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2-类证治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热溺涩而渴,桂苓甘露饮。湿热相搏,清热渗湿汤。肩背沉重,肢节烦痛,或遍身痛,脚膝肿痛,属外因湿 
热,当归拈痛饮。湿热之内因,则水肿小便不利,五苓散、神芎丸之类。分轻重之泄,后用实脾之剂调理。六 
君子汤,异功散。阴虚多火,兼走精者,湿袭精窍也,虎潜丸,或加白术、牡蛎。有气如火,从脚下起入腹, 
属湿郁成热,二妙丸加牛膝、防己。叔和《脉经》云∶湿热之脉滑疾。 
〔寒湿〕脉不滑数,溺清便利,身痛无汗,关节不利,牵掣作痛,属寒湿,宜温利,七味渗湿汤、五苓散。 
脉虚者宜温补,理中汤加茯苓、薏米。四肢浮肿,不利屈伸,大便多溏,除湿汤。或升阳除湿汤。腰痛身重, 
小便不利,肾着汤。如寒热之气中于外,此与内生之湿不同,宜温而兼散,五积散,或加味五苓散。叔和《脉经》 
云∶脉大而浮,虚而涩,皆寒湿。 
〔暑湿〕溽暑酿湿,呕吐泻利,六和汤。先伤于湿,因而中暑,两胫逆冷,胸满头重,妄言多汗,脉阳弱 
阴急,病名湿温,切不可汗。苍术白虎汤。 仲景论中暑之脉,弦细芤迟,若兼湿,则虚濡,或虚涩。 
〔中湿〕关节重痛,浮肿喘满腹胀,昏闷不知人,脉必沉缓或沉微,属中湿。除湿汤。有破伤处,因澡浴 
湿入疮口,昏迷沉重,身强直,口噤,状类中湿,名破伤湿。白术酒,或用 牡蛎粉二钱,甘草汤调服。仍取 
粉敷疮口。叔和《脉经》云∶脉沉而缓,沉而细,皆中湿。 
沈氏云∶湿在上,宜防风,风能燥湿也;湿在中,宜苍术,土干燥湿也;湿在下,宜利溺,开沟利湿 
也。湿在周身,宜乌药、羌活。湿在两臂,宜桑条、威灵仙。湿在两股,宜牛膝、防风、萆 。分部位治之。 
其伤湿由肾虚者,腰冷如坐水中,肾着汤。由脾虚者,腹满吐酸,苓姜术桂汤。体气虚弱者,身重便溏,清 
燥汤。酒湿者,呕泻发热,葛花解酲汤。坐卧湿地,当风凉,足膝拘挛者,独活寄生汤。年老衰惫,妇人肾 
虚血竭,致腰脚痛者,独活寄生汤。脾胃不和,伏湿水泻者,加味平胃散。脾湿泄泻者,胃苓汤、苍术丸。 
湿家治法,大概宜发微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仲景谓湿家忌汗,以身本有汗,易至亡阳,故 
湿温症误发其汗,名曰重 ,所宜深戒。然久冒风凉,以水灌汗,遏郁生阳,又不得不微汗之。不可大发汗, 
大发汗则湿去热留,防其变症。东垣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真阳素虚之人,汗出,小便滴沥,正泉竭 
而阳欲亡之候。若以为湿热而大利之,真阳无水,顷刻脱离而死矣。不宜过利,第去其六七,即改用理脾之 
剂,否则亏其肾水。罗氏曰∶春夏之交,病如伤寒,其人汗自出,肢体重痛,转侧难,小便不利,此名风湿。 
因时令阴雨,或坐卧卑湿,或引饮过多,宜利小便,五苓散。湿去则愈。切忌汗下,误则不救。医不识症,误 
作伤风治之,发汗死,下之亦死。丹溪曰∶湿本土气,火热能生湿土,故夏热则万物润,秋凉则万物燥也。 
夫热郁生湿,湿生痰,用二陈汤加酒黄芩、羌活、防风,去风行湿。以风能胜湿也。又曰∶湿甚而热,治 
以苦温,佐以甘辛。平胃散主之。湿在上,宜微汗而解,不欲汗多。忌麻黄葛根等,宜防己黄 汤。湿在中下, 
宜利小便,五苓散主之。此淡渗治湿也。 

卷之一湿症论治
湿症脉候
属性:伤湿之脉细濡,湿热之脉缓大。浮缓湿在表,沉缓湿在里。湿脉沉细,与痉脉相似,而症不同,湿则身 
痛,痉则身不痛。弦缓为风湿相搏,身痛脉沉为中湿,脉浮为风湿,虚涩为寒湿,湿流关节,一身尽痛。脉沉 
而细,为中湿,为湿痹。湿温脉阳濡而 
弱,阴小而急。 

卷之一湿症论治
附方
属性:〔寒湿〕x实脾饮x 白术 茯苓 甘草 浓朴 大腹子 草蔻 木香 木瓜 附子 炮姜 枣 
〔风湿〕x胜湿汤x 羌活 防风 苍术 甘草 黄连 黄柏 猪苓 泽泻 
〔宣窍〕x至宝丹x 见前中风。 
〔经络〕x独活寄生汤x 独活 桑寄生 熟地 人参 茯苓 牛膝 杜仲 秦艽 白芍 当归 细辛 
防风 甘草 
〔风湿〕x羌活胜湿汤x 羌活 独活(各一钱) 川芎 本 防风 甘草(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 
〔夹风〕x防风汤x 防风 葛根 羌活 秦艽 桂枝 甘草 当归 杏仁 黄芩 赤苓 姜 酒煎。 
〔夹寒〕x加减五积散x 苓 夏 陈 草 麻黄 白芷 川芎 当归 干姜 桔梗 赤芍 苍术 浓朴 
〔外因〕x除湿羌活汤x 见前中风。 
〔风湿〕x神术散x 见前伤风。 
〔恶风〕x防己黄 汤x 防己 白术 黄 甘草 姜 枣 
〔湿热〕x清热渗湿汤x 黄柏 黄连 茯苓 泽泻 苍术 白术 甘草 
〔湿滞〕x小厘清饮x 茯苓 泽泻 猪苓 薏仁 枳壳 浓朴 
〔内因〕x五苓散x 见前温。 
〔发黄〕x茵陈蒿汤x 茵陈 大黄 栀子 
〔热渴〕x桂苓甘露饮x 见前暑。 
〔外因〕x当归拈痛散x 二术 二苓 人参 羌活 葛根 升麻 当归 知母 苦参 防风 茵陈 
〔导水〕x神芎丸x 黄连 黄芩 川芎 大黄 薄荷 滑石 牵牛 水丸。 
〔理脾〕x六君子汤x 见前中风。 
〔化痰〕x异功散x 见前中风。 
〔阴虚〕x虎潜丸x 见前中风。 
〔湿火〕x二妙丸x 黄柏 苍术 
〔温利〕x七味渗湿汤x 苍术 白术 茯苓 炮姜 丁香 橘红 炙草 
〔温补〕x理中汤x 见前中风。 
〔寒湿〕x除湿汤x 六君子汤加藿香、苍术、大腹皮。 
〔寒泻〕x升阳除湿汤x 升麻 柴胡 神曲 泽泻 猪苓 苍术 陈皮 甘草 麦芽 益智 半夏 
〔肾虚〕x肾着汤x 炮姜 茯苓 白术 甘草 如溺赤便溏,加苍术、陈皮、丁香。 
〔温散〕x加味五苓散x 五苓散加羌活。 
〔暑湿〕x六和汤x 见前暑。 
〔湿温〕x苍术白虎汤x 见前中风。 
〔伤湿〕x白术酒x 白术(一两) 酒(三盏) 煎一盏。 
〔腹满〕x苓姜术桂汤x 苓 姜 术 桂 
〔体虚〕x清燥汤x 见前暑。 
〔酒湿〕x葛花解酲汤x 葛花 砂仁 蔻仁 木香 青皮 陈皮 人参 白术 茯苓 神曲 干姜 
猪苓 泽泻 
〔除湿〕x平胃散x 见前中风。 
〔脾湿〕x胃苓汤x 见前中风。 
〔止泻〕x苍术丸x 茯苓 苍术 浓朴 白芍 炙草 川椒 茴香 破故纸 糯米粥丸。 
〔湿痰〕x二陈汤x 见前中风。 

卷之一湿症论治
湿脉案
属性:潘 溽暑蒸湿,水谷聚湿,致胸脘烦闷,呃逆吐哕,口甜燥,手心热,头汗,舌白不饥,便溏溺少。由 
湿邪弥漫膈间,郁蒸成热,所服汤饮,尽变浊瘀上泛,脉息三五不调。治宜辛以通壅,苦以降逆。佩兰、香薷、 
白豆蔻、公丁香、柿蒂、郁金、半夏曲、枳壳、杏仁(俱炒)。按∶口甜经名“脾瘅”,用兰草除陈,遵经立 
治。一服脾瘅已除,诸症俱减,改用清轻淡渗。淡竹茹、通草、 
滑石、石斛、蒌霜、象贝、赤苓、藿梗、灯心。二服呕止呃稀,乃胃虚客气上逆。用一味大麦仁汤,脘舒呃止, 
汗彻知饥思食。治用调补胃阴。太子参、麦冬、沙参、扁豆(炒)、茯神、枣仁、薏仁、小麦、南枣,数服 
进食如常。 
潘 六旬以上,感冒春温,治者用伤寒法,杂进桂枝、柴、葛,兼旬不解,延至湿热酿痰,舌腻口甜,溺 
少赤痛,不思伤寒递传足经,温邪专伤手经,桂柴等温升,已属误治。更医见其里迫欲下,竟用桂心、焦术, 
尤为可骇,无怪唇干舌灰矣。夫病者自言,不恶寒而但热,身重难移,则春温化湿了然,况脉来气口濡大,湿 
甚生热,脉候可按,更兼口味作甜,经名脾瘅,粘痰稠腻,气窒不利,皆湿热混处上中焦显象。其欲泻者,亦 
湿邪下注,得小水分利,自不至下迫耳。治法透热泄湿,数剂可安。香豉、杏仁、贝母(各二钱)、佩兰、前胡、 
栀皮、竹茹(各钱半)、赤苓(三钱)、滑石(五分)、蔗汁(半杯)、灯心(一钱)。一服微汗,烦热退, 
下迫除,去香豉、佩兰,加通草、栝蒌、沙参(各一钱)。日再服,痰较滑利,舌灰渐脱,可知温邪本湿热内 
搏,用辛凉透热,甘淡驱湿,口甜身重俱除,惟小溲混浊,犹是湿邪未净,此轻清泄热渗湿,为一定治法。 
花粉、鲜生地、麦冬(各二钱)、赤苓、薏仁(各三钱)、栀皮、川贝、木通(各八分)、灯心(五分)、 
加鲜芦根。日再服,溺清,粥饮渐加,转侧如常矣。继进调补胃阴法∶玉竹、钗斛、潞参(各二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