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9-伤寒论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急下以存胃液。伤寒脉弦而迟。弦为寒。迟为脏。脉大而紧。大为阳。紧为寒。俱谓之阳中伏阴。 
急下以分阴阳。又下利。旦部脉平。心下硬者。内实也。下利脉迟而滑。或浮大。按之反涩。恶食 
者。皆胃有宿食也。但宿食忌巴豆。只宜用大黄荡涤。 
刘完素曰。下后热不退。再下之。热愈盛。脉微。气虚。力弱。不加以法。则无可生之理。若 
辍而不下。则邪热极盛。阴气极衰。脉息断绝。必不可救。如此之症。下亦死。不下亦死。 
经云。三下而热不退者死。后人有三四次。至十数次而生者。此乃偶中。不可为法。但用解毒 
汤合凉膈散调之。庶不失人命。 
汗下后热不退。不问有汗无汗。宜白虎加人参、苍 
术以解之。 
陶华曰。凡言急下者。盖病热已迫。将有变也。非若他病。尚可稍缓。 

卷十
不可下
属性:【纲】仲景曰。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伤寒呕家。虽有阳明症。不可攻之。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此为津液内竭。大 
便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目】张云岐曰。非阳明之本病不可下。阳明本病。胃家实也。非痞满燥实。不可下。非潮热 
发渴。不可下。非詈骂亲疏。不可下。非脉沉数。不可下。非弃衣登高。目见鬼。不可下。 
李 曰。可下者。脉症全在里也。若太早。若过。则水谷脱而变生焉。不可下者。诸虚咽肿。 
呕吐厥逆。结胸。不转失气。脐中左右上下动气。脉浮细、浮虚、浮涩、带迟。恶寒等症。下之则危。随 
宜以温热药救之。 
【纲】仲景曰。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 
难也。 
【目】朱肱曰。脉浮不可下。脉虚不可下。恶寒不可下。呕吐不可下。小便清不可下。不转 
失气不可下。大便坚小便数。不可用承气汤。(乃脾约丸症也)大便硬小便少者。不可攻。 
柯琴曰。此中风伤寒。胃实转胃虚。初能食而致反不能食之机也。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重。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目】朱肱曰。大抵伤寒最慎于下。若表未罢。不可乱投汤剂。虚其胃气。仲景云。表解而内 
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也。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乃可下之。虽四 
五日不能为祸。若不宜下而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重者死。 
古人所以伤寒有承气之戒。脉浮不可下。其病在表。宜发汗。下之则为懊 。为痞。为结胸。脉虚 
细。不可下。恶寒不可下。以恶寒为表之虚。虽是阳明症。尚恶寒。即与太阳合病。属表。但可发 
汗。少阴恶寒。当温之。呕吐者不可下。宜与小柴胡和解。不转失气不可下。与小柴胡。明日又不大便。 
脉反微涩。里虚也。为难治。姑与黄 建中汤。 
程郊倩曰。阳明中风。病在气分。故不可妄下。 
【纲】仲景曰。发汗。若下之。而发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目】吴绶曰。凡有恶寒恶风者。凡腹满时减时满者。凡腹胀满可揉可按虚软者。凡阴虚劳倦 
者。凡手足逆冷尺脉弱者。凡脉在表者。俱不可下。凡脉沉。不实不疾。按之无力者。凡亡血。虚 
家。及妇人经水适来适断。热入血室。与夫胎前产后崩漏等症。及小便频数。小便清而大便秘者。 
俱不可下也。 
鳌按。此热伤君主。心气不足而然也。故不可下。 
【纲】仲景曰。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 
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 
【目】魏荔彤曰。胸中实见不惟少阴寒邪为病。且兼痰饮积实于胸次为病也。邪在上。自当顺 
其势而治之。不可下而可吐。 
【纲】仲景曰。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辗侧。口不仁而面垢。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 
则额上汗出。手足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目】戴原礼曰。阳明下症悉具。其人喘嗽。或微恶寒。为太阳阳明。或往来寒热。为少阳阳 
明。于阳明症中而有太阳少阳症。此非正阳明也。不可遽下。所以古注阳明有三。常须识此。 
【纲】仲景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不可下。于寒湿中求 
之。 
【目】鳌按。寒湿在里。与瘀热在里不同。且既由寒湿。则非属阳明病矣。故不可下。 
【纲】仲景曰。阳明病。脉迟。微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 
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 
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目】黄仲理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谓之正阳阳明。属下症。轻则大柴胡。重则大小 
承气。此邪自阳明经传入腑者。故可下。但亦有在经未入腑者。纵大满大实不通。亦不过小承气微 
下之以和胃气。入胃在经。尤宜两审也。其阳明一症。少有自病者。多因太阳传入。兼与太阳阳明 
合病。用葛根汤者是也。少阳阳明合病。用黄芩芍药汤者是也。自少阳传入阳明。及未合并病者亦 
然。 
鳌按。勿令大泄下者。以脉迟也。脉迟者。为无阳。为在脏也。故不可下。 
【纲】仲景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 
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目】柯琴曰。脉迟。便非热实。是浮大皆为虚脉矣。仲景特出此句。正发明心下硬一症。有 
无热属脏者为妄攻其热者戒也。 

卷十
小便自利
属性:【纲】仲景曰。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此为津液内竭。大便虽硬。不可攻之。 
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目】柯琴曰。本自汗。更发汗。则上焦之液已外竭。小便自利。则下焦之液又内竭。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者。身自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 
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 
苦头痛。 
【目】柯琴曰。首条。小便自利。是津液越出。故燥土受病。病在胃也。次条。小便利则里无 
瘀热可知矣。 

卷十
小便数
属性:【纲】仲景曰。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小承气汤和之。 
愈。 
【目】王肯堂曰。阳明皆以小便自利为病。盖以验病之下与不当下也。若小便不利而少腹硬者。 
屎也。当渗泄之。若小便自利而少腹硬者。非血则粪也。当通利之。且病之发黄与不发黄。及病 
之死与不死。皆可于此验之。 
吴绶曰。小便数者。频欲去而不多也。太阳阳明。治各有条。凡肾虚有热。小便频数者。清心 
莲子饮。或人参三白汤加知、柏、麦冬、石莲之类。或滋补丸。补中益气汤加知、柏、麦冬、生地。 
柯琴曰。此用小承气以润燥。是亦和剂。不专是下剂。 

卷十
小便不利
属性:【纲】仲景曰。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病患小便不利。 
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症。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 
和之。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硬。后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用大 
承气攻之。阳明病。小便不利。若中寒。不能食。手足 然汗出。大便初硬后溏者。此欲作痼瘕。 
【目】成无己曰。发黄与痞及热病小便不利者。热郁所致。风湿相搏。与阳明中风。其小便不 
利。寒邪所乘。其小便难者。亦多由汗下而然。 
【纲】仲景曰。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目】王肯堂曰。此浮字误也。活人云。脉浮者五苓散。脉沉者猪苓汤。则知此症。若脉二字 
下。脱一不字也。按五苓散。乃茯苓、猪苓、泽泻加桂、术也。猪苓汤。乃猪苓、茯苓泽泻加阿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