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92-研经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正胜邪难干。斟酌轻重之间,分别后先之次,神明于“随症用药”四字,方法之能事毕矣 
。何必朋参、 而仇硝,黄哉! 

卷一
汤液论
属性:汤液,亦饮也。《素》经脉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朝 
百脉,行精于皮毛,毛脉合精;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其言饮入胃后 
,上下先后分布之序,即药入胃后,与病相当之理。以其先布于上,故遇轻清之药则先发, 
而与上病相当。但先发者先罢,至水精四布,而后轻清者已无力矣。其不能治下,而亦不足 
碍 
下者势也。重浊之药,其发既迟,当其输脾归肺之时,尚未尽发,必至水精四布,而后药力 
始毕达,而与下病相当,此轻清治上、重浊治下所由分也。经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 
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皆取药发迟速、部位高下为义。其入脏者,亦止云五味入胃,各归 
其所喜攻,如酸先入肝云云,不必不入他脏也。后人不知古人制方之意,遂谓某药入某经, 
某药兼入某经。则试问胃气被药气使乎?抑药气被胃气使乎?夫固不辨而明也。乃或误宗其说 
,如桂枝汤方,见其主治太阳病多,因以桂枝为足太阳经药,殊不思太阴病亦用桂枝,而真 
武、理中、四逆,皆有加桂之例,吁!可怪也。总之,汤液治病,分气味不分经络,与针法 
大异。 

卷一
制药论
属性:自雷 着炮制之论,而后世之以药制药者,愈出而愈奇,但因此而失其本性者亦不少。 
药之 
有利必有弊,势也;病之资利不资弊,情也;用之去弊勿去利,理也。古方能使各遂其性, 
如仲景小半夏汤类,凡生姜、半夏并用者,皆一时同入之,非先时专制之,正欲生半夏之得 
尽其长,而复借生姜以随救其短。譬诸用人,自有使贪、使诈之权衡,不必胥天下之菲材而 
尽桎梏之,使不得动也。各遂之妙如此。若后世专制之法,在临时修合丸散而即服者犹可, 
倘 
预制备售,则被制者之力已微,甚而至再、至三、至十余制,则取其质而 其性,其能去病 
也几何?近见人治痰疟,于肆中求半贝丸服之无效,取生半夏、贝母为末,和姜汁,服之即 
效,但微有烦状耳!于此可类推已。或薄古法为疏,盍思之! 

卷一
药验论
属性:凡中病之药,服后半日许,可验其当否者,大法有三∶一则药到病除。如《灵枢》不得 
卧, 
用半夏秫米,覆杯即卧,及他方所云一剂知二、剂已者是也。一则服药后别生他病,非药之 
祟,正是病被药攻,拒之使然。如《伤寒论》太阴病服桂枝汤反烦,风湿相搏服术附汤,其 
人 
如冒状者是也。一则服药后所病反剧,非药之误,正是以药攻病,托之使然。如《证类本草 
》成讷进 丸方表云∶臣弟诉患中风五年,服此丸至二千丸,所患愈加,不得忧虑,服至 
四千丸必得复,至五千丸当复丁壮是也。第一验人所易知。其第二验恒易令人疑惑,自非识 
病辨脉确有把握,必将改易方法,以致转辗贻误者有之。若第三验则必訾之议之,因而弃之 
矣。然数十年目见耳闻,第三验最多,如伤寒初起及疟、痢方盛之时,投以中病之药,往往 
增剧。第二验次之,第一验最少。世人狃于第一验之快,而欲以概其余。噫!此事真难言哉 
。 

卷一
古方用法论
属性:古者,每方各有主药,用其主而进退其余,可云从古某方加减;如用其余而去其主,即 
不得 
称某方矣。仲景理中汤,一名治中汤,盖取《别录》人参“调中”两字,是人参乃其主药也 
。桃花汤取赤石脂一名桃花石为义,是赤石脂乃其主药也。若去人参、赤石脂,用其术、干 
等,而称理中、桃花,则失其义而袭其名,陋乎不陋?非独经方为然也,虽后世亦有之。丹 
溪治六郁越鞠丸方,以川芎、山栀为主,缘川芎即《左传》鞠穷,山栀《本草》一名越桃, 
故各摘取一字以名之,以见能治郁者之全在乎此。若不用芎、栀,用余四味,尚能再称越鞠 
乎?《本草》经用之药,仅四、五百种,而自汉至明,方以亿万计,随举数味以成方,皆当 
有合于古,举其相似者,反遗其相同者矣。昔徐灵胎诮叶天士,用《局方》逍遥散而去柴胡 
,非以此哉?学人可以类推。 

卷一
泻心汤类诸方总论
属性:诸泻心皆从小柴胡来。小柴胡以柴、姜治半表;芩、参、甘、半治半里。兹则去其治半 
表者,参用陷胸法,而随建主药,故当分数类观之。 
半夏泻心汤,即小柴胡去柴、姜之治表,加干姜、黄连以和胃也。其生姜泻心汤与甘草 
泻心 
汤,皆即半夏泻心汤原方,而主药略增(从《金匮》有人参。)三方不外干姜、黄连者,以此 
祛心下痞,乃胃虚上逆所致,与表陷之痞不同,故重在和胃也。其主药皆在小柴胡中,自为 
一类。 
其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则截半夏泻心之半而为之。其黄连汤,又即半夏泻心去黄芩加 
桂枝者。但二方皆重用黄连,使与干姜并视半夏泻心为小变也。 
黄芩汤,即截小柴胡之半而加芍药,以治腹痛。其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即小柴胡去柴、 
参加芍药也。二方皆主小柴胡中之黄芩,自为一类。 
旋复代赭汤,即小柴胡去柴、芩,加旋、代,增姜、减参者,故以旋代命名。浓朴生姜 
甘草 
半夏人参汤,即小柴胡去柴、芩,加朴,增姜、减参者。二方皆主小柴胡中之生姜,自为一 
类。 
其橘皮竹茹汤,即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去朴、半,加橘皮、竹茹、大枣,增甘草, 
故以橘皮竹茹命史。其橘皮汤,即取其方中二味为之。二方自为一类。 
小半夏汤乃抽小柴胡方中治呕之品,而倍其分者。其生姜半夏汤,即半夏之法,而小半 
夏加 
茯苓汤属焉。其半夏干姜散,即生姜半夏汤去生姜加干姜者,意固重在温胃,与生姜温经略 
殊。而大半夏汤,即半夏干姜散之变焉者也。其干姜人参半夏丸,即半夏干姜散加人参,倍 
半夏者。六方皆从小半夏汤来,主小柴胡中之半夏,自为一类。 
泻心汤,自大、小陷胸来。大黄黄连泻心汤,即泻心汤原方去黄芩。附子泻心汤,即泻 
心汤 
原方加附子。三方不外大黄、黄连者,以此处心下痞,乃表邪内陷所致,与结胸之义相同, 
而与半夏等三方痞症不同,故重在下实,乃由泻心而将入承气也。 

卷一
承气汤类诸方总论
属性:胃实则不调,承气意在调胃,故或以“调胃”二字冠之。大黄下一切积,芒硝软一切坚 
,考 
之本草,皆属荡涤肠胃之品,故仲景合二味以治胃实,而一切病胃实者准此,其用甘草,不 
过和硝、黄之味而已,不必泥和中益气,谓为∶“调胃”二字命名之所在也,此本笼统之方 
,用之者随症加减,往往师其意而易其名。故见腹满,则加朴、枳,去甘草,为大承气;见 
腹满不结者,则加朴、枳,去甘草,为小承气;有瘀血则加桃、桂,为桃核承气;见水结, 
则加甘遂,去草,为大陷胸;见吐食,则去硝,为大黄甘草汤。一方生五方,有条不紊。 
若夫从大承气来者,则去硝为浓朴三物汤;三物合桂枝、去芍药,则为浓朴七物汤,皆 
主浓朴也。 
其从小承气来者,则差其分,为浓朴大黄汤;差其分而加芍药、二仁,为麻仁丸。皆主 
大黄也。 
其从桃核承气来者,则大黄 虫丸、桂枝茯苓丸、抵当汤及丸,皆主桃核也。 
其从大陷胸来者,则大陷胸丸、十枣汤、甘遂半夏汤,皆主甘遂也。而己椒苈黄丸,又 
从大陷胸丸来,以同用葶苈也。 
其大黄硝石汤、备急丸、大黄附子汤,即承气之随症加减法也。而小陷胸汤、白散,则 
又因 
所治之部位略高,而师承气之意以变焉者也。小陷胸主心下结痛,与心下痞相近,故又生出 
泻心一派来。小陷胸主胸有黄涎,与胸痹之顽唾相近,故又生出栝蒌薤白一派来,要之,白 
散之下以巴豆,小陷胸之下以栝蒌。其栝蒌薤白汤、栝蒌薤白加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 
方,皆从小陷胸来。 

卷一
古方权量有定论论
属性:从来考古方权量者,人各言殊,大半误以汉制当之耳!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 
始。 
《外台》卷一谓桂枝汤为歧伯授黄帝之方,而分两与《伤寒论》悉同。可见经方传自上古, 
所用权量,亦上古制,非汉制也。《千金》备详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