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27-类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其迅速,即传易其艾,须其火之速灭可也。此用火补泻之法。)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 
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素问血气形志篇。此亦取五脏之俞而量之有法也。背俞,即五脏之俞,以其在 
足太阳经而出于背,故总称为背俞。其度量之法,先以草横量两乳之间,中半折折之,又另以一草比前草而去其半,取 
齐中折之数,乃竖立长草,横置短草于下,两头相拄,象△三隅,乃举此草以量其背,令一隅居上,齐脊中之大椎,其 
在下两隅当三椎之间,即肺俞穴也。度音铎。拄音主。令,平声。)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谓以上隅齐三椎, 
即肺俞之中央,其下两隅,即五椎之间,心之俞也。度,如字,下同。)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 
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复下一度,皆如前法,递相降也。按∶肝俞脾俞肾俞,以此法折量、乃 
与前背 篇及甲乙经、铜人等书皆不相合,其中未必无误,或古时亦有此别一家法也。仍当以前背 篇及甲乙等书者为 
是。) 

七卷经络类
十二、诸经标本气街
属性:(灵枢卫气篇 全) 
黄帝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 
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人之精神 
魂魄,赖五脏以藏。食饮水谷、赖六腑以化。其表里营运之气,内则为脏腑,外则为经络。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 
卫行脉外也。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营行脉中也。此阴阳外内相贯之无穷也。亭,释名曰∶停也。淳,广韵曰∶清 
也。亭亭淳淳乎,言停集虽多而不乱也,然孰能穷之哉?)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能别阴阳十二经者, 
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 
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阴阳标本,各有所在,即虚实所离之处也。街,犹道也。契合也。绍,继也。 
门户,出入要地也。六腑主表,皆属阳经,知六腑往来之气街者,可以解其结聚,凡脉络之相合相继,自表自内,皆得 
其要,故曰契绍于门户。石,犹实也。标本,本末也。知本知末,则虽天下之广,何所不知,故可无惑于天下。解结义, 
详针刺类三十五。)岐伯曰∶博哉圣帝之论,臣请尽意悉言之。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 
也。(足太阳之本,在跟上五寸中,即外踝上三寸,当是附阳穴也。标在两络命门,即睛明穴。睛明左右各一,故云两络。 
此下诸经标本,与后三十章稍有互异,然亦不甚相远。)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窍阴, 
在小趾次趾端。窗笼者耳也,即手太阳听宫穴。)足少阴之本,在内踝下上三寸中,标在背 与舌下两脉也。(内踝下上 
三寸中,踝下一寸,照海也;踝上二寸,复溜、交信也。皆足少阴之本。背 ,肾 也。舌下两脉,廉泉也。皆足少阴 
之标。)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 也。(行间上五寸所,当是中封穴。背 即肝 。)足阳明之本,在厉兑, 
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厉兑,在足次趾端。人迎,在颊下,挟结喉旁也。颃音杭,又上、去二声。颡,思党切。)足 
太阴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在背 与舌本也。(中封,足厥阴经穴。前上四寸之中,当是三阴交也。背 ,即脾 
也。舌本,舌根也。)手太阳之本,在外踝之后,标在命门之上一寸也。(手外踝之后,当是养老穴也。命门之上一寸, 
当是睛明穴上一寸,盖睛明为手足太阳之会也。)手少阳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在耳后上角下外 也。(手小 
指次指之间上二寸,当是液门穴也。耳后上角,当是角孙穴。下外 ,当是丝竹空也。)手阳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别 
阳,标在颜下,合钳上也。(肘骨中,当是曲池穴也。别阳义未详。手阳明上挟鼻孔,故标在颜下。颜,额庭也。钳上, 
即根结篇钳耳之义,谓脉由足阳明大迎之次,挟耳之两旁也。)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标在腋内动也。(寸口之中, 
太渊穴也。腋内动脉,天府穴也。)手少阴之本,在锐骨之端,标在背 也。(锐骨之端,神门穴也。背 ,心 也。)手 
心主之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在腋下下三寸也。(掌后两筋间二寸中,内关也。腋下三寸,天池也。)凡候此者, 
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此诸经之标本,上下各有所候。在下为本,本虚则厥,元阳下衰也。下 
盛则热,邪热在下也。在上为标,上虚则眩,清阳不升也。上盛则热痛,邪火上炽也。)故石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石,实也。绝而止之,谓实者可泻,当决绝其根而止其病也。引而起之,谓虚者宜补,当导助其气而振其衰也。)请言 
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此四街者,乃胸腹头胫之气,所聚所行之道路,故谓之气街。上文 
言各经有标本,此下言诸部有气聚之所也。)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诸髓者皆属于脑,乃至高之气所聚,此头之气街 
也。)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 。(胸之两旁为膺,气在胸之前者止之膺,谓阳明少阴经分也。胸之后者在背 ,谓自十 
一椎膈膜之上,足太阳经诸脏之 ,皆为胸之气街也。)气在腹者,止之背 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腹之背 ,谓 
自十一椎膈膜以下,太阳经诸脏之 皆是也。其行于前者,则冲脉并少阴之经行于腹与脐之左右动脉,即肓 、天枢等 
穴,皆为腹之气街也。)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此云气街,谓足阳明经穴,即气冲也。承山,足太阳 
经穴,以及踝之上下,亦皆足之气街也。)取此者用毫针,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毫针,即第七针也。 
凡取此四街者,先按所针之处久之,俟其气应于手,乃纳针而刺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痛可 
移者,易已也;积不痛,难已也。(凡此者,皆四街所治之病。又若以新感之积,知痛而可移者,乃血气所及,无固结之 
形也,故治之易已。若其不痛,及坚硬如石不动者,其积结已深,此非毫针能治矣。) 

八卷经络类
十三、三经独动
属性:(灵枢动输篇 全) 
黄帝曰∶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何也?(手足之脉共十二经,然惟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 
三经独多动脉,而三经之脉,则手太阴之太渊,足少阴之太溪,足阳明上则人迎,下则冲阳,皆动之尤甚者也。)岐伯曰∶ 
是明胃脉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 
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是明胃脉者,言三经之动,皆因于胃气也。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盛气所及,故动则独 
甚。此手太阴之脉动者,以胃受水谷而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手太阴经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息行则脉动,故呼吸 
不已,而寸口之脉亦动而不止也。)黄帝曰∶气之过于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从还?不知其极。(寸口,手 
太阴脉也。上下,言进退之势也。十八,喻盛衰之形也。焉,何也。息,生长也。上十焉息,言脉之进也其气盛,何所 
来而生也?下八焉伏,言脉之退也其气衰,何所去而伏也?此其往还之道,真若有难穷其极者。)岐伯曰∶气之离脏也, 
卒然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上于鱼以反衰,其余气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凡脉气之内发于脏,外达于经,其卒然 
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岸,言其劲锐之气不可遏也。然强弩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势必缓。故脉由寸口以上鱼 
际,盛而反衰,其余气以衰散之势而逆上,故其行微。此脉气之盛衰,所以不等也。) 
黄帝曰∶足之阳明何因而动?(胃经脉也。)岐伯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上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