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胃经脉也。)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
脑,出 ,下客主人,循牙车合阳明,并下人迎,此胃气别走于阳明者也。(胃气上注于肺,而其悍气之上头者,循咽喉
上行,从眼系入络脑,出 ,下会于足少阳之客主人,以及牙车,乃合于阳明之本经,并下人迎之动脉,此内为胃气之
所发,而外为阳明之动也。按∶牙车即曲牙,当是颊车也。 之释义云饥而面黄色,乃与经旨不相合。今据本经所言,
如杂病篇曰∶ 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癫狂篇治狂者取头两 。盖皆言头面之部位也。此节言自脑出 下
客主人,则此当在脑之下,鬓之前,客主人之上,其即鬓骨之上,两太阳之间为 也。 音坎,又海敢切。)故阴阳上下,
其动也若一。故阳病而阳脉小者为逆,阴病而阴脉大者为逆。故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此云阴阳上下者,统
上文手太阴而言也。盖胃气上注于肺,本出一原。虽胃为阳明,脉上出于人迎,肺为太阴,脉下出于寸口,而其气本相
贯,故彼此之动,其应若一也。然人迎属腑为阳,阳病则阳脉宜大,而反小者为逆。寸口属脏为阴,阴病则阴脉宜小,
而反大者为逆。故四时气篇曰∶气口候阴,人迎侯阳也。是以阴阳大小,脉各有体。设阴阳不分,而或为俱静,或为俱
动,若引绳之匀者,则其阴阳之气,非此则彼,必有偏倾而致病者矣。人迎气口阴阳详义,见藏象类十一。)
黄帝曰∶足少阴何因而动?(肾经脉也。)岐伯曰∶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
阴股内廉,邪入 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之间,
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也。(足少阴之脉动者,以冲脉与之并行也。冲脉亦十二经之海,与少阴之络同起于肾下,
出于足阳明之气冲,循阴股、 中、内踝等处以入足下;其别者,邪出属跗上,注诸络以温足胫,此太 等脉所以常动
不已也。此节与逆顺肥瘦篇大同,详针刺类二十。)黄帝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气,
及逢大寒,手足懈情,其脉阴阳之道,相输之会,行相失也,气何由还?(营卫之行,阴阳有度,若邪气居之,则其运
行之道,宜相失也,又何能往还不绝?因问其故。)岐伯曰∶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黄帝曰∶善。此所谓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此之谓也。(四末,
四肢也。十二经皆终始于四肢,故曰阴阳之会,而为气之大络也。然大络虽会于四肢,复有气行之径路,谓之四街,如
前篇所谓气街者是也。凡邪之中人,多在大络,故络绝则径通、及邪已行而四末解,彼绝此通,气从而合,回还转输,
何能相失?此所以如环无端,莫知其纪也。)
八卷经络类
十四、井荥经合数
属性:(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言脉气所出之处也。)岐伯曰∶五脏五 ,五五二十五 ;六腑六 ,六六三十
六。(五 ,即各经井荥 经合穴,皆谓之 。六腑复多一原穴,故各有六 。)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
上下。(脏有五,腑有六,而复有手厥阴心主一经,是为十二经。十二经各有络脉,如手太阴别络在列缺之类是也。此外
又有任脉之络曰屏翳,督脉之络曰长强,脾之大络曰大包,共为十五络。十二、十五,总二十七气,以通周身上下也。)
所出为井,(脉气由此而出,如井泉之发,其气正深也。)所溜为荥,(急流曰溜。小水曰荥。脉出于井而溜于荥,其气尚
微也。溜,力救切。荥,盈、荣二音。)所注为 ,(注,灌注也。 ,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所行
为经,(脉气大行,经营于此,其气正盛也。)所入为合,(脉气至此,渐为收藏,而入合于内也。)二十七气所行,皆在
五也。(二十七经络所行之气,皆在五 之间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
穷。(人身气节之交,虽有三百六十五会,而其要则在乎五 而已。故知其要,则可一言而终;否则流散无穷,而莫得其
绪矣。)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以穴俞为言也,故非皮肉筋骨之谓。
知邪正之虚实而取之弗失,即所谓知要也。小针解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即此神气之义。)
八卷经络类
十五、十二原
属性:(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脏腑之气,表里相通,
故五脏之表有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故凡井荥 原
经合穴,皆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而此十二原者,故可以治五脏之疾。)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此十二原者,乃五脏之气所注,三
百六十五节气味之所出也。故五脏有疾者,其气必应于十二原而各有所出。知其原,睹其应,则可知五脏之疾为害矣。)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大渊,大渊二。(心肺居于膈上,皆为阳脏,而肺则阳中之阴,故曰少阴。其原出于大渊二
穴,即寸口也。)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心为阳中之阳,故曰太阳。其原出于大陵,按大陵系手
厥阴心主 穴也。邪客篇∶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 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
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
者心主之脉。故此言大陵也。大陵二穴,在掌后骨下两筋间。)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肝脾肾居
于膈下,皆为阴脏,而肝则阴中之阳,故曰少阳。其原出于太冲二穴,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动脉陷中。)阴中之至阴,
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脾属土而象地,故为阴中之至阴。其原出于太白二穴,在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陷中。)
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肾在下而属水,故为阴中之太阴。其原出于太溪二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
动脉陷中。此上五脏阴阳详义,又见阴阳类五。)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鸠尾,任脉穴,在臆前蔽骨下五分。)盲
之原,出于脖 ,脖 一。(脖 ,即下气海,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半,任脉穴。脖音孛。 音英。)凡此十二原者,
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上文五脏之原各二,并膏盲之原,共为十二,而脏腑表里之气皆通于此,故可以治五脏六腑
之有疾者也。)
八卷经络类
十六、五脏五六腑六
属性:(灵枢本输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谓如十二经脉之,(起止有序也。)络脉之所别处,(如十五
络脉各有所别也。)五输之所留,(如下文井荥 经合穴,各有所留止也。)六腑之所与合,(如藏象类脏腑有相合也。)四
时之所出入,(如针刺类四时之刺也。)五脏之所溜处,(言脏气所流之处,即前篇所出为井,所溜为荥也。)阔数之度,
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阔数以察巨细,浅深以分表里,高下以辨本末。凡此者,皆刺家之要道,不可不通者
也。)岐伯曰∶请言其次也。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少商穴,乃肺经脉气所出为井也,其气属木。此下凡五脏之井,
皆属阴木,故六十四难谓之阴井木也。)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此肺之所溜为荥也,属阴火。手鱼义详前二,
肺经条下。按∶本篇五脏止言井木,六腑止言井金,其他皆无五行之分。考之六十四难,分析阴阳十变,而滑氏详注谓
阴井木生阴荥火,阴荥火生阴俞土,阴俞土生阴经金,阴经金生阴合水,此言五脏之俞也。六腑则阳井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