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35-婴儿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脉 
微续者为佳。若妄出者。难养。 
儿初生。啼声绵绵相续者。为有寿也。儿啼声绝。复扬急者。为腹痛也。儿啼是歌。盖胎毒散也。 
儿初生。卵缝总黑者为实。浮白若肿大者为虚。儿颈细者。致夭横。腹硬者。亦致夭横。 
儿初生。体肤如石硬。名曰五硬。胎毒凝结令然。厥冷而声不发者死。 
儿始生。身体软弱而无力。为筋骨不成。名曰五软。宜健骨汤主之。腊内脐风。发惊而呕者不可治。百 咳喘。亦 
不可治。婴孩。脑后发疮。如鸡子大。红紫而 热名曰脑疮死。儿生下。无肛者。为锁肛。急割之锁肛者生。锁肚者死。 


辨寒热脉证并治第二
属性:寒热之为候有风湿。有疮疹。有宿食。有惊动。皆能发寒热。须要别论。以无令误也。病患发热恶寒。脉缓者。名 
曰感风。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儿洒淅恶寒。毛耸身厥者。发大热。 
脉急弦者发惊。病患恶寒而振。反发热。 然汗出而解者。瘟病也。病患寒栗鼓颔。反发热。汗流而解。反复必期时者。 
为疟疾也。发热恶寒。身振栗而无汗。面红尻冷者。为痘疹。脉紧者。必发惊。儿发热呕乳。面红神昏。睡则惕跳者为 
客忤也。儿身热腹满。必吐乳。脉滑而实者为食饪所伤。发惊。儿发热啼哭。缓急交作。握拳啮齿者。为腹痛也。儿发 
热有时。其热睡则益盛者。以虫动所致也。儿微热啼号呕乳发作。肌肤渐甲错者。为缺乳也。病患脉细而数或渴或溏。 
元真昏晦身热郁郁。睡反益剧者草果饮主之。 
x草果饮方x 
草果(三分) 槟榔(五分) 柴胡(一钱) 黄芩(三分) 小连翘(五分) 生姜(三分) 大枣(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身体微热。若 乳。反气力如故者。为交奶。必发疹也。儿热郁。 
必发口疮。如疳热痢热。发走马疳。医须要屡视其口内也。儿发热恶风。鼽嚏鼻塞。若咳喘吐乳。若微搐。夜卧不安者。 
惺惺散主之。 
x惺惺散方x 
人参(二分) 白术(三分) 茯苓(五分) 桔梗(五分) 天花粉(三分) 细辛(二分) 薄荷(一分) 甘 
草(三分) 
上八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 病者。乃饮母 乳所致。宜逐疳汤。 
x逐疳汤方x 
青皮 茯苓(各一钱) 白术 使君子 红曲(炒,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儿交奶伤。与五香汤。发 者。与犀角消毒饮。恶寒发热。鼻鸣干呕 
者。桂枝汤主之。 
x桂枝汤方x 
桂枝(二分) 芍药(一钱) 甘草(三分) 生姜(二分) 大枣(二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适寒温分服。须臾 热稀粥。以助药力。温敷令汗出。若不汗更服。服 
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太阳病。项背强 
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x葛根汤方x 
葛根(五分) 麻黄(三分) 桂枝(二分) 芍药(五分) 甘草(二分) 生姜(二分) 大枣(二枚) 
上七味 咀。以水一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合。去沫。内诸药。煮取七合。去滓温服。将息及禁忌。伤寒身热。 
睛不了了。致 血。若发惊。是以阳气重故也。伤寒脉浮紧。无汗反致 者。欲解也。宜麻黄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 
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x麻黄汤方x 
麻黄(五分) 桂枝(三分) 甘草(二分) 杏仁(八个)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服。复取微似汗。如桂枝法将息。大 
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x大青龙汤方x 
麻黄(二钱) 桂枝(五分) 甘草(三分) 杏仁(八个)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 石膏如弹丸大。 
上七味。以水二升。先煮麻黄。减五合。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去滓温服五合。取微似汗。若不汗。再三作 
剂。汗出多者。停后服。伤寒阳且证医服阳且汤。尚不汗者以气运未适故也。须续服前方。后得气运适者。肌肉即和谐。 
仍 汗出也。大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六七日。 
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伤寒五六日。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x小柴胡汤方x 
柴胡(一钱) 黄芩(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三分) 半夏(一钱) 生姜(三分) 大枣(三枚)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减七合。去滓再煎。取一升。分温服。大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 
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 
x五苓散方x 
猪苓(五分) 泽泻(五分) 茯苓(三分) 桂枝(三分) 白术(五分) 
上五味为末。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 
芒消汤主之。潮热郁郁。呕不止。小便赤者。柴胡加芒消汤主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 
里 
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脉滑。肌肤大热。反大便溏。小便白。 
此为真热假寒候。宜白虎汤主之。大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 
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下之则愈。 
x大柴胡汤方x 
柴胡(二钱) 黄芩(五分) 大黄(五分) 芍药(一钱) 半夏(五分) 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大 
枣(二枚) 
上八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再煎。分温服。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 
与调胃承气汤。 
x调胃承气汤方x 
大黄(一钱) 甘草(五分) 芒消(五分) 
上三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 
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更莫复服。 
x小承气汤方x 
大黄(一钱) 浓朴(四分) 枳实(五分) 
以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伤寒六七 
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此为实也。宜大承气汤。 
x大承气汤方x 
大黄(一钱) 浓朴(四钱) 枳实(五分) 芒硝(三分) 
上四味。以水二升。先煮二物。减五合。去滓。内大黄。煮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 
病位于开者。桂枝汤所适也。位于阖者。承气汤所适也。位于枢者。柴胡汤以和之。病患振寒大热。流汗而解。三日若 
四日。再三发作如故。此为温毒所致。宜达元饮主之。 
x达元饮方x 
槟榔(五分) 浓朴(五分) 知母(三分) 芍药(五分) 黄芩(三分) 草果(三分) 甘草(二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服。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x竹叶石膏汤方x 
竹叶(七叶) 石膏(五分) 半夏(五分) 人参(三分) 甘草(二分) 粳米(三分) 麦门冬(五分) 
上七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病患脉微弱。而气逆面红。小便难。时 
时呕。不食者。犀角辰砂汤主之。 
x犀角辰砂汤方x 
茯苓(一钱) 犀角(五分) 辰砂(三分) 食盐(二分) 生姜(三分) 
上五味。以水一升。煮取七合。去滓。分温服。大阳病。二三日。振寒而汗出。一身凉和。反脉弦紧。此为疟疾也。 
大阳病。热忽退。身凉。头痛未歇者。为疟邪也。病患恶寒。脉数而弦。腕冷如灌水者。必疟疾也。柴胡干姜桂枝汤主 
之。 
x柴胡干姜桂枝汤方x 
柴胡(五分) 黄苓(三分) 半夏(五分) 桂枝(三分) 干姜(二分) 生姜(二分) 人参(二分)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