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尺为阴,尺脉上不至关,是阴已绝于下。寸为阳,寸脉下不至关,是阳已竭于上。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言阴阳互相生动。今两不至关,
是阴阳离异矣。《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非此之谓欤!代脉止
歇者,乃藏真不能接续,其倾危可立见也。散脉无根者,谓脉外散而不敛,内无根
蒂之候。若形见损伤,必难医治。仲景平脉篇云∶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
其形损故也。其义谓咳逆属肺,散脉属心。肺金心火,火刑其金,故主死。形刑二义俱通,姑两存之。
卷四
饮食劳倦第三十九
属性:饮食内伤,气口急滑,劳倦内伤,脾脉大弱。
饮食有节,五内受益,何言伤乎?伤则过于饮食,甚至停蓄不消,而气口急滑
之脉见矣。急则不运不输,滑则有水有物,胃中停滞。而急滑应于气口者,以气口
正在右关脾胃之前故也。(宜推之运之,如东垣枳术导滞丸、丹溪保和丸、洁古枳术丸、曲 枳术
丸、东垣葛花解醒汤之类。)动而生阳,身固不宜久逸。东垣先生论升阳益胃汤方后云∶小役形体,使
胃气与药,得以转运升发,此即动而生阳之义。又上古天真论云∶不妄作劳,皆不
言不劳。但令小役,不令过役,并不妄劳耳。若烦扰而过于劳,外则体倦,内则脾
伤。盖脾土合肌肉而主四肢。配阳明胃腑,受纳水谷,酝酿精微,以灌溉四脏,为
人身阳气生化之源。过劳则肢体转旋,四肢举动。阳气张乱,无往非脾气之应,则
无往非脾气之伤矣。脾脉反大弱者,气张则大,气耗则弱也。(宜补中益气汤之类。)
卷四饮食劳倦第三十九
附方
属性:x枳术导滞丸x(东垣) 治伤湿热之物,不得旋化而作痞,满闷不安。
黄芩 茯苓 白术 黄连(各三钱) 泽泻(一钱) 枳实(麸炒、去瓤) 神曲(炒,各
五钱) 大黄(煨,一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食远白汤下五十丸。
x丹溪保和丸x(见第十七)
x洁古枳术丸x(见第十七)
x曲 枳术丸x(见第二十)
x东垣葛花解醒汤x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青皮(去瓤,三钱) 木香(五分) 橘红 人参 猪苓(去皮) 白茯苓(各一钱半) 神曲
(炒) 泽泻 干姜 白术(各二钱) 白豆蔻 葛花 砂仁(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去矣。此盖不得已而用
之,岂可恃此酗饮成病,自损元气。惟病酒者思之。
x东垣补中益气汤x 治劳役过度,饮食失节,四肢倦怠,口干身热,手心蒸热,手背
不热,时或头痛,微恶风寒,自常汗出。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无力,
或脉微细软弱,或惟右脉虚大。凡中气虚弱而不能摄血,或中气不足而误用克伐,
或饮食劳倦而患疟痢,脾胃气虚而久不能愈,或腠理不密,易伤风寒,微邪凑肺
而咳嗽不已,或病久元气下陷,或伤恐元气不升,或元气虚弱,感冒风寒,不胜
发表,或入房之后,劳役感冒,或劳役感冒而后入房,或阳气不升而头晕作眩,
额上喜温而渐愈等证。不论内外病候,审是因于劳役者,以之为主。治之法,能
生长身中胃气,而行春夏之令。亦能使脾土以生肺金,为肝、心、脾、肺滋化源
之剂。
黄 (病甚、热甚者一钱) 人参(三分,有嗽去之) 甘草(炙,五分) 当归(酒制)
橘皮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白术(五分)
(薛新甫常用方∶ 、参、术各一钱半,归一钱,橘七分,柴、升各五分。)
水二盏,枣一枚,姜一片,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滓,
食远稍热服。如伤重者,不过二服而愈。
卷四
气病脉证第四十
属性:欲知是气,下手脉沉。沉极则伏,涩弱久深。
气者,七气也。七气为内因,故脉沉。沉之极,虽按之至骨,犹不显露,是为
伏脉。再或见涩之往来不利,弱之无力衰微,非七气内伤之久,不如是也。
卷四
六郁脉证第四十一
属性:六郁多沉,滑痰紧食,气涩血芤,数火细湿。
郁有六种,亦为内因。郁则不复浮畅,故脉多沉。多沉者,不尽沉也。沉而滑,
则有水有物,痰停之郁也。沉而紧,则寒实有物,食积之郁也。沉而涩,则往来滞
涩,气虚不 之郁也。沉而芤,则沉下中空,血虚不濡之郁也。沉而数,则不能炎
上,火伏之郁也。沉而细,则附骨流衍,湿着之郁也。(大抵以越鞠丸为主最妙。如欲分治,痰宜
济生导痰汤,重则滚痰丸。食宜丹溪保和丸。气宜准绳气郁汤。血宜血郁汤。火宜热郁汤。
湿宜湿郁汤之类。)
卷四六郁脉证第四十一
附方
属性:x越鞠丸x(丹溪) 治六郁胸膈痞满,或吞酸呕吐,饮食不化。此治郁之圣药也。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神曲(炒) 抚芎 山栀(炒) 香附(炒) 山楂(净肉) 麦芽
(炒,各等分)
上末。水调神曲、麦芽作糊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白汤下。
x济生导痰汤x 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痞塞不通。
半夏(汤洗七次,四两) 南星(炮、去皮) 枳实(去瓤、麸炒) 赤茯苓(去皮) 橘红(
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十片,煎八分,食远温服。
x滚痰丸x(见第十七)
x丹溪保和丸x(见第十七)
x准绳气郁汤x 治因求谋不遂,或横逆之来,或贫窘所迫,或暴怒所伤,或悲哀所致,
或思念太过,皆为气郁。其状胸满胁痛,脉沉而涩者是也。
香附(童便浸一宿,焙干,杵去毛,为粗末三钱) 苍术(炒) 橘红 制半夏(各一钱半)
贝母(去心) 白茯苓(去皮) 抚芎 紫苏叶(自汗则用子) 山栀仁(炒,共一钱) 甘草 木
香槟榔(各五分) 生姜(五片)
煎服。如胸胁作痛,此有血滞也,宜参血郁汤治之。
x血郁汤x 凡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挫闪致瘀,一应饥饱劳役,皆能
致血郁。其脉沉涩而芤,其体胸胁常有痛如针刺者是也。
香附(童便制,二钱) 牡丹皮 赤曲(炒) 川通草 穿山甲(炒) 降真香 苏木 山楂
肉大麦芽(炒、研,各一钱) 红花(七分)
水、酒各一半煎。去滓,入桃仁,去皮、泥七分,韭汁半盏,和匀,通口服。
x热郁汤x 有阴虚而得之者,有胃虚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中而得之者。其治法皆
见发热条中。此则治夫非阴虚,非阳陷,亦不发热,而常自蒸蒸不解者也。
连翘(四钱) 薄荷叶 黄芩(各一钱五分) 山栀仁(炒,二钱) 麦门冬(去心,三钱)
甘草(五分) 郁金(一钱) 栝蒌皮穣(二钱)
竹叶七片煎服。问何不用苍术、香附、抚芎?曰∶火就燥,燥药皆能助火,故不用也。
x湿郁汤x 治因雨露所袭,或岚气所侵,或坐卧湿地,或汗出衣衫,皆为湿郁。其状
身重而痛,倦怠嗜卧,遇阴寒则发,脉沉而细缓者是也。
苍术(三钱) 白术(炒) 香附(炒) 橘红 浓朴(姜汁炒) 半夏(制) 白茯苓(去皮
)抚芎 羌活 独活(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五片,水煎。
虞抟云∶一男子,年二十九。三月间,房事后骑马渡溪,遇深渊沉没,幸得马
健无事。连湿衣行十五里抵家。次日憎寒壮热,肢节烦疼,似疟非疟之状。一医
作虚证治而用补气血药,服之月余不效。又易一医,作劳瘵治,用四物汤加知柏
地骨皮之类,及丹溪大补阴丸,倍加紫河车。服至九月,反加满闷不食。乃顾请
有乳妇人在家,只吃人乳汁四、五杯,不吃米粒。召余诊视,六脉皆洪缓,重按
若牢,右手为甚。余作湿郁处治,用平胃散,倍苍术,加半夏、茯苓、白术、川
芎、香附、木通、砂仁、防风、羌活,加姜煎服。黄昏服一帖,一更时又进一帖。
至半夜,遍身发红丹如瘾疹,片时随没而大汗。索粥。与稀粥二碗,由是前病除
减,能食。仍与前方服三帖。后以茯苓渗湿汤,倍加白术,服二十帖平安。
卷五
痰病脉证第四十二
属性:滑主多痰,弦主留饮。热则滑数,寒则弦紧。
浮滑兼风,沉滑兼气。食伤短疾,湿留濡细。
滑为水物兼有之象。主多痰者,以痰为饮结成形故也。弦则弦直而敛,不能抑
扬鼓荡,是阳运之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