曰∶热淫所胜,病腹
中肠鸣,气上冲胸。葶苈木香散。如脏寒有水,理中汤加桂、苓、车前。胃寒泄泻,智半汤。下气暂止复鸣,
益中汤。火激动其水,二陈汤加芩、连、山栀。
卷之七肠鸣论治
附方
属性:〔气虚〕x六君子汤x 见一卷中风。
〔升举〕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飧泄〕x香砂六君子汤x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胸痞〕x半夏泻心汤x 见一卷温。
〔土郁〕x平胃散x 术 朴 陈 草
〔热淫〕x葶苈木香散x 二苓 术 泽 桂 为五苓散,再加 葶苈 木香 木通 滑石 甘草
〔脏寒〕x理中汤x 参 术 姜 草
〔泄泻〕x智半汤x 益智仁 半夏(各五分) 苍术(四钱) 防风(二钱) 术 芍 苓(各一钱) 加姜煎。
〔下气〕x益中汤x 参 术 芩 连 姜 枳 草
〔动痰〕x二陈汤x 陈 夏 苓 草
卷之七
大小肠痈论治
属性:小肠在脐之左,关元穴属小肠。患痈则左腿不能伸。大肠在
脐之右,天枢穴属大肠。患痈则右腿不能伸。部位虽分,为病相似,治亦略同,故《金匮》、《千金》概名肠
痈也。其症小腹痞肿,按之痛,小便数似淋,发热,时自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如肿状,脉迟紧
者脓未成,可下之,桃仁承气汤。脉洪数者脓已成,大黄牡丹汤。脓从疮出,或有出脐者,惟大便下脓血者
自愈。按小便数似淋,或小便出脓血者,为小肠痈。大便出脓血者,为大肠痈。脓从脐中出者,为盘肠痈,
多不治。此症总因湿毒瘀血,结滞肠内而成。其始发热恶寒,小腹满痛,反侧不便,或腿缩难伸,即肠痈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