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热服。
x东垣藿香安胃散x 治脾胃虚弱,不进饮食,呕吐不待腐熟。
藿香(一钱半) 丁香 人参(各二钱) 橘红(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一盏,去滓凉服,食前。和滓服亦可。
卷三
涩脉主病第二十一
属性: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
谓脉。脉之与血,同质异名,是二而一。况体为阴液,多则滑利,少则枯涩,理势
之必然者。(枯涩、虚涩血少,宜四物汤之类。)寒湿袭人,肌腠痹着,气道不利,脉安得不涩。
(滞涩之涩,宜和剂渗湿汤、百一除湿汤、三因肾着汤之类。)反胃,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随食随
吐。胃无余液,以致肠中枯燥而大便秘结,脉安得不涩。(枯涩之涩,宜六君子汤、宝鉴人参利膈
丸、统旨滋血润肠汤、滋阴清膈饮之类。)自汗者,汗时时自出也。出则液耗,是谓脱液。漏而不
止,卫气散失,四肢厥寒,是谓亡阳。阳亡液脱,脉又安得不涩。(虚涩之涩,宜十全大补汤、
济生 附汤、黄 建中汤之类。)一涩脉也,而有虚涩、滞涩、枯涩之分,是又在诊之者,自为灵通耳。
卷三涩脉主病第二十一
附方
属性:x四物汤x 治肝脾肾血虚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日晡热甚,头目不清,或烦躁不寐,
胸膈作胀,胁肋疼痛等症。凡血虚诸病,以此为主治。若脾气虚而不能生血,宜
四君子。若脾气郁而血虚,宜归脾汤。若肾水涸而不生肝血,宜六味丸。
当归(二钱) 白芍药(一钱) 熟地黄(三钱) 川芎(钱半)
上水煎服。
x和剂渗湿汤x(见第十七)
x百一除湿汤x 治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 疼,大便溏泄,小便或涩或利。
半夏曲(炒) 浓朴(姜制) 苍术(米泔制,各二两) 藿香叶 陈皮(去白) 白茯苓(去
皮,各一两) 甘草(炙七钱) 白术(生用一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一枚,煎七分。食前温服。
x三因肾着汤x 治肾虚伤湿,身重腰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 甘草(炙) 白术(各二两)
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x六君子汤x(见第十六)
x宝鉴人参利膈丸x 治胸中不利,大便结燥,痰嗽喘满,脾胃壅滞,推陈致新,治膈
气之圣药也。
木香 槟榔(各七钱半) 人参 当归(酒洗) 藿香 甘草 枳实(麸炒黄,各一两) 大黄
(酒湿蒸熟) 浓朴(姜制,各二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诸饮下。
x统旨滋血润肠汤x 治血枯及死血在膈,饮食不下,大便燥结。
当归(酒洗,三钱) 芍药(炒) 生地黄(各一钱半) 红花(酒洗)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黄(酒
煨) 枳壳(麸炒各一钱)
水一钟半,煎七分,入韭菜汁半酒盏,食前服。
x滋阴清膈饮x(统旨) 治阴火上冲,或胃火太盛,食不入,脉洪数者。
当归 芍药(煨) 黄柏(盐水炒) 黄连(各一钱半) 黄芩 山栀 生地黄(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二钟,煎七分,入童便、竹沥各半酒盏,食前服。
x十全大补汤x(见第十六)
x济生 附汤x 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 (去芦、蜜炙) 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十片,煎八分。食前温服。未应,更加之。
x黄 建中汤x 治血气不足,体常自汗。
黄 桂(各一钱半) 白芍药(三钱) 甘草(一钱)
每服五钱。水一钟半,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去滓,入稠饧一大匙,再煎服。旧有微溏或呕者,不用饧。
卷三
弦脉主病第二十二
属性: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夫饮入于胃,必阳气为之游溢输布。脏腑受其灌溉,形体赖其濡滋。若阳运之
力薄,则不能游溢输布,停留于中,而饮之诸证起矣。其脉弦者,弦为阴脉,敛束
急直,无抑扬鼓动之势,正阳运之不足也。若非有饮而见弦脉,病又当在胆与肝耳。
盖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自北而东,在肝为厥阴而阴尽,在胆为少阳而阳微。初春
之象,逗气尚少,升如一缕,有弦义焉。数则为热,弦而兼数者,病亦兼热。迟则
为寒,弦而兼迟者,病亦兼寒。弦则为饮。弦而浮,则饮停在上,名曰支饮。支者,
支分之义,不在胃而支留于心胸间也。(宜仲景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和剂倍术丸、破饮丸、六
君子汤、仲景泽泻汤、海藏五饮汤之类。)弦而沉,则饮停在下,当为悬痛。悬者,悬阁之义,不在胃,
而悬留于腹胁间也。以寒饮而留于阴分,故在内痛。(宜济生八神来复丹、三因控涎丹之类。)弦
脉不但主饮,而又主痛者,以弦寒敛束,气不舒之故耳。阳弦者,寸弦也。邪在三
阳,三阳走头,故头痛。(宜玄珠茶调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仲景吴茱萸汤之类。)阴弦者,尺弦也。邪
在三阴,三阴走腹,故腹痛。(宜仲景小建中汤、香砂理中汤、东垣浓朴汤、仲景四逆汤之类。)
卷三弦脉主病第二十二
附方
属性:x仲景苓桂术甘汤x(见第十六)
x仲景小青龙汤x(见第十六)
x和剂倍术丸x 治五饮。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 饮,水在两胁。三曰痰饮,
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五曰流饮,水在胁间,沥沥有声。皆由饮水过多,或饮冷酒所致。
白术(二两) 桂心 干姜(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每二十丸,温米饮下。加至三十丸。食前服。
x破饮丸x 治五饮停蓄胸膈。呼吸之间,痛引两胁,胀满气促。胸腹结为 癖。支满
胸膈,旁及两胁,抢心疼痛,饮食不下,反胃吐逆。九种心疼,积年宿食不消,
久疟久痢,遁尸疰忤,癫痫厥运,心气不足,忧愁思虑,妇人腹中诸病,并皆治之。
荜茇 丁香(不见火) 缩砂仁 蝎梢 胡椒 木香(不见火) 乌梅肉 青皮 巴豆(去皮膜,各等分)
上将青皮、巴豆以浆水同浸一宿,次日滤出同炒。青皮焦,去巴豆。水淹乌梅
肉蒸一炊久,细研为膏,入药末和匀,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临睡生姜汤下。
x六君子汤x(见第十六)
x仲景泽泻汤x 治饮停心下,常苦眩冒。或胸中痞结,坚大如盘。下则小便不利。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水二升,煮一升,分温再服。
x海藏五饮汤x 治五饮最效。
旋复花 人参 陈皮(去白) 枳实 白术 茯苓 浓朴(制) 半夏(制) 泽泻 猪苓 前
胡桂心 白芍药 炙甘草(各等分)
上每一两分四服。姜十片,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因酒成饮,加葛根、葛花、砂仁。
x济生八神来复丹x 治寒痰冷冻饮料,久积心胸。或呕逆喘促,或心腹搅疼,或饮食不安,状如反胃等证。
硝石(一两,同硫黄为末、瓷器内以微火炒、用柳篦搅。不可火太过,恐伤药力。再研极细,名二气
末) 太阴玄精石(飞研,一两) 五灵脂(水澄清,滤去砂石,晒干)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各二
两) 舶上硫黄(透明) 沉香 木香(坚实者) 天南星(粉白者,各一两)
上为末,飞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x三因控涎丹x 凡人忽患胸背、手足、颈项、腰胯等隐痛难忍,筋骨牵引钓痛,时时
走易不定,乃是痰涎在心膈上下,变为此疾。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误认瘫痪也。
甘遂(去心) 紫大戟(去皮) 真白芥子(各等分)
上为末,糊为丸,桐子大,晒干。食后卧,淡姜汤或热水下五、七丸至十丸。
痰猛加数丸。
x玄珠茶调散x 治风热上攻头目及头风热痛不可忍。
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 小川芎(一两) 细茶叶(三钱) 白芷(五钱)
薄荷(三钱) 荆芥穗(四钱)
头巅及脑痛,加细辛、 本、蔓荆子,各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用茶清调下。
x秘藏半夏白术天麻汤x 治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大便不利,又出入为寒气所郁,
闷乱大作,火郁不伸故也。医疑有热,服疏风丸下之。原证不减,复添呕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